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一个同样伟大的文学家苏轼评价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可谓卓有见地。韩愈的人格、修养以及整个的文学成就,无疑是不可争议的。争议的恰好是他的诗歌,这种争议来自他对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也是在这点上,韩愈和温瑞安有了某种共同之处,而虽然两人的优缺点都很多,不是一两段话能说清楚的,但我要谈的正是这一点。
韩愈的特点是以文为诗,用大量散文般的语言去颠覆诗歌的传统,他甚至在《南山》诗中用五十一个带“或”字的诗句来铺排,这种结构在古代诗歌中是罕见甚至不符合常规的,甚至是对诗歌对称之美、音韵之美的颠覆,但韩愈就是用了。
温瑞安是一个诗人,他的创造正好和韩愈相反,是以诗为文,以诗为武侠。温瑞安小说中经常会有优美的诗歌化的句子出现,就像他的一部小说的名字一样,《刀丛里的诗》。但这还不是最独特大胆的,他和韩愈一样,不仅仅是将一种体裁的优势援引来完善另一种体裁,而是敢于用一种去颠覆另一种。这种颠覆有时候可能带来对传统审美模式的冲击,也可能不被很多读者理解,但是,其中的惊人之笔,却足以铭刻在武侠小说乃至诗歌散文发展的史册上。很多年来,我始终无法忘记,第一次看到温瑞安小说中大段的相同的单字,或者整篇空白时候的震撼。比如,上页的最后告诉你,“他眼前出现一片空白”,当你翻过这一页的时候,那真的是一片空白。
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百代以下,是否也有人拿来形容温瑞安呢?姑妄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