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报应倪匡爱上单眼皮男生胭脂地狱门卧龙生风雅颂阎连科楚叛儿周郎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浮光三千里 > 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斩·端午安康

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斩·端午安康

    第145章一百四十五斩·端午安康

    因木淙也负荆请罪,吏部、户部两位尚书被革职查办,御史大夫因办案不力被降职。士族在朝高官被打落大半。

    楼云春对王尚书安插在木府的眼线、朱雀大街逮捕之凶手进行严刑拷问,最终将其幕后指使者审了出来。

    作为主要证人的木淙也被禁足于大理寺,名为禁足,实为保护。王尚书、洛尚书及其党羽上书鸣冤,可木淙也所录之口供,所呈之罪证,让其辩无可辩。

    只是赵秀还未归案,此案还暂时无法审结。大理寺命令两县府衙加紧搜捕,务必早日将其捉拿归案。

    随着两部尚书的入狱,御史台独木难支,各府衙考核奖励制被取消,朝臣们相互攻讦的风波逐渐平息。而挑起党争的罪魁、暗中推波助澜的祸首,降的降,贬的贬,很快成为一盘散沙。

    圣人下令大力提拔寒门仕子,三师雷厉风行,迅速提拔各自的门生填补空缺。寇侍中联合士族上书反对,与御史台串通一气,以鸡毛蒜皮的小事,阻碍了不少官员升迁。

    双方提了又降,升了又贬,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以圣人呕血病倒而休止。

    圣人因病罢朝,由三省三师代理朝事。其中仅寇侍中一人为士族,且被褫夺了封驳之权,被下属四名给事中架空,便是有力也无处使。只好眼睁睁看着原属于士族的官职,被其它官员顶替。

    除舞弊案之外,乐游乡水患一事被刑部重新调查,工部所有官员被单独审问,包括被贬出朝的钱大人。

    这一审,便启出私采案,柳司珍被羁押,与柳家协同扩建柳园的几大士族当家人也被拖下水,封府待审。

    圣人躺在龙榻上听刑部尚书与楼云春汇报案子进程,手里正解着一只五花大绑的粽子。

    待绳子被解开,剥下箬叶,黄澄澄地粽肉便露了出来,香糯可口。

    圣人一口咬下一个尖,终于吃了一口自在。

    “不错。”待两人启述完毕,圣人一只粽子正好下肚,他心满意足地舔嘴净手,随后龙袖一挥,赏了两人两盒粽子。

    差事办得不错,粽子也不错。

    “再接再厉。”

    两人捧着圣人赏的粽子出宫,随后在皇城外分别。

    楼云春嗅着满街艾香,这才从朝堂的波诡云谲中,化入寻常世俗。

    端午已至,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苍龙大火,飞龙在天,

    胥姜站在门前看茵茵挂艾草和菖蒲,胥姜许了梁墨三日假回乡参加祭礼,眼下书肆里只有她和茵茵两人。

    “好,就挂那里。”

    茵茵挂好艾草与菖蒲,从凳子上跳下来,看得胥姜直呼“当心”。

    她朝胥姜傻乐,胥姜没好气地拧了拧她的鼻子,“难怪柳娘子老是说你不稳重,摔了可怎么好?”

    茵茵握着她的手直摇,“再不会了。”

    胥姜哪里受得住,捏着她的脸便是一顿揉搓。

    除了挂艾,还要撒雄黄、熏艾香驱除蛇虫,另外还要饮艾酒和雄黄酒,佩香草,以驱除秽祟。

    自然,最当行的,便是包粽子、炸粉团。

    卖箬叶和彩绳的少女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卖到槐柳巷,只剩下几把瘦叶。胥姜没嫌弃,也尽都买下了。

