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微忧校园印记卡希布市检察长刘学文欲罢不能冯华爱,若烹小鲜三水小草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历史 > 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 > 第三章 八人帮

  曹操成为济南之相。

  依据后汉制度,郡与国同级。郡为中央之直辖地,国则为皇族受封为王之地。但,王无权直接统治自己的国土,必须以“相”为长官,使之负责统治。因此,国之相等于是郡之长官太守。

  成为济南之相的曹操,第一件着手做的事情是“严禁淫祀、邪教”。这是曹操开明作风的表现。当时是人们迷信观念根深蒂固的公元2世纪。在那样的时代,除非头脑特别清醒,否则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另一个尚未成型的英雄——刘备,此时的情形又如何?

  刘备在讨伐黄巾军时代的地位,充其量只是一介小队长,战后论功行赏时,他也没有得到什么好职位。据传,他被任命的是“安喜县县尉”的职务。县是最小的行政单位,其中也有大小之别,一万户以上者为大县,下到一万户者为小县;大县之长官为县令,小县之长官则为县长,县令之下为县丞,县长之下为县尉。因此,刘备只是小县次官,俸禄顶多三百石。

  成为济南之相的曹操,俸禄是二千石,与之相比,刘备的身份可谓微乎其微。

  刘备后来逐渐具备了君子风度,但,这时候的他简直是个流氓。他经常使性子,因为被任命为县尉这种小官,他心里非常不高兴。

  ——以我的功劳,至少应该被任命为县令才对。叫我来当县尉,简直是欺人太甚嘛!

  他因此每天酗酒度日。

  ——对!这是拿我们开玩笑!谁稀罕这种职位呢!

  他的义弟关羽和张飞也整天与他一块儿喝酒。

  一次,督邮来到安喜县。督邮是巡回视察地方行政的官员,将视察结果向朝廷报告,因此,每次督邮来到时,地方官都会以最殷切的态度接待,极尽献媚之能事。所以,督邮对地方官的态度通常极端傲慢。

  由于督邮来到,刘备依惯例要请求会面,以示礼貌。

  “县尉之辈的小官也想会见我!这个人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叫他回去照照镜子吧!”

  督邮如此告诉使者拒绝会面。

  “放他妈的臭屁!”

  刘备满面怒气地冲到督邮住所来。他连靴子都没脱,就闯进屋里,大声吼道:“混账督邮在哪里?”

  “你干什么?我是督邮,不得无礼!”督邮摆着架子道。

  “哦,你就是督邮……”

  刘备语未毕,便扑上前去一拳将之击倒,继而以拳脚猛打对方。

  “你……你这是干什么?”

  督邮刚一站起来,刘备就以倒剪二臂手法将之勒紧,同时喊道:“张飞,快拿绳子来!”

  “知道啦!”

  满脸胡须的张飞立刻拿着绳子过来。刘备接过绳子,迅即把督邮捆绑住。

  “你不能乱来,我是督邮啊!”督邮满面通红地怒喝。

  “闭嘴!正因为你是督邮,所以我才要绑你啊!我当然知道你是督邮,你少在那里动来动去!”

  接着,刘备拿来皮鞭,往督邮身上噼噼啪啪地抽打起来。

  “哎哟……我的妈哟……”督邮痛彻心肺地大叫。

  “哈!哈!哈!”

  刘备大笑起来。他已豁了出去,但这般愉快的心情倒是许久未曾有过的。

  “你以后还敢这么跩吗?你就是太跩了,所以才挨这皮肉之苦,知道吗!”

  刘备鞭打被捆绑的督邮达两百下之多。挨打的人当然已到半死不活的地步,而下手的人也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

  “妈的!把老子搞得这么累,我的手臂痛死了!”

  这样豁出去的结果,他当然再也不能担任官职。刘备毫不恋栈县尉这个职位。要是事前没有这个决心,他也不会如此蛮干的。

  “噢……噢……”

  被痛打的督邮,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这个东西送给你!”

  刘备卸下就任时拿到的印绶。在古代中国,印绶是证明身份地位的东西,印有金、银、铜制之别,绶(系印带子)色有朱、绿、紫、青、黑、黄等不同颜色。县尉带的是铜印,绶色则为最下级的黄色。

  刘备把自己的铜印黄绶挂在奄奄一息的督邮脖子上,说声“再见”的同时再加上一记耳光,然后离去。

  后来跃登舞台的英雄们正在干这类事情时,皇都洛阳也正展开着政治斗争。

  那是皇帝身边人士——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

  洛阳政情日益散发出强烈的腐臭味。

  因讨伐张角而功不可没的皇甫嵩,不但没有得到酬报,俸禄反被削减千户。那是因为宦官赵忠以“宅邸规模逾越规定、生活奢华”告发他的缘故。另一名宦官张让则因向皇甫嵩索贿五千万钱被拒。两名宦官遂向朝廷报告:“皇甫嵩连战无功,徒然浪费公款。”皇甫嵩因而受到严厉处分,连车骑将军之印绶都被收回。

  张角三兄弟的败北并不意味黄巾之乱已被平定。这类民众叛乱,绝对不会因为领导人物之死而落幕。而镇压叛乱的政府军向皇帝浮报战果则是常有之事,因为报告的战果越大,当事者得到的酬报也会越大,所以他们是“何乐而不为”。

  ——黄巾军已完全平定。

  在朝廷得到这个报告之后,各地的造反情事依旧迭起不息。

  张牛角、张燕、左校、刘石、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等人率领的造反团体相继在各地崛起,其人数多者二三万,少者也有六七千。

  黄巾军只是被驱散,造反并未平定。这个事实,前往镇压造反的将军都知道,只有朝廷仍不知情。

  灵帝当然更不会知道实情。他听到的尽是汉军获得大胜利之捷报。

  ——既然如此,朕要好好享受啰!

