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薄暮晨光晴空蓝兮黑衣天使白天朝鲜战争王树增战场夜想曲田中芳树

返回顶部

    石桥镇并不大,小厮找过来时,陈廷鉴正在镇南积水最深的地方安抚百姓。

    得知家中出了事,连最稳重的长子也要他在这个节骨眼回去,陈廷鉴只好对里正道:“这边先交给你了,我回去一趟。”

    里正躬身赔笑:“阁老尽管放心,这种小阵仗,咱们镇上的百姓都见怪不怪了。”

    陈廷鉴颔首,带上小厮匆匆往家里走,路上但凡遇见百姓朝他行礼,他都谦恭地回礼,毫无官威。

    百姓太热情,陈廷鉴耽误了些功夫,等他回到陈宅,就见自家老三在门口候着。

    陈廷鉴神色一凛:“出了何事?”

    陈孝宗眼圈泛红,将四弟意外拾到齐氏的账本并发现齐氏暗中敛财一事简略道来,重点是那两支老参。

    陈廷鉴本来没什么表情,仿佛并不意外齐氏会行如此勾当,可听到后面,他攥紧了手。

    “进去吧。”

    没看儿子,陈廷鉴擡首向前,朝院内走去。

    主宅的第二进院,正中就是陈家祠堂。

    关系到老太太的死,孙氏做主将东院一家人都带到了祠堂,包括他们大房一家,除了华阳这个身份尊贵的儿媳妇以及大郎等孙辈,其他人都在。

    陈廷鉴一出现,孙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原本跪在祖宗牌位前低头抽泣的陈廷实则膝行着往外移去,面朝兄长涕泪横流:“大哥,我没用,我对不起你,更对不起咱们老娘!”

    陈廷鉴先瞧见了他高高肿起的半边脸,皱眉道:“谁打的?”

    陈廷实哭得睁不开眼睛:“我该打,大哥,你也打我一顿吧!”

    陈廷鉴呵斥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你先起来说话!”

    兄威、官威一起压下来,陈廷实全身颤抖,拿袖子胡乱抹抹脸,低着头站了起来。

    陈廷鉴走到孙氏旁边的主位,转身坐下,目光依次扫过泾渭分明的两房人,在披头散发的齐氏、面无表情的四子身上微微停顿后,陈廷鉴再次看向陈廷实:“你的脸,谁打的?”

    陈廷实不肯说。

    “他……”

    “我打的。”

    就在陈继宗恨恨地擡手指认时,陈敬宗也上前一步,主动认领了这“功劳”。

    陈廷鉴沉了脸,怒喝道:“身为侄子竟然敢殴打亲叔,还不给我跪下!”

    陈敬宗回了一声冷笑。

    反倒是本就站不直的陈廷实扑通跪下了,流泪道:“大哥别怪敬宗,是我害死了娘,我该打!”

    陈廷鉴:“你害死娘,可有证据?就算有证据,你是长辈,该罚也该我这个做哥哥的罚,他算什么东西?”

    陈廷实不敢顶嘴,颓废地低下头。

    陈廷鉴见儿子还站着不动,擡手就是一拍桌子:“你……”

    “老爷,老夫人,公主来了。”