    箬叶不够,她便让茵茵去袁祖之家里,要了些斑竹壳,正好多做两种口味。

    袁祖之让茵茵带了话,让她好生养伤,别瞎折腾,可仍旧捡了一大篓子竹壳让茵茵带回来。除竹壳外,还送了节礼和补品,嘱咐胥姜多补元气。

    胥姜自是感激,等粽子煮好后,也打算回赠一份节礼。

    拿回竹壳后,胥姜与茵茵着手包粽子,米是昨夜便泡好的,泡了两种黍米和粳米,各包成不同风味。

    眼下先煮箬叶与竹壳,煮至柔韧即可,煮太过容易烂。

    当然,不能不煮,否则叶子和竹壳太脆,容易露馅儿。

    将箬叶与竹壳洗净下水,煮好后冷却浸泡备用。

    胥姜准备做五三口味,蜜枣粽,灰水粽、猪肉粽。

    包蜜枣粽,用粳米。除粳米外,还要加蜜枣、赤小豆、红枣和蔗浆。煮出来的粽子白里透红,玉雪莹润,其色味俱全,交口称誉。

    文人赞其洁白,常以诗文美之。

    灰水粽胥姜用的黍米。以布荆与芦叶烧草木灰,然后调和清水,以纱布滤去杂质,镇出清水后沥出。黍米用灰水浸泡一夜,沥出后拌蔗浆、蜂蜜,用箬叶包成角形即可。

    熟透后,粽肉金黄,晶莹剔透,宜冷食。

    灰水粽亦可用粳米,煮熟后粽肉淡黄,宜蘸黄糖热食。

    肉粽斩料,以肥瘦相间的猪肉为最佳,将猪腿肉斩成大小均匀的肉块,加入板栗、香蕈和豆酱,与粳米拌匀,用竹壳来包。竹壳厚实且带有竹子清香,煮熟后的肉粽,油润鲜香,别有风味。

    粽子包好后,分甜咸两锅煮,水沸后需得小火闷煮两个时辰,方能煮化煮透。

    管好火碳,两人歇下喝茶,茵茵拿出绣囊装香料,装好后,选了一个最漂亮的给胥姜佩上。

    “这都是你自己绣的?”

    “嗯,没事就绣来排遣排遣。”

    “手真巧。”胥姜看着香囊上活灵活现的蝴蝶,忍不住夸赞。

    茵茵歪了歪头,问道:“胥姐姐不做几个么?”

    “我可没这手艺。”都说看女子贤不贤良,要看绣活儿,照这么比起来,她可不算什么良人。

    茵茵拿香囊挡着脸小声问:“姐姐不做来送给少爷么?”

    “啊?”胥姜也不通绣工,即便缝出来也拿不出手,所以从未往这上头想过。“还是不了,佩出去有损你家少爷威严。”

    茵茵嗤嗤发笑,退而求其次地道:“那姐姐可以亲自给他装一个。”

    胥姜点头,“这我做得来。”

    想着楼云春素日喜好,胥姜装了一味杜衡、一味佩兰,二者香味都不沉重,清新怡人。

    “给。”茵茵将针线递给她,让她缝口。

    胥姜皱眉摆弄半晌,勉强压平针脚,随后拿起茵茵给自己缝的一相比较,便觉得有些惨不忍睹。

    茵茵夸奖道:“缝得真好。”

    一个敢夸,一个不敢领。胥姜露出心虚的笑容。

    正在此时,外头传来陆稹的喊声,“胥姐姐,端午安康。”

    紧接着一道小小的身影,提着个竹篮,迈着短腿费劲地跨过门槛。

    “一个人来的?”胥姜扬起笑容,起身去接。

    曹叔和许三跟着进屋,先道安康,一见胥姜额头青紫,皆大吃一惊。

    曹叔忙问:“这是怎么弄的?伤这般重?”

    胥姜言简意赅地将来龙去脉告知,随后摸着额头道:“已无大碍,就是看着吓人。”

    大过节的,许三不好骂人,只憋着气道:“待抓住人,俺定要赏他两拳!”

    胥姜劝慰了两句,笑呵呵地请三人坐,随后去拿艾酒,摆糕点。

    陆稹挨着胥姜坐,他伸手去摸胥姜额头的伤,皱巴着小脸问道:“痛不痛?”

    “不痛了。”胥姜拉下他的手,塞了一个玉露团给他吃。

    见他斯斯文文啃了起来,才转向许三问道:“嫂子可还好?”

    说起王蝉,许三脸上洋溢起安乐的笑容,“好着呢,能吃能睡,就是身子重了不好动,不然都跟俺一起来了。”

    “我煮了粽子,过会儿给她带些回去。”

    “好。”

    “曹叔也带些回去,让婶婶也尝一尝我做的粽子。”

    “每年端午,粽子总是吃不完,吃了自家的,还要吃别家的。”曹叔和许三也带了粽子过来。

    正说着,千金堂的附子提着益智粽上门了。

    并替陈大夫嘱咐胥姜,“师父让你多吃点。”

    益智粽里放了益智仁,味辛而香,有益脾胃,调理元气。

    胥姜谢过后,包了些点心给他,让他带回去当回礼。

    送走附子,陆续又有人送来节礼。

    胡煦得知胥姜受伤,早先来看望过,今日来见她额头消肿了也放松不少,笑着给她祝节。

    “东家,端午安康。”

    “你也安康。”胥姜忙请他坐。

    他正好坐许三身旁。

    “竹春兄弟,可好久不见你了。”许三说完,拍了拍嘴,笑道:“应当称呼胡大人了。”

    胡煦忙笑道:“三哥照旧叫我竹春就是,莫要生分了。”

    许三拍了拍他的肩,敬了他一杯酒,他邀曹叔一起喝。

    倒是更通达了。

    胥姜还能记起在夜市上第一次见他的模样。

    她问道:“青槐乡陆夫子那儿可去见过了?”

