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奇鸟形状录村上春树我的波塞冬缪娟夏末的糖果罐莫非非(水月影)地图倪匡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万木春[1970] > 第五十三章

    1973年的平城,马路很宽,大巴车还是那绿白色,出租车是红色,路上的车子偶尔来一辆。

    三十岁的向梅已经面试结束了,她从里面出来,路过了其他姑娘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院子里的一辆大卡车,两棵不知名的大树,最后被大门口的三个姑娘拦了下来。

    秦子英小凤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这是我妹彤彤,妹,叫小姨。”

    小姑娘立马喊了一声小姨。

    “走,去我家吃饭。”

    秦子英和小凤都是平城人,这一次也没有想过能选上,主要是秦子英的妹妹出了水痘,信里很难过,等她回来人家谁都已经好了。

    向梅跟着她们一起往外走,

    “小姨,你怎么在里面待了那么久?”秦子英问道。

    “她们给我多拿了几个对话。”

    秦子英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你岂不是有可能被选上?”

    “我觉得应该有可能。”向梅小声跟她们两说道:“她们还留了我的地址。”

    “我们都没有留地址。”秦子英分析道:“肯定是有机会才会留地址。”

    秦子英的妹妹已经开始兴奋了:“那我以后去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听到你的声音了?”

    “现在还不确定。”

    此时,里面的工作人员已经把向梅的名字和地址还有录下来的声音都放到了一边,对另一个工作人员说道:“她这个声音和性格,基本上就是女游击队蒂达了。”

    “我觉得她配米拉也可以。”

    “米拉斯文一些,和她不一样。”

    “这样吧,先把人放在蒂达备选组的第一位。”

    电影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地下工作者米拉,一个是女游击队员蒂达。

    一直到面试完所有人,听来听去,向梅同志都是蒂达的第一人选,她的名字就一直放在最上面没有变过。

    而且,她对方言熟悉,有自己的理解,到时候还可以帮助编剧组改台词。

    只花了四天时间,电影公司就决定下来,女游击队员蒂达的配音就是雨兰镇的向梅。

    雨兰镇太远了,没有电话通知,只能用信件通知。

    电影公司这边通知文化局,由文化局那边给人发信件。

    但不巧的是,当时电影公司出了点事,配音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文化局这边就没有通知。

    等过了半个月,电影公司这边事情解决了,要通知对方的时候,正好对方的男人来了。

    她们这边一听是向梅男人,还想着是个好消息,便高高兴兴告诉了人家。

    男人却皱眉,说道:“怎么会选中她?”

    “她都30岁了,现在又怀了孩子。”

    “没事,我们是配音,不会很辛苦,而且我们只需要四五个月。”

    “那也不行,到时候她一个人来城里,人生地不熟,又怀着孩子,出了什么事情,你们公司能付得起这个责吗?”

    谁也负不起责。

    电影公司这边认真思索过后,最后还是选了蒂达组的第二个人选。

    身在群山之中的向梅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2018年,平城大学晚上要在音乐广场办音乐节,秋秋抢到了四张票,想着大家一起去好好玩一下。

    “玩不成,我要背单词。”室长是学习狂魔。

    “我也去不了,我的高中同学过来了,我们约好了一起出去逛街。”

    秋秋望向最后一个室友。

    对方:“我也去不了,我今天要回家。”

    秋秋还是高中生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跟人一起,一个人去的话多没意思啊。

    她突然想到了梅奶奶,可音乐节的声音那么大,梅奶奶会不会觉得不舒服?

    她打了一圈电话,听到的都是——

    “去不了。”

    “我要跟我男朋友出去。”

    秋秋又给老奶奶打电话。

    “今天晚上我们学校有音乐节,特别好玩……”

    那头老奶奶欣喜的声音传来:“我们可以去吗?要钱吗?”

    “不要钱,可以去,我有票!”秋秋舒服了:“我给你占位置,水都不用买,我这里带热水!”

    秋秋准备了水,零食,开开心心就去音乐节,结果一到学校门口,就看到老奶奶开心地一路小碎步朝她跑了过来。

    “梅奶奶!!!”秋秋也小碎步跑了过去。

    “什么音乐节?”

    “就是听歌,声音有一点大,但很好玩。”

    秋秋本来以为梅奶奶只是对上课感兴趣,后来,她看着不停鼓掌的梅奶奶,突然觉得这位老人家完全可以当气氛组。

    于是,下一次,秋秋有了好玩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去喊老奶奶。

    “有剧组来我们学校的校医室拍戏!你快点到学校来,我站了一个好位子!”

    向梅一听,更加激动了,一路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这可是拍电影啊!

    能够亲眼看到拍电影!她以前离的最近最近的一次也只是有城里的人来雨兰镇,拿了一个摄影机拍田园风光,要不然就是用手机拍了。

    拍摄的地方是学校的校医室,那里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秋秋的确占了一个好位置,她们的位置是在二楼,正好能够看到一楼的情况,很多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一个戴着帽子的女人应该是导演,正在拍院子里的情况。

    院子里有一个老人,老人坐在凳子上,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给她擦脸,一边擦一边皱眉:“跟谁打架了?怎么弄成这样了?”

