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我在闹,你在笑折纸蚂蚁恍然如梦(梦回大清)-上部月下箫声帮夫娘子袁茵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戏明 > 第352章 划不下手

    王华这“不是很懂”的状态也没有持续很久,毕竟王守仁从小就爱到处跑,文哥儿更是才会说话就满长安街撒野,对于这种状况他已经很有经验了。

    王华小心地询问谢迁到底咋回事。

    是他大儿子在折腾,还是他三儿子在折腾?

    谢迁见王华一脸茫然,便知道文哥儿兄弟俩又把亲爹给瞒住了。

    他就说吧,玉不琢不成器,爹不打纯属自己找气!王华这个养孩子的态度,也是活该他儿子一个比一个难搞,像谢豆他们哪个敢给他来个先斩后奏?

    就是王华给惯出来的。

    想到王华还是自己未来亲家,谢迁就稍微给他透露了一下:你小儿子想去大西北浪,你大儿子也准备故地重游,他们的奏本现在已经送到朱祐樘面前去了。要是你这个当爹的实在不同意,可以马上去御前抢回来!

    王华:

    王华一路蓄力到傍晚下衙,直奔家里抄好竹鞭等着儿子回来。

    一看到王守仁回家就撵着他满院子跑,文哥儿在外头听见动静,知道他们约莫是东窗事发了,当场转身就走,径直跑去老丘家避难。

    他还跟丘濬描述了一下自己听到的动静,说那咻咻咻的挥鞭声怪吓人的。

    不是他不讲义气,而是担心他爹一个人要打两个儿子太累了,孔圣人不是说过嘛,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一个顶顶孝顺的好儿子,可不能让爹背负打伤儿子的恶名!

    丘溶:“"

    有你们这样的孝顺儿子,真是王华的好福气啊!

    文哥儿拿了本新书给老丘读完了,自觉已经躲过风头,才鬼鬼祟祟地溜回家。结果一到家就被他哥逮住!

    想他哥躲打多年,今儿一着不慎被他们亲爹逮着甩了几鞭子。

    为了逃避亲爹毒打,王守仁自告奋勇说要帮王华把他弟逮起来随便揍!

    文哥儿没想到他哥居然临场叛变,要给王华当爪牙。他被王守仁拎鸡仔似的拎去见王华,还很有些不敢置信,用控诉的眼神看向出卖亲弟的王守仁。

    王守仁对亲弟的谴责眼神视而不见,还一个劲地怂恿王华:“爹你快揍这小子,就跟刚才揍我一样狠狠地给他来几下!”

    这是自己挨了打,就想让弟弟也挨上一顿!

    文哥儿怂了吧唧地看向王华,生怕王华真的去找鞭子。

    他哥,太坏了!

    王华见文哥儿这模样,哪里还打得下手。

    要说几个孩子里头哪个孩子让他操心最多,那必然是文哥儿无疑了。

    虽然大儿子王守仁也能折腾,可王守仁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跟着他祖父生活,到十一二岁才跟着他祖父赴京。

    在那之前父子俩真正朝夕相处的日子估摸着也就一两年而已。

    至于守俭和两个小的,他们平时都不爱来他眼前晃悠,他也就得空时会考校一下他们的读书进度,忙起来恐怕连见面次数都屈指可数。

    所以这么多个孩子之中,文哥儿才算是正常长在他眼皮底下、经常弄得他又好气又好笑的娃。

    王老爷子会偏心自己亲自养大的长孙,他自然也免不了偏心文哥儿。

    王华无奈地说道:“行了,都别在这里闹腾了。”

    文哥儿一听王华这语气,知道自己又躲过一打了,开心地挣开他哥的钳制一脸得意地看着他。

    从怂头怂脑到得意洋洋,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

    王守仁颇为失望地道:“爹您怎么可以只打我不打文哥儿,您这可太偏——唔唔!!”他还要继续怂恿他爹痛揍儿子,就被跑到椅子上站得老高的文哥儿伸手把他的嘴用力捂死。

    王华看他们这么闹腾,没好气地把他们兄弟俩一起撵走了。

    等到兄弟俩脚底抹油,溜出书房,外头很快传来他们的交谈声——

    小的那个控诉:“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我没有你这样的哥哥!”

    大的那个辩驳:“这你就不懂了,我亲自把你抓过去,爹一看你那可怜样,肯定下不了手打你的!我这是为你好啊,你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王华走过去猛地打开窗。

    文哥儿:“………”

    王守仁:“………”

    王华见两小子瞬间闭嘴,语气淡淡地问他们:“你们这么能说,想好怎么跟你们祖母和母亲讲了吗?”他又看了眼王守仁,“还有你,成婚这么久了夫妻俩也没个动静,还一天到晚想往外跑,就不怕你岳父夜里给你托梦?”

    王守仁十七岁成的婚,如今都过去七八年了,两人都没生个娃,很难不怀疑是因为王守仁这家伙太不着调,老忘记自己已经是个成了家的人!

    听见他哥被亲爹催生娃,文哥儿在边上幸灾乐祸。

    先被催婚再被催生,自古以来就是年轻人的共同命运!

