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偶尔远行周国平情生契丹王楼采凝昆山玉之前传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如梦令 > 第37章 梁兄 11

    车停在红绿灯路口,乔贺听坐副驾驶位子上的汤贞说:“郭姐一直很照顾我,当初我来了公司,如果没遇到她,可能也不会待这么久。”

    “为什么,”乔贺说,“想跳槽?”

    “不是,”汤贞笑道,他回头看着乔贺,一会儿要开新闻发布会,汤贞应林导的要求穿了一件戏服,领口偏大,露出一段洁白的脖子,安全带横过胸前,把宽大的戏服收紧了,“家里不同意。”

    “你家人不许你演戏,还是不许进娱乐圈?”

    “都有吧,”汤贞笑着,“不过他们现在已经不管我了。”

    红灯闪了几下,切换成了绿灯,乔贺发动车子,跟在前车后面,缓缓驶过斑马线:“你的经纪人看起来很负责,我前几天见过她。”

    “是,”汤贞说,他望着前方路面,阳光猛烈,将他的瞳孔照射成近乎茶水般的浅色,“她就像妈妈一样,像那种,我想象中的妈妈。”

    “想象中的妈妈?”乔贺看他。

    汤贞一笑,大约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我还有想象中的哥哥。”

    “你的云哥?”

    “我还有弟弟,”汤贞说,望向窗外,发现副导演的车就行驶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天天,比较爱闹,祁禄比较懂事。”车窗玻璃里透出汤贞的脸,他自言自语似的,对外面说:“我有好多弟弟……”

    “都是你们公司的?”

    汤贞点头。

    “你把公司的同事当成妈妈哥哥和弟弟。”乔贺转动方向盘,沿车流拐进主干道。

    汤贞看了乔贺一眼,笑了笑:“不行吗。”

    乔贺说:“你没有自己的兄弟吗。”

    “我有妹妹,”汤贞说,他从戏服下面翻手机,“比我小一岁,在读高中。”

    他翻出一张照片,给乔贺看。乔贺在开车,视线短暂地瞥过去,手机屏幕小,看不清楚,只模糊见到两个小孩子搂在一起,开怀大笑。

    “这是她14岁生日的时候,我们一块拍的。”汤贞小声说,低头看着照片。

    乔贺说:“英台,到地方了。”

    汤贞擡起头,看到不远处的前方,越过小巧的拱桥和流水花园广场,雪白立柱上,立着“嘉兰天地艺术剧院”的字样。

    汤贞看得出神:“我还是第一次从正门进这个剧院。”

    “以前没来过?”

    “没机会,也没时间。”

    “正巧我也没来过,”乔贺说,他停车熄火,拔了钥匙,下车绕到汤贞身边,给他开门,“一块进去吧。”

    汤贞一下车,不远处围在路边等候的记者们就看见了他。也不怪他们,汤贞的保姆车没到,汤贞是坐乔贺的车从酒店赶过来的。

    林汉臣在后台一见汤贞,问,英台小朋友,新戏服合不合适。

    汤贞苦笑,说,可能还要再改改。

    林汉臣点身边助理:“记一下,回头说。”然后拉着乔贺和汤贞,跟他们介绍站在他身边一个扎着小辫子,西装革履的清瘦男人:“这位是嘉兰剧院的朱塞朱经理,你们认识一下。”

    乔贺笑了笑,朱经理说:“乔贺老师我们见过几次了,汤贞,还真是第一次见你本人。”

    汤贞笑着,认真握了握朱经理伸过来的手。

    朱塞问乔贺最近剧团有什么新动向,林导在旁边跟着一起聊天,距离发布会开始还有二十多分钟,汤贞有点走神,站在他们身边,偷偷看走廊上画框里挂的新剧海报。

    林导之前和汤贞说起过嘉兰,说这个剧院票价高,硬件设施好,舞台音响乐池包括楼座包厢都是花了大钱设计的,在国内看戏,这就是最好的地方。

    “后台老板姓穆,是个戏迷,挑戏眼光还可以,我见过她几次。她这剧院从盖起来就风风光光的,各地的剧作家、导演,一听说了,都往这儿跑。场地难订,排《共工》的时候巡演到这,就没订着。这回要不是我们准备得早,又认识朱经理,兴许还不知排到什么时候。要是再过几个月,到了初秋,外面桂花开了,就更难订了,他们这要办剧展。对,小汤,你有机会可以来看看,世界各地有名的剧团都来这演出。”