    老人擡起头,看着她,小声嘟囔:“没谁啊。”

    老人的手从怀里掏了一个红色的本子出来,说道:“给你。”

    年轻姑娘拿了过来,日记本上写着“下乡光荣”

    她翻开了日记本。

    第一页写着“1968年11月14日,晴”

    “今天,街道主任给我戴了大红花,拍着我的肩膀上说,杨攀峰同志,盼着你昂首挺胸,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勇攀高峰!”

    这一段话是由凳子上坐着的老人念出来的。

    这一条拍了一遍又一遍。

    向梅听得入了迷,也明白过来了,原来当年她们看到的影片是这样拍出来。

    这一场戏是电影的第一场戏,实际上是他们拍的最后一场戏。

    拍完以后,那个老人就起来了,问道:“导演,刚才副导演说后面的台词不是我念?”

    “后面不是你的台词,那是老年杨攀峰的台词。”

    老人有些惊讶:“我不就是老年杨攀峰吗?”

    因为她的戏份非常少,就是开头这场戏,主角是杨攀峰,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老年时期的杨攀峰。

    “这个有些复杂。”

    的确不是两三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情。

    整个故事是诡计叙事,电影的开场是老人和一个年轻姑娘的对戏,老人将一个日记本给了那年轻姑娘。

    所有人会先入为主以为年轻姑娘是老人的后代,会自动觉得日记本的主人是这个老人。

    而整个电影实际上是随着日记本一起回到过去,讲述女知青杨攀峰的下乡岁月。

    电影中的旁白是日记本的内容,有总结经验,有干活累还干不过本地人的迷茫,也有快乐的事情,最后是女知青找到知青在农村的正确位置,承担了培育水稻优种的责任。

    都是用老年人的声音念出来。

    但电影的高潮是日记本的主人,也就是主角杨攀峰为了抢救一袋种子,被暗流卷走,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十八岁。

    她的母亲和她的妹妹带着她的日记本回了城,妹妹看到了姐姐建设新中国的愿望,她把这个本子继续往下写,希望姐姐能够看到国家越来越强大富有。

    开头的老人不是女主角,而是女主角的妹妹,开头的时间也不是2018年,而是2038年,她面前那个年轻姑娘不是她的后代,而是她大限将至的时候,幻想出来的,她的姐姐来接她了。

    “咱们旁白还是采用老年声音,但不能用同一个声音,这是一种意识流,旁白的老年声音应该是假如当年的杨攀峰活下来的声音,她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声音,揭露真相那一瞬间,这个旁白的声音就会变成年轻时候的声音。”导演给老演员解释道。

    但实际上,她还没有找到给老年杨攀峰配音的人,她已经给合作过的几个有配音演员的文化传播公司发了消息,目前拿到的样音都不合适。

    另一边,平城商圈大楼里,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正在把公司里合适的配音演员的样音发给秦导演。

    坐在他对面的女上司想起了一个人,说道:“等一下,我这里还有一个老人。她声音可能适合。”

    她说着翻了翻电脑,她记得那位老人来的时候,她当时好像录了音。

    一个月前的录音里,没有。

    两个月前的录音里,也没有。

    那位老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诶,我记得我当时有录音,怎么找不到了?我应该有备注向梅。”

    对面的人一点都不惊讶她找不到了,因为这人总是丢三落四。

    他见人准备一直找下去,于是阻止道:“咱们公司有一个叫向梅的配音演员吗?”

    “不是咱们公司的。”

    “不是咱们公司的,你找来干嘛。”

    “她想来咱们公司应聘,是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太太,我这两天还在看她朋友圈在找配音工作。”

    老太太很喜欢发朋友圈,有上课的,有去听大学音乐大赛的,还有发传单挣钱的。

    她每次都看人家朋友圈解压。

    “等我五分钟,我有她的微信,让她发一个给我。”

    “这也太麻烦了。”

    “不麻烦,几分钟就能搞定。”她说道:“要不然你先去吃饭吧,我一会儿帮你发。”

    “成,那辛苦你了。”

    “老奶奶,我这边有一个很适合你的角色,需要你录一段音给我。”

    向梅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吃午饭,她都快忘了还有一家公司答应了她,如果有合适的角色就找她这回事了。

    “需要我说什么?”

    “等一下我发给你。”

    向梅等了一会儿,走到比较安静的地方,开始念那一段话。

    “今天,街道主任给我戴了大红花,拍着我的肩膀上说,杨攀峰同志,盼着你昂首挺胸,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勇攀高峰!”

    她有些惊讶,这是之前去看的那个电影里面的老人说的话。

    难道是给那部电影配音吗?

