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东邪大传狗尾续金南腔北调集鲁迅落难情夫莫辰半欢半爱蓝白色往事随风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人文 > 官规则 > 第二章 套拉拢 第5节 结交达官

  ●结交达官

  古代官场在王公贵人眼中是宽阔大道,但在那些位卑的小人物眼中却似李白笔下的蜀道一样难以征越,但是如果小人物有大智慧,借王公贵人的势,特别是借那些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帮助,小人物的官道也是康庄大道。唐代才子王维就三番五次紧盯官场上的重要人物,在沉沉浮浮的官场上一路飚升。

  在唐代才子的登科故事里,最让人羡慕的恐怕是王维中状元的故事了。我们都知道,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苏东坡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几乎是个全才,他不仅擅长诗画,还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和多种乐器。然而纵然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不得不依附王公贵人才能走上仕途,幸好的是王维不仅有才气,也深谙官场规则。王维一到京城就官就以自己的才华向京城的王公靠拢。王维靠拢的第一个人物就非常不简单,他就是当朝皇帝的弟弟岐王李范。

  当时,尽管王维已是名满长安,可要达到做官这一步,就必须去应考。在准备应考的时候,王维对于这种神秘森严的科考也是心中惴惴不安,大有前途未卜之感。

  恰恰这时王维听说考试的第一名已经内定了,就是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张九皋也是小有名气,并且张九皋已经走通了当朝权势煊赫的太平公主的后门,是公主让他榜中头名。

  这对王维而言是个坏消息,但是王维马上就去找岐王李范。他相信李范会帮助他,也会有办法。果然李范听了王维的要求后说:"太平公主的势力很大,我们如果硬争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要从长计议,再想想办法。"李范在屋内踱来踱去了好一阵子,忽然高兴地说:"有了!公主很喜欢音乐。你好好地弹熟几首琵琶曲,我带你去见公主。"

  两天之后,在李范和王维的精心谋划下,王维打扮成伶人的模样,夹杂在伶人的队伍之中去见公主了。公主的府第正在宴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王维与众乐伎翩翩起舞。当时的王维正直青春年少,眉清目秀,儒雅风流,超凡脱俗,又处在乐伎中显著的位置上,很快就引起了公主的注意。公主问李范:"他是什么人?"李范回答说:"他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公主当即令王维奏上一曲。王维弹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名为《郁轮袍》的新曲。一曲终了,满座皆惊,大家都十分赞赏他的演奏,同时也都很喜欢这支别有新意的曲子。公主尤为高兴,颇有"知音"之感。

  李范看事情进展顺利,立即抓住机会向公主进言:"王维不仅精通音乐,诗文尤其出众。"此时,王维立即将自己预先写好的十首诗呈送公主一阅。公主边看边称赞说:"这些诗我过去也都见过,只以为是古代贤人的佳作,没想到出自少年的手笔。王维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李范又乘机进言:"王维心气颇高,此次科考他誓得榜首。"公主当然明白话中的含义,她笑了一笑,对身边的王维说:"放心去吧!像你这样的人才不会不居榜首的。"

  这一年,金秋放榜,王维果然高中第一名。就是因为在那次宴会上,风度翩翩的王维适时地展出了自己的诗作。凭借过人的才华,加之贵人的提携,王维十分顺利地实现了"开元九年状元及第"的人生理想。也许有人要说,这是因为王维过人的才华才让他敲开了官场的大门。但是我们别忘了,与王维同时代有才华的人多的是,比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都没有像王维这么顺利登科。

  也有人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很多学者认为是后人杜撰的。但能确定的是,王维和岐王李范这个重要又聪明的官场重要人物的关系确实不错,这在新旧两唐书上都有记载。

  当上官后,王维因为看了皇帝的专利演出"黄舞狮子"被贬,到山东当了一名看管仓库的小官吏。王维自是不甘寂寞,时时请自己的朋友上书提拔他,但是当年与他交往的皇亲国戚,由于受到皇帝的猜忌,已是自身难保,自然也帮不上忙。于是王维又转而靠向了当朝红人张九龄。这是王维第二次向权势人物发力,尽其才华向张九龄上书求援。