    汤贞没来过这地方,他小时候生活的香城老艺术剧院破旧不堪,舞台地板都是漏的,后来跟着《共工之死》全国巡演,也没来过像嘉兰这么好的剧院。

    旁边朱经理和林导哈哈大笑,林导说:“朱经理,我早听说你们剧院自带一批铁杆戏迷,排什么戏看什么戏,我这才来的。”

    朱经理说:“林老爷子,您都把汤贞这么红的明星给请来排戏了,还愁票不好卖啊。”

    乔贺看了一眼汤贞,发现汤贞在走神。这几天来,乔贺发现,这是汤贞一个特点,有时候在台上排戏,一出了戏,汤贞的注意力就飘了,有时候说着话,汤贞上半句还回答着,下半句就去了这个世界以外的地方。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谁也摸不透他在找寻什么样的方向。

    汤贞注意到了乔贺,汤贞小声说:“梁兄,咱们什么时候进去啊。”

    乔贺擡起手腕,给他看表。林汉臣注意到他们俩的动静,也看了眼时间,和朱经理说:“朱经理,一块进去吧。”

    “我就不去了,不比你们能说会道,我还是坐下面看吧。”朱经理笑着说。

    乔贺坐在台上,局促不安。汤贞写了一张小纸条从桌子下面塞给他,乔贺一愣,接过来打开一看。

    “别紧张。”

    汤贞写道。

    乔贺从桌上拿笔,发现台下有个记者正对准了他们拍。

    他把纸条放在手心里垫着,一个字一个字写,记者,太多了。

    今天来的是新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创团队与主要演员。主创团队来了七个人,林汉臣负责回答问题,主要演员来了两个,坐在导演身边。比起采访对象,他们更像是今天这场发布会的看板,多数时间都在对台下的镜头微笑,承受无数闪光灯带来的压力。

    看这会儿台下来了多少记者,坐满的,站满的,还有被关在门外进不来的,就知道这台戏噱头有多么足,多么吸睛了。撇开当红偶像汤贞数年后重回戏剧舞台,反串女角饰演祝英台这一看点不论,林汉臣也是个话题人物,年轻时候就因为对媒体乱说话掀起过一阵阵腥风血雨,如今老了,权威了,更是什么话都敢讲,什么炮都敢放。

    主持人点名,叫记者起来提问。

    “林导,我是咱们晨报的记者。您以前指导的大多是一些实验戏剧,或是《共工之死》那类的历史大制作,这回怎么想起拍梁祝这么一部爱情故事了,您有什么新想法吗。”

    “我没什么想法。不过话先说在前头,为了看梁祝爱情故事来看我们这部戏的观众,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来了,对不对,看罢也只会来骂我,我也不可能给大家退票钱。”

    “林导这会儿就做好退票钱的准备了?”

    “心理准备还是有的,毕竟挂了梁祝的名字,观众难免有个心理预设,是不是,咱们到时候看。当然票钱还是不可能退的,这票不过我的手,我只能凭良心,事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啊,林导您好,我是都市报的记者。我的问题和刚才那位差不多,您这回排梁祝,实在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您是打算旧戏新排,还是彻底解构经典?”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看看自己手里的媒体邀请函。小高,拿一张过来……这是我请嘉兰戏院帮忙设计,帮忙印的。印得很漂亮。封面上有一段话,就是这一段。这是唐代张读撰写的,《宣室志》里的一段内容。《宣室志》是唐代时候的一本传奇小说集啊,这段内容,就是目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有故事经过的梁祝故事。大家看一看这段话,就知道我们这戏要演什么了。”

    “您意思是,您是完全按照最早的传奇故事来排的?”

    “我们进行了一部分无情的还原,也加入了一些有情的改编。”

    “林汉臣导演您好,我是戏剧学院广播站的记者。我想问,梁祝这个故事众所周知,是个关于女性的故事,它表达了古代女性对时代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对爱情的坚贞。为什么您反而一个女演员也不用?您是想要讽刺这种主流意见,还是反对——”

    “你是哪个戏剧学院的?”

    “我是咱们——”

    “我没有政治诉求,我也拒绝一切政治解读。”

    “林导,我想接着刚才那个学生的提问问我的问题。”

    “你问。”

    “我想问的是,您这次为什么决定要清一色使用男性演员来演梁祝?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像刚才那种标签和陈词滥调?”