    知晓他们刚才的对话都被王华听了去,文哥儿兄弟俩都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决定分头去跟赵氏他们聊聊出行的事。

    虽然出行的事还没正式敲定下来,但他爹没忍住追着儿子揍,赵氏她们肯定是瞒不过去的了,还是赶早坦白为好!

    文哥儿径直去找赵氏聊天。

    赵氏从听说王华下衙回来后在发脾气就有些心神不宁。

    听文哥儿小心翼翼地说起接下来的出行计划,赵氏想说“不去行吗”,看到文哥儿期待无比的眼神又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早在文哥儿小时候展露过人天分的时候,她便知道自己生了个了不得的儿子。

    他可能不会像寻常孩子那样时刻待在父母一抬眼就能看见的地方。

    他可能注定不会只属于她这个当娘的,甚至不会只属于他们王家。

    赵氏伸出手轻抚着文哥儿发顶,关心地追问:“什么时候出发?能带多少东西?还是只带金生吗?”

    文哥儿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始游说,赵氏就已经直接问起出发日期了。他一下子高兴起来,开开心心地跟赵氏分享具体安排:“现在还没确定下来,要是朝廷同意的话可能过完元宵就得出发,要不然赶不上今年的试种。”

    提到这次谋划已久的西北之行,文哥儿一双眼睛熠熠发亮,显然非常期待能够出去看看。

    文哥儿这边坦白得很顺利,晚饭前见到他哥后还关心了一番,问他哥跟嫂嫂商量得怎么样了。

    王守仁言之凿凿地说道:“我一开口,你嫂子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文哥儿有些狐疑地打量了他哥一会,指着他右边耳朵问道:“我怎么感觉哥你右耳红得不太正常?”眼看王守俭从另一边走过来了,他还拉着王守俭一起观察他们大哥的红耳朵,“二哥你看,我说得没错吧,大哥他右耳红通通的!”

    王守俭突然被拉入战场,有点儿茫然。他听了文哥儿的话后认真对着王守仁观察了一会,转头赞同了文哥儿的发现:“是的,左耳不红,右耳红。”

    王守仁恼羞成怒地道:“………你们懂什么,我这是热的,热的!”

    他堂堂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还会被老婆拧耳朵吗?!

    不可能的!!!

    文哥儿两人看着王守仁啧啧啧起来,什么叫心虚?像王守仁这样的就是心虚没错了!

    饭桌上王华让文哥儿兄弟俩自己给二老讲讲去西北的事。

    王守仁已经去过一次了,二老虽然也挺担心,但也没多震惊。相比于王守仁要出远门,二老还是更关心文哥儿受不受得了来回的奔波。

    王老爷子说道:“去西北可不比回江南,你真的能受得住?”

    文哥儿道:“受不住我就直接回来,不会逞强的!”

    见王华夫妻俩都没说什么,二老也只是念叨了几句,没有非拦着他们不让出去不可。

    只能说老王家养孩子心都是放得很宽的,一般人绝对做不到这种程度。

    只是入夜之后,赵氏她们不免辗转反侧,担忧文哥儿兄弟俩这次出去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朱祐樘第二天才看到那份来自詹事府的奏本。

    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听他儿子朱厚照念叨两天了,知道得比王华这个当爹的要更早一些。

    按照几位阁臣的意思,这个计划是很不错的,派兵部、户部、工部的人共同过去考察一下河西走廊很有必要,让庶吉士们出去长长见识也很有必要。

    要知道庶吉士如今可是被传为“储相”的存在,也就是说能被选为庶吉士的很多都是入阁预备役。

    事实上纵观这些年来的阁臣选拔标准,这种说法一点都没错,很少有人能不通过翰林院庶吉士这一途径入阁。

    像丘濬和王恕这些曾经在官场起起伏伏的家伙看起来不像翰林官,实际上他们早年也是入选过庶吉士的!

    没这个起点,你都没资格列入候选名单的。

    所以多锻炼锻炼这批庶吉士,对朝廷来说没有坏处。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他们这位三元及第的小神童年纪实在太小了。

    才十岁的小孩儿,谁舍得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徐溥他们递上来的票拟对这份名单态度十分含糊,甚至暗示朱祐樘可以选择划掉其中一些人。

    朱祐樘:“………”

    他很怀疑这些家伙是不是自己划不下手,才把最后决定权留给他。

    人小神童辛辛苦苦赶出来的计划,你嘴上说“计划写得非常好”结果回头就把人家的名字给划掉了,这种事谁干得出来?!

    交给司礼监的人来代批似乎也不太妥当。

    朱祐樘沉吟片刻,叫人去把朱厚照喊来。

    朱厚照听说他父皇找他,屁颠屁颠就跑到朱祐樘处理政务的地方。他早上上课就在文华殿上,离得老近了,上完课走几步就能找他父皇说话!

    朱祐樘招招手让朱厚照上前。

    等朱厚照一走近,朱祐樘便带着一脸慈父的微笑把他抱到膝上,并往他手里塞了支批红用的朱笔,嘴里还谆谆善诱:“你不是念叨了两天说不想你小先生出去玩吗?现在詹事府的奏本就在这里,你把他名字划掉他就去不了了。”

    突然得到批红权的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