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少爷帮帮忙湛亮铁达尼亚田中芳树带发修行的和尚寄秋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万木春[1970]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年,卫生部发表了“关于县以下卫生基层要建立妇幼保健机构”的通知。

    今年开年,平城便建立了妇幼保健站,卫生所的所长兼任站长,分派了五名医务人员分管保健站,主要是负责培训新法接生和宣传妇女四期劳动保护。

    培训新法是卫生部交代下来的任务,保健站便让城里接生婆都来了保健站进行培训。

    培训还没结束,麻疹大流行了。

    卫生所那点职工,就算是每个人长9只手都忙不过来,卫生所所长正好也是保健站站长,大手一挥就让已经培训过的接生婆也投入照看麻疹病人。

    本来眼见平城里的情况在好转,但没有想到的是其他的区也开始出现病例,乡镇一旦出现了一个病例,在没有足够的防疫意识下,传播速度非常快。

    乡镇严重的病人都想着往城里送,如此一来,卫生所压力更大了。

    他们员工二十张病床,东拼西凑出来也就五十张病床。

    外面没有办法回家,也没有地方去的有一百多个病人。

    麻疹病人多数都是孩子。

    站长一边给西南卫生部发消息,请求快点派人支援,一边在平城找地方接收现在这些生病的孩子。

    唐国兴喝了两大碗中药,昏昏沉沉的,想要上厕所。

    “这是怎么了?”

    “奶奶我想上茅房。”

    这去哪儿找茅房?熊世珍带着孙女去了旁边的一个没有人的小巷子。

    “我在旁边给你守着。”,

    “不要。”

    刚读了书的孩子,懂了礼义廉耻,尤其是老师在班上说过好几次班上有些男娃在学校外面小便的事情。

    老师说只有没有开化的动物才会到处尿尿。

    “去啊!”

    “我不要。”

    唐国兴憋着,死活不肯在小巷子里上厕所。

    奶奶真的是恨得牙痒痒,又起身去问问哪儿有茅房。

    “等你病好了,你看我打不打你。”

    好在问了好些人,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茅房。

    唐国兴在茅房里就听到奶奶跟人赔笑:“我家这个犟拐拐就是这样,给你们添麻烦了。”

    唐国兴心里更加难受了。

    她想回家了,家里上茅房没有这么麻烦。

    而且镇上的人都是认识的人,去别人家上茅房也不麻烦。

    她有点不喜欢城里了。

    唐国兴从茅房里出来的时候,奶奶还在和其他病人聊天。

    她其实不是那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的人。

    相反,熊世珍是个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但现在她没有其他办法了。

    熊世珍在城里有认识的人,雨兰镇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有出息在城里有工作,而且还有唐国兴的姥姥家,她们也住得不算远。

    熊世珍都不愿意去,认识的人肯定还是抹不开面,愿意帮忙,可是大家家里都有孩子,真去了,把人家的孩子染上了病,那可怎么办?

    她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她就想着在卫生所这里找个同样也生病的人家,花点钱去人家家里住几天,而且都有病人,也能有个照应。

    “你孩子多大了?你们家是在平城吧?”

    “五岁了。”

    “你们家离得远不远?”

    “不远。”

    “我们是雨兰镇过来的,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们说还要再观察两天。”

    一生要强,从不麻烦别人的老人家开口说这话的时候很不熟练。

    如果对方愿意跟她搭话,她就继续往下说。

    一般情况下,人家都会说:“那你得找个地方住才行。”

    其实这就是委婉地拒绝了,熊世珍也不扭着人家一定要去,再问下一个人。

    唐国兴在旁边听着,听着奶奶跟人说这些话,一般小孩子可能还不懂,但唐国兴八百个心眼子,一听就明白,她心里更加难过了。

    她开始后悔来城里了,反正在老家也是喝中药,来城里也是喝中药。

    还不如在家里喝中药,至少那个时候她可以睡在自己的床上,小春在外面墙上跟她说话,还能给她摘山上的野果。

    奶奶也不用找陌生人帮忙,她以前不喜欢奶奶总是板着脸,皱着眉头仿佛全世界都欠了她的米还了糠。

    可现在她才发现她更加不喜欢奶奶这样小心翼翼地赔着笑去求不认识的人。

    唐国兴开始想念家里了。

    唐国兴第一次体会到了老一辈经常说的那句话了。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奶奶一连问了好几个人,要么人家也不是城里的人,要么对方不愿意。