  张九龄当然不傻,他知道王维是人才,于是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右拾遗仅为八品小官,是武则天掌权时新设的。唐朝的许多诗人,如杜甫、白居易、陈子昂等,都曾担任过这个官职。它的职责是"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举事"。右拾遗可以接近皇帝,对朝廷大小事情发表评论,如果发挥得好,升迁的机会很多。于是在得到新官职后,王维用诗《献始兴公》向张九龄献媚,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诗文如下: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诗中称张九龄是"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的"大君子"。王维这次授官是靠拢张九龄的结果,献诗中这样的语句,当然很容易看出这是王维"曲私"之求的感激阿谀之辞。

  凭着依附张九龄的力量,王维很快又升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最后升到相当于副宰相的给事中,距宰相之位只有半步之遥了,可这时天下已经大乱,"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和三五近臣,仓皇离京逃往巴蜀。王维追随不及,被安禄山的军队俘获,押往东都洛阳,打入大牢。

  安禄山也知道王维的大名,也挺爱惜人才,就下令放了王维,并劝说王维出来做官。王维不从,但安禄山哪管他从与不从,强行塞给他副宰相(给事中)一职。在强权之下王维胆怯了,被迫接受了伪职。

  历经官场多年后,王维已经看出安禄山政权不过是明日黄花,于是在安禄山政权里当官时,大胆地向李氏王朝表心,写下了一首怀念李唐王朝的诗《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最后传到在灵武即位的新皇帝李亨耳朵里,他叹道:"王维是忠臣。"

  一年以后,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二京,李亨开始清算"安史之乱"中的变节分子。那些任过伪职的人纷纷落网,但王维由于这首诗的缘故,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得以留在朝中担当要职,最后居然升迁为尚书右丞,是个正四品下的大官。

  仕途中的文人,最看重一个"忠"字,所谓"君辱臣死",为臣的如不能救国家、君主出水火,就应以"死节"表示一种态度。这样的忠臣当时是有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就是在"安史之乱"时不降叛贼而被残忍杀害的,可是王维却立于两种官场中不倒。当然王维那首怀念唐王朝的诗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幸运的是这诗又被关键人物知道了。

  唐代是产才子的时代。在唐代做才子不容易,从做才子到做官亦非易事。才子们必须取得权贵们的推荐,但权贵也要选择关键的人物,就像现在出国读博士需要有导师的推荐信一样,越是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就越有效。没有权贵们的荐举和提拔,就没有才子们的平步青云。唐代的才子们并非书呆子,他们为取得最好的推荐,早已练就了十八般技艺,堪称全才。

  兵家里说,擒贼先擒王。在官场上,小人物要紧紧靠近最重要的人物,也只有重量级的人物才能提携自己并保证自己在官场上的上升之势。王维显然做得非常到位,在官场上当官,道德、学问、能力都要有,但更要有后台。所以,自古即有"朝内有人好做官"之说。凡做官者,寻找强大的后台是在官场生存的要务之一。凡是官员都心知肚明,有了后台自己不仅升官有望,且可放胆为官。

  大官有自己的大山头;中官有自己的中山头;小官有自己的小山头;可谓有官必有山头。何谓山头?即众官员以某官员为中心结成的官僚既得利益集团。在上为官者任命下属官员,首先考虑的是把自己的人安插到重要位置,以便自己掌握更多更大的权力。谁是自己的人?在上为官者心中自有标准:谁最会揣摩、意会、实践自己的心事?谁最敢为自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忠心不二?在下为官者,为了能做更大的官,捞取更大的既得利益,不惜奴颜媚膝、卖身投靠、投其所好,以博一逞;自己的作为是否有损做人的道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博得了上司的青睐、上司的欢心、上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