  他于是在西园建造了美轮美奂的万金堂,此外又在南宫玉堂建立巨大铜像。皇帝开的卖官店也有了以五百万钱特价出售“关内侯”之举。关内侯只是虚名,不具任何实质。

  黄巾残党以白波谷为根据地,不断出兵至现在山西省太原附近。从政府军的角度来看,这是盗匪。“白波谷”这个地名,后来也成了盗匪的代名词。

  后汉之基础因而逐渐被蚕食。

  黄巾之乱后的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二月,民众于荥阳之地蜂起。三月间,西北有名叫王国者,在韩遂、马腾等诸将的拥立下竖立叛旗。五月时,更有泰山太守张举公开宣言——

  余乃天子,今起取代汉。

  他招募的兵员达十余万之巨。

  十月间,长沙有位名叫区星的人起而造反。到十二月时,更有匈奴的叛变。

  这诚可谓国家的多难之秋。

  这一年,三国英雄——魏、蜀、吴之主子们——各在做些什么事呢?

  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却未赴任。无意就任新职的他,回到故乡谯县建立书斋,开始过着读书的日子。他潜心研读《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

  后来成为吴之主的孙策、孙权兄弟的父亲孙坚,此时是长沙太守。他当然出兵镇压在长沙的造反,并且获得成功,被封为侯,建立了后来孙氏军阀的基础。

  成为蜀之主的刘备,于捆绑督邮加以痛殴后,已行逃逸,无人知其下落。他大概带着关羽、张飞这两个义弟,在附近一带忙着推销自己吧。自称为天子的张举,在竖起叛旗时,朝廷命令公孙瓒前往讨伐。刘备曾与公孙瓒一起受业于卢植门下,他或许会因此情谊投效公孙瓒军中吧?

  秦始皇订立郡县制时,曾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置县于郡之下。这个数目后来变得越来越多,到后汉末期时,郡以及与之同级的国之数目,已增加到一百零五之巨。

  这许多郡国分别属于十三个州。

  除了中央直辖之司隶州外,共有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等。

  郡之长官为太守,国之长官则为相,而州之长官为刺史。

  州在郡之上,但,州刺史的地位并不比郡太守高。他们的俸禄同样都是二千石。

  郡太守有由其统治的土地,拥有行政权和某些程度的兵权,与之相较,州刺史则丝毫没有这些权力。

  州刺史的任务只在于巡回视察州属各郡之政治是否良好,据以报告朝廷。

  实权只给予规模较小的“郡”长官,而不是给予规模大的“州”长官。之所以如此,乃在于提防全国出现十三个超强实力者割据各地。

  大军阀不在地方割据,于平时而言,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但,如后汉末期这般天下大乱,民众于各地蜂起作乱时,朝廷期待具有镇压实力的大军阀存在,毋宁说是自然的趋势。

  给向来毫无实权的州长官予行政权及兵权之事,经过检讨后,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付诸实施。

  具备实权的州长官不再是“刺史”,而改称“牧”。

  三国故事中的英雄割据,可说是从此开始的。过去的弱小军团,现在已成长为强大军阀了。

  同一年,政府为了强化中央军事力量,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官职。也就是说,中央军增设八个师团,即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左、助军右、左、右八校尉。

  灵帝任命自己最信赖的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将其余七校尉归属其下。并增设八个师团中的第一师团团长兼任八个师团全军之司令官。

  最高司令官应该是大将军。现在连大将军都被置于蹇硕之下。

  如前所述,大将军是何皇后之兄长何进,这是与皇帝最为亲近的外戚。这样的关系所获得的皇帝信赖,尚不及宦官。

  灵帝对宦官的信赖之深,由此可见。

  事实上,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戚本身不甚值得信任。在妹妹进入后宫之前,何进只是一介屠夫。灵帝当然不太信任这样的人物。

  何进对此极为不满。

  “你们这些被阉了的人渣算什么东西!”何进以露骨的态度表示出对宦官的憎恶之情。像他这样的人是没有抑制情绪之涵养的。

  丧失性能力这项重要机能的宦官,其他方面的机能好像特别敏锐。也就是说,他们的感受力非常灵敏。他们由何进的表情察知了他对他们的憎恶之情。

  “你才是屠夫出身的不入流家伙!”宦官们压根儿瞧不起大将军何进。

  在对立关系如此激烈的状态之下,大将军现在竟屈居于上军校尉身份的宦官之下!何进的愤怒之情更如熊熊烈火般蔓延开来。

  被任命为八校尉中之典军校尉的是曹操。对这一次的任命,他是欣然接受的。

  “掌握军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故乡研读兵书多时的他,最后领悟到了这一点。

  后来成为曹操夙敌的袁绍,也于此时就任为中军校尉。他也是新登场的八人帮之一。

  中平六年,灵帝病笃的消息在民间悄悄流传。

  ——听说已无痊愈希望……

  ——这下子天下又要大乱!

  人们交头接耳传递此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