    毕竟唐国兴也病得不轻,要是出了事死在自己家里了,也不是小事。

    出于各种现实考虑,还真没有人愿意带这一老一小回家,哪怕奶奶说了她愿意给点钱。

    奶奶最后把孙女搂在怀里。

    唐国兴:“奶奶,我们回去吧,我不想待在这里了,反正回去也是喝中药。”

    熊世珍摇头,她这一刻一点都不像过去那个老太太,而是很坚持地说道:“你还小,不懂这个,我们老家的中药跟她这里的不一样,我去看了的,她们这个中药有用。”

    她说道:“我还问了一下其他人,她们说好多严重的都已经治好了。”

    虽然城里卫生所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好像没有她想象得那么厉害。

    可老人家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她只能选择相信这个卫生所。

    唐国兴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奶奶还会去问这些。

    奶奶安慰了孙女,又继续找地方住。

    这一次,奶奶不准备盲目地一个一个地问了,问了也白问,她开始观察这些人,找准了再问。

    这个时候,里面出来了一个女人,她拍了拍手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才说道:“乡镇过来的病人来我这里登记一下。”

    “乡镇过来的病人不能回去的,来我这里登记一下名字。”

    熊世珍皱了皱眉头,她这个年纪的人见识得多,听到这话的时候,有些担心对方会歧视乡镇来的人,在她漫长的生命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唐国兴经历的事没有那么多,立马就说道:“奶奶,我们要去登记。”

    熊世珍说道:“等一下,先看看她们去登记。”

    万一登记了,药变贵了或者不给乡镇发了,她就不去说了,这种亏可不能吃。

    唐国兴一听这话,有种不愧是她奶奶的感觉,她之前经常听人说她有很多个心眼,现在看看奶奶,她绝对是亲生的。

    “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你不要到处跑。”

    唐国兴:“……”她都这副样子了,还能到处跑吗?

    熊世珍把孙女放在这里,然后偷偷跟了过去。

    唐国兴就看到她奶奶特机灵,先是装作路过一样,从她们那里挤过去,然后人群中就有她奶奶的声音:“同志啊,你登记这个做什么?”

    她那八百个心眼的奶奶。

    医护人员擡起头,也没看到谁在问,她还是解释道:“乡镇过来的病人没办法回去,一直待在这里也不行,我们所长想了办法,让大家去学校住。”

    正好现在学校也没开学,把教室腾出来,让这些病人住进去,卫生所自己处理不了,但也得想办法,不可能真的完全等西南卫生部的消息。

    中学那边其实有床,但所长也没有征用,只是征用了教室,又让妇联和工会帮忙把教室收拾出来。

    奶奶一听心上一喜,这不是刚好瞌睡就有人送了枕头吗?

    她赶紧登记了,然后带着孙女和人群一起去学校。

    “先别急,那边还在收拾,今天都会有地方住。”

    教室不是住的地方,工会这边找了国有农场帮忙,拉了几大车子干稻草过来,铺在了教室的地上。

    城里几个大的组织又把过去办城乡交流活动时用的被子拿了出来,这就算是应付过去了。

    奶奶到的时候还给唐国兴找了一个靠黑板的位置。

    唐国兴躺下来的时候都觉得好神奇,怎么突然就有地方住了,而且还是住在学校里。

    城里的教室比她们乡下的大很多,黑板也不一样。

    唐国兴盯着看了一会儿,奶奶还见缝插针:“你好好学习,以后就来城里上学。”

    没一会儿就有人送熬好了的中药过来了。

    奶奶去外面给她端了一大碗回来,回来的时候直咋舌:“没有收钱。”

    “她们说住的地方也不要钱。”奶奶说起来有些高兴:“后面治疗可能也不会要钱了。”

    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打听来的消息,来了城里以后,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真正笑了出来。

    “她们说其他地方的医生也过来了。”

    唐国兴又有点喜欢城里了。

    跟她原本想的不一样,城里不是到处都是大车,城里并不是电影里的那个样子漂亮,也不是人人脸上都是笑,大家也没有坐在大车后面,唱着欢快听不懂的歌。

    城里的地上也没有像外国电影里那样堆着很多很多西瓜,她也没有看到很多自行车堆在一起。

    城里也没有外国电影里那么好看。

    可唐国兴心里都已经想好了,等回去了,要跟小春讲她住在城里的学校了!

    真好啊!

    作者有话说:

    保健站部分是引用的卫生部通知和要求。(不能删,跟后面剧情有关)这个保健站别看不起眼,初始就几个人,但她们靠坚持宣传培训新法接生,光是原型这个小城市,到1978年的时候,就培养了一万多个女赤脚医生,女赤脚医生在农村医疗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直接把婴儿死亡率从46%降到8.37%,很伟大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