    “也因为汤贞这个演员确实不错,你们可以到时候来看。”

    “我十年前看过《共工之死》。”

    “十年了啊,他有进步。欢迎你来看。”

    “我是香港来的记者。林导,汤贞现在是当红的偶像明星,你当初怎么想到邀请他重回舞台演戏?”

    “偶像明星,没什么不好,梁祝不也被改编成偶像剧过嘛。你是香港来的,汤贞在香港也红吗?”

    “很红的。”

    “那我们应该去香港演出。”

    “林导,指导汤贞反串女角,对您来说有多少难度?”

    “没什么难度,好演员应该什么都能演。”

    “那其他演员呢?这部戏里不只有祝英台一个女角,其他反串演员感觉有难度吗。”

    “大家对我们戏剧演员,应该多点信心。是不是。大家都看过越剧版的梁祝吗?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越剧版,全是女演员演的。女演员可以,为什么男演员不可以呢。对不对。再说,越剧的前身,大家知道,叫绍兴文戏的,早些时候一个女演员没有,全是男演员,叫男班。男女反串,从古到今这都是很正常的。这都演不了,不要做演员了。”

    “听说林导您这回终于要在您的舞台上加特效了,把嘉兰剧院的舞台都给改装了。”

    “对,加了一些时髦东西。现在都讲究视听享受。”

    “娱乐至死?”

    “也不必至死吧。”

    “林导,我仔细看了看您刚才说的这个邀请函。”

    “是吗,仔细看了。我很感动,很多人不会看。”

    “您这个邀请函的封面上,没有使用梁祝惯用的蝴蝶,反而画了一只翩飞的仙鹤。这有什么寓意吗?”

    “人家都化蝶,我们化点别的。”

    “真的?您意思是,不化蝶了?”

    “有化蝶,但那不重要。大家到时候来看看就知道了。”

    “林导,我是戏剧杂志的记者。听说您这回的戏名,原本只有‘祝英台’三个字,怎么后来又想到把‘梁山伯’加上了。”

    “不能委屈了乔贺老师,是不是。”

    “所以说,您的梁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化蝶不重要,梁山伯也不重要?”

    “这是不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是。”

    “邀请函上有,大家看一看吧。行,就到这里。”

    主持人说,发布会到此结束,一会儿有单独采访的时间,大家先休息一下。

    戏剧杂志的记者来找乔贺,请乔贺老师给他们的新刊写一段刊首语。乔贺拿过他的笔,现场写,边写边问,你的邀请函可以给我看看吗。

    杂志记者说,他也到处问谁有呢:“都放家里了,反正带着证件就能进,邀请函那么大一张。”又说,“哟,乔贺老师,早听说您写的一手好字,果真是名不虚传。”

    背后的林汉臣还在接受采访。

    “林导,您再说细一点,多说一点。”

    “多说多少?”林汉臣说,“非要我说那么明白?”

    “您就说明白一点吧!”

    “梁祝的主题,你们说是什么,爱情?解放?自由?我们这回的梁祝,主题是‘选择’。一个一辈子都在选择,耗尽了选择,最后选无可选的人,所能够选择的唯一结局。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乔贺身后的另一边,是被更多媒体围在座位上的汤贞。

    “从来没有偶像明星登上过国内的戏剧舞台,汤贞,你现在压力大吗?”

    “真的?”汤贞问,他坐着,周围人站着,像一堵墙,把空气都封住。

    “真的,你是第一个跨过了这个门槛的人。”

    汤贞笑着:“那我现在有压力了。”

    “我是从这个舞台出来的。而且我觉得我还年轻,”汤贞维持着笑容,他擡头看着记者们,“我什么都想试一试。”

    “有门槛也是难免的,以后肯定会遇到更多门槛,各个方面的,不管多难,总要有人先跨一跨试一试,”汤贞说,“我跨不过去,还有其他人。”

    人群散去的时候,乔贺找到汤贞。汤贞脱掉了戏服,穿着普通的T恤短裤,坐在角落看一张邀请函。

    “写的什么?”他问。

    汤贞擡头,把手里的纸张交给他。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闻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没有化蝶?”乔贺说。

    汤贞摇头。

    “这算什么,这么短,”乔贺笑着说,盯着邀请函,“这是林导心里的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