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风一样的少年[韩]韦炫羽引情韦昕小砦及其他沈从文春阿氏谋夫案冷佛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149章 定论五铢

    第149章定论五铢

    乔琰以指尖摩挲着钱币的表面。

    在其上隐约的凸起,很可能并不是造币所用的“范”,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什么不规则的形态,而是“五铢”二字的图样。

    只不过在汉末时期的造币技术,各方势力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以范铸钱的时候,产生了文字不清的结果。

    恰如东吴出土的墓葬之中,真正属于吴国本土的钱币少之又少——

    董卓如今所掌握的势力,也显然是在制作钱币上没什么本事!

    但凡换个人处在董卓的位置上,都该当知道,经济这种东西和民生切实相关,绝不能轻碰。

    这种小钱的发行所带来的弊病简直不必多提!

    规范的五铢钱虽然因为各地铜矿的质量品类不同,还会出现紫绀钱这样的变种,可要知道,发行五铢钱,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规范货币体系、减少私人铸造钱币的手段。

    但小钱劣等量轻,一旦大批量地投入市场之中,又通过兵力强制的手段以小钱自名的“五铢”去置换真正量足的五铢钱,长安纵然没遭到董卓的劫掠之祸,也迟早会因为小钱贬值、物价飞涨的通货膨胀,陷入可怕的局面之中。

    乔琰一面庆幸于董卓此举,是又给她增添了一个声讨的理由,一面又不免为长安此时的情况感到忧心。

    以卢植的刚烈,若非如今还有个保住刘协性命的理由,他绝不会屈身事董。

    那么眼下让民生更趋于多艰的局面,他恐怕是忍不住要开口驳斥的。

    董卓现在还需要以卢植等人的存在,来证明自己手中的刘协乃是大汉正统,可谁知道明日又会如何呢?

    “君侯在想卢公等人的安危,和邺城那边收到铸造小钱消息之后的应对?”戏志才问道。

    “不完全是。”乔琰摇了摇头,“前者着急也没用,而后者……董卓铸小钱,以天子之名发行,在早期必然可以让自己聚敛起一批财货,但归根到底乃是暴行,邺城那头只要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赢了。”

    袁绍因领青州牧和护驾建都于邺城的功劳,手下也聚敛起了一批谋士。

    创业早期,这些人还远不到争功争派系的地步,正确的建议还是能给得出来的。

    若袁绍也因为军粮不够充足,想出什么建议刘辩也另建起个货币体系的想法,十之八九还是能被劝回来的。

    她继续说道:“我是在想,董卓的小钱一造,也便等同于是告诉民众,只要手中握有兵权,就可以换来更多的铸币之铜,何止是关中,天下居民也必定觉得钱币不可信。一旦再有战事或天灾……”

    戏志才的表情也不由肃然了起来,接话道:“布帛盐谷之类的保值之物,会成为以物易物的筹码。”

    “我们得早做准备了!”

    乔琰起身在屋中往复踱步,停顿下了脚步后方才开口说道:“缣可赎死,等同于金,是早年间就有的规定,可若是真让以物换物之风盛行,难免出现以次充好,秩序难立之景。”

    譬如曹魏时期以沾湿的布帛混杂在干布之中,以劣等粟米掺杂在好米之中,哪怕严刑峻法,也难以完全遏制住这些人投机倒把的心思。

    而自董卓小钱带来的粟值千金影响扩散开来,经历了曹魏代人的努力都只是勉强重新将五铢钱给推行起来,却没能将其中的弊病给彻底消除。

    所以,越早划定一个规章制度越好。

    董卓小钱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她是时候开始寻觅经济学方面的人才,以保并州在民生发展之余,还能有合适的经济体系并行。在此之前,她先定个最基本的标准。

    “乔侯的意思是?”

    乔琰笃定回道:“令并州境内的铸币官来见我,无论接下来战局如何,我方境内的铸币绝不能有任何的偷工减料。此外,将仍旧遵循五铢钱的惯例告知于州中百姓,如有境内劣等铸币——”

    “追根究底问责!”

    这个“追根究底”四字,在她口中说来,自有一番决绝凛然之态,足以让戏志才确认,这是乔琰此时提出的底线问题。

    戏志才想了想,建议道:“既然如此,不如将先帝再拿出来当个理由用上一用吧。”

    汉灵帝若是泉下有知,只怕都要觉得自己能被气活过来。

    两个儿子变成了这等东西对分的状态也就算了,乔琰意图侵占凉州要打着先帝遗诏清君侧的理由,现在连坚持运行五铢钱货币还要打他的招牌。

    天下哪有这等荒唐的事情!