    “去拜会过了。”胡煦敬佩道:“陆夫子学识渊博,身心超逸,不同凡俗,能得他青眼,实为大幸。”

    这些日子朝堂起伏,令他也浮躁非常,得了那本清心咒,又获陆夫子提点,令他灵台清明,心境也开阔不少。

    “今日来还有一事和东家商议。”

    “何事?”

    “我将近来所撰之文章整理成文集,想请东家帮忙刊印。”

    胥姜惊喜道:“当真?”又迫不及待问道:“可带来了?”

    胡煦摇头,“今日各家拜贺不便携带,想着先同你商量好,待节后再带来给东家审阅。”

    “好,我拭目以待。”胥姜叹道:“也真是来的巧,肆里正要刊印第三批新书,有你这新集子,可不愁买卖了。”

    胡煦笑着敬了她一杯,胥姜以茶代酒应了。

    众人聊得欢畅,茶酽酒酣之际,粽香悄然袭来。胥姜与茵茵去捞粽子,胡煦本想去帮忙,却在看着木榻上方挂着的春耕图后,又坐下了。

    胥姜将粽子都捞出来,摊在竹筛里,随后每种味道剪几个装进一只小竹篓中,呈出去让众人享用。

    又将剩下的分装,陪着艾酒,作为节礼让几人带回去。

    胥姜送几人出门,被众人嘱咐好生歇息,她一一都应了。

    胡煦最后离开,临走前他提醒道:“东家,朝堂之事,最好能避则避,此次虽是那冯杪临时起意,却也是因果。这场风波之中,官员尚且朝不保夕,何况你一个寻常百姓?照月虽任职大理寺,却总有照应不了之时,你自己还是得多留心些,远离是非,才能将书肆平平顺顺地开下去。”

    此一番肺腑之言,令胥姜动容,她这一遭横祸,也确实是给了她一个教训。

    多少人警告、提醒、叮嘱她不要掺和这些事,可人之弱点之所以成为弱点,就是因为其难以克服。

    若再来一次,她照样会提醒袁祖之买到假书,照样会反抗继圣书局的仗势欺人,照样会帮助江孤和曾追,照样会为杜回奔走,也照样会挡在木淙也面前。

    所以这一砸,她避不开,因为向她扔石头的,是她自己。

    她是师父的脱胎,继承他一身本事的同时,继承了他的宁折不弯的性子。

    人性使然,结局既定,一如胡煦方才所言之因果。

    她对胡煦摇头道:“已经避不开了。”

    无论为自己,为书肆,为亲朋,她都避不开。

    胡煦暗自叹气,他在这书肆帮过工,知道书肆对胥姜之意义,却也更知道胥姜看中人情,自己不也正因如此,而受其勖助么?

    他盯着胥姜额头的淤青,嘱咐道:“万事当心。”

    胥姜点头,“会的。”

    “端午安康。”余生皆安康。

    胥姜从容相送,“你也是。”

    胡煦走出巷口,与楼云春对个正脸。

    他自何处来,楼云春不用想便知。

    两人客气的见礼道安。

    胡煦问道:“赵秀可有消息了?”

    楼云春答道:“就快了。”

    “那冯杪?”

    “逃不了。”

    胡煦点头,沉默片刻后道:“蜂虿有毒,不可轻视,此事是警醒,更是教训。”

    想起胥姜被砸一事,楼云春心头那只手攥得更紧了,“只要抓住他,便不会再给他害人的机会。”

    “不光是他,党争之凶险,你我皆已见识过了。诬陷栽赃,杀人灭口,以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事作风,如今被逼入穷巷,还不知会使什么阴狠手段。她和你太近,难说不会被人胁迫来拿捏于你,你们定要多加警惕。”

    胡煦顿了顿,继续道:“这次有惊无险,是因事发突然,若是他们刻意谋算,恐结局难料。”

    想起胥姜对书肆的看重,又想起她如今的处境,胡煦心头难安。

    “她历经千辛万苦来京城,耗费所有积蓄,倾注全部心血开这么一间书肆,所求、所愿,不过是想让自己有个归处。这样的归处,除了她自己,没人能给。”

    最后,胡煦说道:“莫让她到头来一场空。”

    楼云春与胡煦对视,胡煦所言他何尝不知?若胥姜为寻常女子,他已然接她入府,妥帖安置。

    可她偏偏不是。

    她看着和气,实则刚强不输男儿,她历经风雨,并不惧怕,更不肯为人左右。

    哪怕是他。

    楼云春朝胡煦拱手,“多谢提醒,我会小心,严加防范。”

    胡煦忙回了一礼,“此番话仅为酬朋友之义,若有唐突,还请包涵。”

    “由衷之言,何来唐突?”

    胡煦放下心来,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粽子,“东家的粽子已经煮好了,赶紧去吧。”

    “好走。”

    “告辞。”

    两人拱手作别。

    楼云春寻着粽香,走向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