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尚公主伊人睽睽烽火佳人瞬间倾城怀璧伊人睽睽错拥情爱岚云

返回顶部

    第23章

    叶南村

    这里隶属于高平郡莫阳县,只是个小村落,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依靠家里的几亩田地而活。

    村子西头,张李氏讨好地看着张王氏,哀求道:“大嫂,郎君的病不能再拖了,你能不能借我点钱,等甘蔗收成卖了钱,我一定还你?”

    张王氏生了张长脸,眼睛细长,给人一种尖酸刻薄之相,实际上她的话比她的长相还要刻薄:“借钱?没有,我家还穷得叮当响,有两个讨债的儿子要养,哪有闲钱借给你。”

    张王氏上下打量张李氏,撇嘴道:“谁知道你借了钱是不是真给二郎治病,村里可都传你和吴家大郎”

    张李氏听得羞愤难当:“村里人乱嚼舌根,我们两家住得这么近,大嫂难道不知道我是清白的?”

    张王氏嘟囔:“我又不可能时刻在家里,谁知道你们私下有没有”

    张李氏被人这么污蔑,很想一走了之,可郎君卧床不起,急需要银钱治病,她只能忍着屈辱继续求道:“大嫂,求你借些钱给我,以后可以加倍偿还,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立下字据。”

    张王氏是个爱占便宜的性子,听到张李氏加倍偿还,她心思略微动了动,她不怕张李氏不还,张李氏要是敢不还钱,她就能闹着对方在村里活不下去。

    干咳一声,张王氏端着架子,施舍般道:“二郎毕竟是郎君的亲弟弟,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就借点钱给你,不过说好的字据不能少,而且甘蔗收成后要三倍偿还。”

    “三倍?大嫂这?”

    “你不愿意?那我不借了,”张王氏骂骂咧咧:“借钱给你还这么多事,我可不会傻到花钱找罪受。”

    见张王氏就要转身回屋,张李氏连忙拉住她:“大嫂别生气,三倍就三倍。”

    当务之急是给郎君治病。

    张王氏得意一笑,正要去找村里识字的人立字据,就听到远处一阵嘈杂声,她擡头一看,就看到两个全副武装的甲士正朝这边走过来,旁边是小心赔笑的村长,身后则跟着一群想看热闹的村民。

    村长眼尖,看到两人立刻扬声道:“张二郎家的,两位兵爷有事找你。”

    张王氏一听这话,下意识以为张李氏犯事了,立刻后退一步撇清关系:“她和我们可没关系,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一直躲在屋里的张大郎终于露头,一副生怕被沾上的样子:“我们两家很少来往,关系并不亲近。”

    这个时候,两名甲士已经走到他们面前,看向张李氏:“嫁给莲叶村王铁匠的王李氏,可是你妹妹?”

    张李氏心里正惴惴不安,听到这话心里一颤,连忙问道:“可是妹妹出了什么事?”

    甲士见找对人,面色缓和道:“你妹婿如今在军器司当差,这次王爷庄子招收佃户优先找工匠的亲属,每个工匠可举荐一户,王铁匠便举荐了你们,你们一家可愿意当王爷庄子的佃户?”

    听到这话,村民都惊了,本以为张李氏犯了什么错,没想到是摊上一桩大好事。

    虽说佃户受主家管束,但最起码不愁吃喝,而且当谨王庄子的佃户,待遇肯定要好很多,谁都知道谨王是个仁慈的。

    张李氏也被馅饼砸晕了,愣了一会儿才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兵爷,我家郎君生病了,能不能借些银钱治病?”

    虽然有些害怕这两个甲士,可心系家中郎君,她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甲士道:“当了王府佃户,自然会受到王府照拂,尽管去找大夫看病。”

    张李氏大喜:“谢谢兵爷。”

    张大郎夫妇看完全程,心里眼红张二郎一家能当王府的佃户,仿佛忘了之前撇清关系的事,厚着脸皮道:“兵爷,我们和二郎是同胞兄弟,平日里关系极好,总是相互照拂,我们能不能也去王府当佃户?”

    听到这话,村民们暗啐张大郎夫妇不要脸,前年嚣张跋扈占了张二郎家一分地的事这么快就忘了?

    甲士可没忘他们方才的嘴脸,冷声道:“王府只要张二郎一家,你们敢胡搅蛮缠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话,甲士的手放在刀柄上,吓得本来还想纠缠的张大郎夫妇打个冷颤,连忙后退两步。

    让张大郎夫妇更胆战心惊的是甲士接下来的话:“若是有人曾欺辱你们,尽管说来,王府会为你们做主。”

    张大郎夫妇吓得差点腿软,张王氏连忙从袖中取出全部银钱,讨好道:“弟妹,二郎和郎君是亲兄弟,你家有难我们怎么可能不帮你,这些钱你拿去给二郎治病。”

    张李氏没有拒绝,道:“我去找人立字据。”

    张王氏心里肉疼得要命,面上却是大度道:“弟妹太见外了,我们两家亲如一家,这些钱就不用还了,”只要她别把之前占地的事抖搂出来就行。

    张李氏也明白张王氏的心思,到底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反正今后来往的可能也不大。

    “多谢两位兵爷,邻里乡亲都很好,并无人欺辱我们。”

    甲士也只是吓唬吓唬张大郎夫妇,不可能真的对他们做什么,见此没有再追究,叮嘱张李氏等张二郎治好病就去庄子,便离开了村子。

    等他们离开,村民们纷纷上前恭喜张李氏,别管心里怎么羡慕嫉妒恨,面上都是热情得不行。

    前倨后恭,脸色变化极快的张大郎夫妇则成了村里的笑料,时不时就被拉出来被人嘲笑一番。

    类似的事在高平郡各个村子都有发生,王府招收佃户的消息开始传播。

    随着工匠的亲戚被王府收为佃户,云煦泽厚待工匠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高平郡传来,不过几日功夫,不论是高平郡各县城,还是县城外的各个村落,全都知道了这件事。

    一时间,高平郡百姓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羡慕那一百工匠及其亲戚家眷,赞扬谨王的宅心仁厚,另一类则是当初王府招募工匠时,因为不信任王府,没去报名的工匠及其亲戚家眷,他们毁得肠子都青了,都想打死当初不屑一顾的自己。

    不过有一种现象却是在高平慢慢出现,那就是工匠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并非官府开始重视工匠,是高平郡的百姓变得尊重工匠。

    在现在的高平郡,工匠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代名词,百姓们不懂云煦泽为什么重视工匠,但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工匠有可能被王府选中,只要有这种可能性,百姓就不敢像以前那样轻视工匠。

    甚至在普通百姓中,原本百般嫌弃的工匠已经成为各家选女婿的首选,毕竟王府给工匠的福利可是会惠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