    偏偏他人已经死了,还是自己给出的那道诏书,也只有被擡出来当个幌子的份。

    乔琰显然不会顾及到这位过世帝王的心情,只是“从善如流”地采用了戏志才的建议。

    秉持大汉正统,绝不使用董卓小钱,坚决使用五铢钱——这理由简直是堂堂正正。

    以乔琰在并州的信誉和声誉,连她都如此说了,除却一些特殊的交易,比如她和东海麋氏的资源置换这种情况之外,平头百姓之间的交易应当能固定在五铢钱的范畴之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乔琰就不需要面临问题。

    以汉朝的生产力,铜矿的开采是很有限的。并州境内若只是寻常流通,目前的铜材铸钱还算足够,可一旦频起战争,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购置到战略物资,这个数目就不太够了。

    有些物资也不适合让百姓在生产富余后倾销于外,而要把握在州府的手中统一收购。

    这就意味着,州府需要有钱。

    所以她还得解决铜矿产量的麻烦。

    在戏志才离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大汉十州地图上。

    并州的最北面一线,也就是后世内蒙古的区域,是有铜矿分布的,但这不是铜矿资源最发达的区域。

    甘肃、新疆、西藏一带的西北边疆,以及云南这西南边陲才是!

    前者正是凉州和大汉境外未曾归入国土中的不毛之地,后者则在益州的管辖之下。

    而乔琰唯独有机会在此时纳入管控之下的只有一个地方——

    凉州!

    远在金城的马腾和韩遂,正在为到来的光熹二年商讨如何御敌,却不知道他们已经因为凉州的又一资源,而让乔琰坚定了必须打出一场雷霆之战的决心。

    身在邺城的袁绍同样不知道,乔琰又一次公开地表露了对董卓的谴责,也绝不是要倒向支持刘辩的一方。

    早在前往长安的使者回返到并州之前,前去邺城送礼的曲义便已跟乔琰汇报了消息。

    袁绍固然早收到了韩馥被乔琰扣押起来的消息,却还是抱有那么一丝期待地朝曲义做出了拉拢的举动,更是旁敲侧击地对其表达,如若他能转而投效于天子,起码不会像是在并州一样,只是个度辽将军麾下的校尉。

    现在韩馥被乔琰扣押,曲义竟只能起到个送粗薄之礼的作用,何不来上一出弃暗投明!

    也难怪袁绍没觉得曲义已经被乔琰给预定了。

    送出自己的读书笔记作为给一位帝王的新年岁贡,纵然在情理上无可指摘,却也难免为天子所恶。

    若这位登基还不久的天子想要表达对这份礼物的不满,或许还因为那骠骑将军的拉拢一事,并不会问责于乔琰,却极有可能对送礼之人论罪。

    “袁青州说,这若真是个美差,也轮不到我头上来。”

    曲义将这些情况都报与了乔琰知晓,便听她问道:“那你是如何想的?”

    他是如何想的?

    凉州人慕强的习性在曲义这里也有着十足的表现。

    他往邺城行去,本以为就算新都初立,在各项名目的陈设上会稍显简陋些,但皇城搬迁,料来是按照仅次于洛阳的形制而来的。

    却哪里想到,那邺城王都,别说是跟他见过的京师洛阳相距甚远,就连跟晋阳相比,也少了几分鲜活之态。

    再一看天子的近卫军,曲义更是生出了一种荒诞之感。

    这哪里像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近卫,分明是随同刘辩迁都于邺的贵族子弟在这儿组了个玩闹的阵仗!

    再配上了两老弱残兵,当真是毫无王都禁军气象。

    如此一看,袁青州也未免太不靠谱了。

    不过曲义这个想法倒是稍微辱袁绍了一点。

    他是要手握天子的大义来洗脱他在讨伐董卓期间的名声损失,又不是真要让刘辩拥有一支纵横邺城的铁骑。

    真正的精锐他是绝无可能交到刘辩手里的,也早被他以讨伐青州黄巾的名义调度离开了邺城。

    但袁绍的藏拙,更坚定了曲义选择投效于乔琰的决断。

    在乔琰问出了那句话后,他也毫不犹豫地朝着乔琰屈膝而跪:“君侯若不嫌弃,曲义愿为君侯驱策!”

