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封神记黄易幽灵男横沟正史菟丝花琼瑶至死缠绵雪灵之组织部长1大木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惊悚 > 藏海花 > 第十六章 守护者

  按照一般的叙述,之后一定是一场非常激烈的追逐或者打斗。但小哥只是在记述一件事情,所以他完全没写中间的过程,我们不知道到底细节如何,如果我虚构出来,便与事实不符合了,既然一开始就选择很理智地看待这些记述,我在这里也必须用理智的方法来衔接。

  通过之后的记录,我大概也可以推测出情况是如何,因为我对于小哥会做的事情太熟悉了。

  拉巴首先是活着被救出来了,但他被救出来之后,就神志有点不太正常,所以我没法再用拉巴的视角来叙述。

  能确定的几点是,第一,他们在当时没有看到雪下的那个东西,只有拉巴一个人看到了。拉巴被救上来之后神志不清,雪下的东西一定让他受了极大的刺激。

  第二,小哥应该是在三分钟之内就把拉巴救了上来。虽然溺雪比溺水要好一些些,但三分钟也是极限,如果这么短的时间里小哥没有成功,那么拉巴肯定不会活着。

  所以我几乎能肯定,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在拉巴突然被雪下的东西扯入积雪中后,小哥虽然第一次没有抓住他,但在接下的几分钟里,他肯定几次把手插入了雪中。

  我见过他的速度,他可以用他的手指,在水中夹住游动极快的水生昆虫,所以所有的过程肯定非常快。

  瞬间他的手指夹住了雪中的拉巴身上某个地方,可能是皮带,可能是衣领,因为小哥的力气极大,所以即使只是两根手指夹住,他也能把人从雪里提上来。

  同时,我能肯定他们肯定在某块石头边上,否则,小哥很可能也被拖入到雪中去,他的另一只手一定抓住了边上的山石。

  问题是,拉巴是怎么看到雪中的东西的?

  我不在现场,小哥也没有记载下来,我能猜测某个可能,就是拉巴被拽出来的时候,连那个东西也被拽出来了。但是,小哥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看到这个东西,只有拉巴看到了。

  我在摘录讨论这一段的时候,和陈雪寒以及扎西有一段讨论,这段讨论很有意思。

  因为小哥从雪山中出来,和德仁大喇嘛,扎西见面,之后并不是完全地记述,因为小哥对德仁大喇嘛说,除了记录下这些东西,他在回忆的过程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向他提问。

  而德仁大喇嘛在听到小哥的问题之后,发现靠他的智慧根本无法回答,所以他才派扎吉去山下的其他喇嘛庙,请来很多上师,希望通过他们的智慧能够解答这些疑问。

  这些疑问,包括小哥说的那些奇怪的故亊,还有一些奇怪见闻,都记录在案。我可以说,这些东西全都和一些虽然我不理解但与喇嘛教有关系的信息相关,所以那些上师才会前往。

  这些信息,我在后面会一一讲述,现在先说他们的那些讨论,那其中就谈到了,在雪中活动的东西,到底可能是什么。

  当时,根据我的经验,我就问扎西西藏的各种民间传说中。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在雪下面活动,我们能在网络上査到的资料中,这样的东西一般会被引向那些喜马拉雅雪人的传说,专业一点的话,以称呼它为“猿”,这是一般神奇小说的写法。但是的从当地人嘴里听来的东西,往往非常出乎人意料。

  扎西几乎直接就说,那种东西就是棕熊,棕熊有时候会在雪窝子里捕猎。

  我当时想立即反对,因为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海拔倒不是问题,棕熊能生活在五六千米海拔的地方,但小哥他们遇险时所处的地方,几乎全是皑皑白雪,完全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在这片区域里,棕熊如何能生存?

  它不可能一辈子只有捕猎小哥这样一次机会,话说回来,如果真是棕熊的话,还指不定是谁捕猎谁呢。

  最大的问题是,我能肯定小哥不太会犯错,那个藏民肯定是在招手示意,他为什么要对一只棕熊招手?

  难道是“喂,小心你的熊掌”之类的意思吗?这个人是个二货吗?

  陈雪寒就说,也许那个藏民是想提醒小哥,不要在那个地方待着,那个地方有危险?

  这倒是有可能,我心想。这时候扎西就告诉我,让我不要怀疑了,一定就是大棕熊,因为他知道西藏以前就有人圈饲棕熊来看守寺庙。棕熊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能认得哪些是保护它的人,哪些是陌生人,他还听说过某个寺庙的喇嘛在食物比较稀少的年份,用食物的残渣喂食一只生活在寺庙附近的棕熊。后来英国人入侵西藏,几个英军收缴这座寺庙的时候,受到了棕熊的袭击。

  棕熊之凶猛,非常可怕,有人在可可西里见到的最大的棕熊,体长有2.5米。是一个站起来比姚明还要高的相扑选手,那几个英国人说话间被拍死拖进了林子里。

  后来的记述也证明了扎西的说法很有可能,这一只棕熊可能就是那些藏民养在湖边,保护这座湖的入口的。

  对着棕熊招手,可能是一种饲养者的习惯,但是棕熊发现了入侵者,所以没有过去藏民那里,而是选择了袭击入侵者。

  如此说来,小哥从一只棕熊那里救下拉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亊。

  这些只是最开始的各种推测,我们一直到这个故亊的后段,才能真正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在整个故亊的叙述中,我们一直以为那就是棕熊,并没怀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