    守在祠堂门口的管事瞧见由丫鬟扶着拐进院子的公主,匆忙朝里面通传道。

    在阁老的威慑下过分安静的祠堂终于响起一些衣料摩挲的声响,乃是众人不约而同地转身看向门外。

    陈廷鉴更是迅速离座,当先去外面迎接公主。

    陈敬宗没动,只是侧过身体,视线越过前面高矮不低的家人,落到了踏水而来的华阳身上。

    此时陈宅大部分的院子里都还积着水,好在水不深,华阳穿着一双尺高的雨屐,不紧不慢地走着。朝云扶着她的手走在左侧,朝月在后面提着她的裙摆。

    外面多少百姓正在泥泞里奔波,唯独她这个公主,依然姿态万千、贵气十足,就连她脚上的雨屐,也是珍贵的狐皮鞋面、棠木底托。

    她那双清冷的眼,更是带着天生的倨傲。

    陈敬宗直直地看着她。

    华阳只是缓缓行来,谁也没看。

    “怪臣治家不严,出了丑事,惊扰了公主。”陈廷鉴躬身请罪道。

    华阳虽然敬重这位公爹,该摆架子的时候还是要摆,淡淡道:“父亲免礼。若只是陈家内宅之事,儿媳不必过来,可二房一家借着您的声名贪污受贿,若证据确凿便是违了国法,我身为皇室公主,不得不替父皇监管。”

    陈廷鉴双肩垂得更低:“公主所言甚是,臣正要审理此事,请公主上座。”

    华阳颔首,从公爹婆母身边经过,率先进了祠堂。

    孙氏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儿媳,她站到丈夫身旁。

    众人各归各位,华阳对陈廷鉴道:“儿媳不懂如何断案,父亲乃是阁老,您继续审理就是。”

    陈廷鉴点点头,目光落回站得比竹子还直的四子身上。

    公主不在,儿子只是他的儿子,他该罚就罚,可公主在此,他再坚持让儿子跪下,公主面上也无光。

    陈廷鉴改口问:“账本在哪?”

    孙氏一直收着,马上递与他。

    陈廷鉴翻看一遍,问儿子:“这个账本,你从何得来?”

    这种废话,陈敬宗懒得回答。

    陈伯宗恭声替父亲解释了经过。

    状元郎声音清朗又低沉内敛,称呼上依然保留着对叔婶的敬重,本就是容貌俊朗之人,又如此端方持重,很难不令人欣赏。

    华阳幽幽地多看了两眼,因为兄弟俩站得太近,她的余光不可避免地扫到了陈敬宗。

    陈敬宗将面对老头子的不屑投了过来。

    华阳:……

    陈廷鉴再问齐氏:“弟妹,你可承认这账本是你所有?”

    齐氏长发凌乱,只露出半张满是泥污的脸,就在她在心里盘算是否还有转机的时候,陈廷鉴冷声道:“不是你的,弟妹大可否认,可就算你否认了,我也会派人按照里面的账目分别去与所涉之人一一对质,包括那两颗老参,既能卖出去,就一定能找到买主。”

    齐氏心底那一点点奢望,顿时被这盆冷水浇得干干净净。

    她一副任杀任剐的死人样,陈廷实悔恨交加,哭道:“大哥还审什么,都是她做的,您按照律法处置就是!还有我,我也有罪,我错信毒妇害死了娘,您连我一起罚吧!”

    陈廷鉴:“总要她认罪才成。”

    这时,派去搜查东院的护卫们擡着一个箱笼回来了,摆到祠堂中间。

    护卫首领道:“老爷,这箱笼是从齐氏的小库房搜到的,上面挂了锁,问过那边的丫鬟,说是钥匙在齐氏手里,只有她能打开此箱。”

    陈廷实一听,立即扑到齐氏身上,不顾众目睽睽都在看着,强行从齐氏贴身的领口抓出一个红绳。

    有人喜欢戴玉佛,有人喜欢戴玉观音,齐氏佩戴的却是一把铜钥匙!

    “我根本不知道她有这个箱笼,第一次看见她戴这钥匙,她跟我说是从寺里抽到的有缘物,大师开过光的,我竟然也信了她!”

    攥着那把钥匙,陈廷实又是哭又是笑,充满了对自己的嘲讽。

    护卫首领接过钥匙,打开箱笼。

    罗玉燕实在好奇,一边扶着肚子一边跟着丈夫往前面走了几步,探头一瞧,顿时被里面的金银翡翠以及一叠银票晃了眼睛!

    银票上有钱庄标记,翡翠等器物也能分别与账本上的某些条目对上。

    如此,齐氏私自收受贿赂的罪名已经落实!