    她心里一下子充满了希望,赶紧录了音,发了过去。

    那头的人看到老人家发过来的是微信语音,有些头疼,但又想到对方是老人,估计不太会用软件录音发录音文件。

    于是她自己重新弄了一下,把微信语音弄成了录音文件,重新发给了另一头的秦导演。

    秦导演这边还在找。

    “要不然就用这一个吧?”副导演放了一段。

    “还可以,但是少了一点感觉。”

    导演也说不下来是什么感觉。

    “我把这些听完,看一下有没有更好的。”

    老年杨攀峰的配音可能不算特别重要,但她是一个伏笔,也是一个情绪点。

    这部电影很重要,她希望能够找到更适合的。

    她点开了新发来的文件,第一个,她就停下来了。

    音质并不好,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背景里学生在喊:“阿姨,给一份红烧肉。”

    可这种环境下,老人的声音传过来时,人依旧会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话上。

    她的声音不是那种科班练台词练出来的情绪饱满,而是一种很自然的表达。

    就好像是一个午后,被家里的老人拉着,听老人说起了过去的事情。

    “找到了。”

    他看了看前面的名字,向梅。

    向梅发了那段录音,她心里又有了期待,就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那颗已经75岁的心脏依旧有力地跳动着,日复一天日复一日地等待结果。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焦虑。

    向兰并不知道她参加了配音公司的面试,向梅想着,等后面有了结果再看,如果结果没通过就不说了。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看对方有没有给自己回消息。

    但也还是比年轻的时候好太多了,年轻的时候她距离电影公司太远了,她的思绪都飞不到电影公司,只能盲目地等着。

    这一次她有对方的微信号,只要出结果,对方能够在几分钟之内通知自己。

    怎么这么多天都还没有通知?

    向梅也会有不自信,会不会吐字归音不够好?没有通过,毕竟其他人都已经工作那么多年了。

    一周后的一个很普通的早上,向梅和往常一样起床,出去散步,买菜,刚进门,她把钥匙放在桌子上,胸口挂着的手机响了一下。

    向梅有种很奇怪的预感,可能是配音公司那边发来的消息。

    她打开一看。

    “您什么时候过来看一下合同?我跟你细说一下合同。”

    “您通过了。”

    1973年,她的配音没有后续。

    而这一次,有后续了,她终于能够知道得到了那个机会以后是什么样子了。

    向梅一个人去了配音公司,戴着老花眼镜研究了好一会儿合同,又拿到了剧本。

    她其实没怎么看懂,怎么就开头的老人不是后面的人了。

    但她没有说出来,而是准备自己回去多看几遍。

    到家以后,她看不进去剧本,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

    向兰正好发传单回来,见她这样,还以为她受了瑞瑞姥爷的刺激。

    向兰看到瑞瑞姥爷又在朋友圈里发了消息,说是今年多种点小菜,等到过年的时候,给小辈们多发点压岁钱。

    向兰知道妹妹是个好强的性格,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肯定很难过。

    她开口安慰道:“他就是那个性格,年轻的时候看着不多言不多语的,是个老实人,老了以后倒是跳起来了。”

    向梅压根没听她说什么,擡起头,道:“姐,我通过了,配音面试,我通过了。”

    “我知道。”向兰有些心疼,以为她还是再提45年前那个面试:“你把他那五千块钱拿出来花。”

    “不是。”向梅把合同拿了出来:“我现在通过了,我有配音工作了,还有公司!”

    向兰拿了过来,戴上了老花眼镜,一眼就看到了报酬:“800块钱?这么多!”

    “姐,你少看了一个零!”

    “八千?”向兰睁大了眼睛:“天王神啊,这么多钱!”

    向梅把这份合同拿了起来,合同迟到了四十五年,但好在,她还是拿到了。

    有向兰这个宣传员在,老家的人一下子都知道了向梅找到了配音工作不说,还特别挣钱。

    向兰在外面没有说具体有多少,但在家族群里说道:“你们姥姥现在了不起了,一开张就是八千块钱!”

    瑞瑞姥爷听得心脏病都要犯了,越想越觉得不可能,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八千块钱。

    向梅在群里纠正道:“大姐太夸张了。”

    瑞瑞姥爷正高兴,就看到向梅回复道:

    “哪有随随便便,我是认认真真地配音才有八千块钱。”

    瑞瑞姥爷看到她一下子就挣了这么多钱,他这下子也静不下心来几块钱几块钱地挣钱了。

    他心里憋着一口气,尤其是家里小辈偶尔说:“要是姥姥年轻的时候就出去配音了,现在咱们向家肯定大不一样。”

    虽然没说什么,可他听着刺耳。

    他干脆也搭车出去挣钱。

    但挣钱哪有那么容易,向梅在城里熬了几个月都挣不到钱。

    他出去没到半个月,遇到了电信诈骗,存了几年的钱全没了,还欠了网贷。

    还是瑞瑞她们开车把人接回来,又把他养在家里的鸭子全卖了,后代们都帮忙凑了一点钱,才勉强还上网贷。

    从那以后,瑞瑞觉得姥爷撑着身体的那口气就散了,头也低了下去,智能手机不用了,朋友圈也不发了。

    别人问什么,他也不回答,真的变成了别人说的那种不多言不多语的人了。

    彼时,向梅正在城里,电影虽然还没有上映,但她有机会看到成片,和其她工作人员一起。

    她的名字已经放在了老年杨攀峰的后面。

    “我的声音要出现在电影里了!”

    终于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