    他也确实是有这个承诺效命的资本。

    西平曲氏之中的一支,已在韩遂所占据的金城郡生活了数代,若要征战于凉州,曲义绝对是个合格的战将。

    他与韩馥之间的关联,大概也早在乔琰强行让曲义一道参与讨伐董卓之战一事,而被撕扯开来了不少。

    乔琰不怕这种出于“人往高处走”想法而投靠于她的部下,就像如今的吕布也未尝不是这种心态,只是因为乔琰所展现出的强势和给出的诱人筹码,才像是个被胡萝卜勾着往前跑的驴子。

    一旦她正式进取凉州,可以预见到的是,如吕布曲义这样的人绝不会在少数。

    这就是凉州并州的特色!

    可那又如何!

    英明的主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将这些人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直到再也无法下车,而不是强求人人都上来就有着不可逆的忠诚。

    曲义此时的效忠也让她足以确认,改变历史事件中出名的从一方转投向另一方的角色,令其对后者的招揽表现出直接的拒绝,也正是她糊弄系统刷出成就的有效途径。

    乔琰伸手将曲义扶了起来,“你来看!”

    曲义随同她行到后头的偏厅内便看到,此地的桌案上已经搭起了凉州的地形图,在其上,各色旗帜有着各种反复插拔的痕迹,只怕是就凉州的行军计划,她已经与手下的谋臣商讨多时了。

    其中尤其醒目的一支旗帜,正立在安定郡的高平城上。1

    以曲义的作战素养,不可能看不出乔琰的意图,不过此时显然不是谈论此事的时候。

    “张从事为凉州降将,又只担负着若我能胜董卓、便为我劝他叔父来降的职责,姑且可以不予评说,如今在我麾下,彦材为北地郡人,文和先生出自武威,元固先生自武都、汉阳而来,安定郡有皇甫将军为援,唯独缺少的,便是了解凉州腹地金城郡的人手,曲将军若肯效力,正是补全了最后一块。”

    “凉州地形繁复,羌人部落众多,若打无准备之仗,只会让并州这几年间的发展消弭于一战。”乔琰指着眼前这片狭长之地,在看向曲义的眼神中正是一派令他不由为之牵动的器重之意。“如今,临战之势可成了。”

    被人视为空缺的最后一块拼图,这是何其荣幸之事!

    哪怕明知乔琰早先就与盖勋承诺过,她会在今年四月发起对凉州的战役。可当最后一项备战准备正是他的时候,曲义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韩馥。

    正该为乔侯取下那韩遂的首级才是!

    被人锁定为目标的韩遂,心中不知为何升起了一分危机感。

    可他又转瞬压下了这种想法。

    皇甫嵩此时屯兵于朝那县,距离他所在之处,还有起码六百里的路程。这几年间与汉军的交战,料来已经足够汉军意识到,深入凉州境内追击,一旦物资补给不及,又被羌族包围,到底是多可怕的事情。

    如今董卓又手握天子于长安,不得不仰赖于他和马腾二人作为后方援助之屏障,让他何止脱离于叛军的身份,还可正儿八经地被人称呼为将军。

    从董卓所在的长安,经由左冯翊通往朝那的山间谷道,同样能留意于皇甫嵩的动静。

    所以皇甫嵩但凡有异动,他都能知晓异动。

    要知道皇甫嵩也是领过左将军之职的,现在却是他韩遂这个左将军安坐金城,而皇甫嵩这位早年间的左将军,竟成了被人前后包抄的存在,许有灾劫临头。

    这可真是——

    大快人心得很!

    那位并州牧就更不必多说了。

    他与马腾二人在商讨完了对策后都觉局势稳妥,也早开始了庆祝之举,这会儿他们早不纠结什么前将军左将军的高下之分了,而是极有豪情地宣称,谁若能击溃皇甫嵩的队伍,便去同那董卓讨要车骑将军的位置。

    在这酒过巡之际,马腾与韩遂敬了敬酒,说道:“乔并州,少年人罢了,连南匈奴都有不听指令者,还谈何进攻我凉州!”

    那南匈奴的呼厨泉在子午岭东西游荡之事,早被羌人散骑报与了他们知晓。

    只怕再有两月,他们都要在新起田垄上春耕了。

    韩遂笑道:“不错!她若真能兵进凉州,我将这颗项上人头赔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