    陈廷鉴不用再给二弟任何面子,沉着脸吩咐护卫:“将东院所有管事下人押到柴房,伯宗,你去审问他们,势必查出齐氏所有同党。”

    陈伯宗之前在京城大理寺当差,由他审问再合适不过。

    陈伯宗离开后,陈廷鉴看向跪在面前不停请罪的亲弟弟,眼眶一红,忽然离席,撩起衣摆,对着他跪了下去。

    陈廷实呆住了!

    陈孝宗更是冲过去要扶起亲爹。

    陈廷鉴挥开他的手,也不许其他人来扶,只看着亲弟弟落下泪来:“咱们父亲走得早,都说长兄如父,我却只管自己读书,对你关心不够。待我离乡为官,整整三十年,更是将母亲完全托付给你照顾。二弟,论对母亲尽孝,我远不如你,但凡我能多照顾母亲一二,母亲都不至于……”

    “大哥,你别这么说,都怪我当年被她的姿色迷惑,不顾娘的反对也非要娶她进门,她就是个祸害啊!”

    陈廷实抱住失声哽咽的兄长,不敢再怪罪自己,将所有怨气都发泄到了齐氏身上!

    仿佛已经认命的齐氏,听素来只会讨好她的窝囊丈夫竟然说出这种话,突地笑了,由低笑渐渐变成大笑,笑到眼角流泪:“被我的姿色所迷?好,我是靠美色嫁了你,可你没占便宜吗,我是没给你睡还是没给你生儿子?说的好像你娶我多委屈似的,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亲哥哥考状元当大官,你只会埋头种地,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若不是图你们陈家有人做官,我能看上你?”

    先前陈廷鉴兄弟俩抱头痛哭还算一场手足情深的美谈,齐氏这一开骂,祠堂里的气氛顿时大变。

    孙氏朝丫鬟使眼色。

    两个丫鬟冲过去,用破布巾子塞住齐氏的嘴。

    齐氏呜呜反抗,绝望地看向她唯一的儿子陈继宗。

    齐氏行事谨慎,收了别人两万多两的孝敬,硬是连亲儿子都瞒住了,只因她知道儿子纨绔,容易为财惹出是非。

    如今大房要治她的罪,齐氏终于怕了,怕自己再也活不成。

    陈继宗从小就跟娘亲,他知道母亲贪污一事再也无法狡辩,这会儿哭着爬到陈廷鉴身边,连连磕头:“伯父,我娘千不该万不该起贪心,更不该换了祖母的人参,她有罪,您动什么家法都行,只求您别报官,求您看在侄儿的份上给我娘留一点脸面吧!”

    陈廷实唾了儿子一口:“她有什么脸面,她害死了你祖母,你居然还袒护她!”

    陈廷鉴扶着陈廷实站了起来,看着这个侄子道:“她若犯了别的错,我可以不追究,可她收受贿赂触犯律法在先,不孝你祖母在后,于公于私,我都不能轻饶。”

    说完,陈廷鉴转向依然稳稳坐在椅子上的华阳,拱手道:“公主明鉴,待臣查清齐氏所有同党,臣会将此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皇上,一切罪名请皇上定夺。”

    本来断了希望的陈继宗,听此眼睛一亮,跪着就要往华阳这边爬:“公主,求求你……”

    陈敬宗直接提起他的衣领,冷脸甩给护卫:“带走!”

    这种货色,连去污她的眼睛耳朵都没有资格。

    护卫押着陈继宗、齐氏走了。

    祠堂清静下来,华阳神色稍缓,离席朝陈廷鉴回了一礼,道:“父亲秉公行事,儿媳钦佩,您放心,儿媳也会修书一封给父皇,向父皇澄清齐氏贪污与您无关,全是她胆大包天擅自行事,父皇英明,定能体谅您的无奈与不易。”

    父皇好色归好色,待贤臣向来宽厚,不但不会迁怒公爹,或许还会夸赞公爹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