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偷窥凌霜降医生杜明之苏绣旗袍小汗我是女生我怕谁郑允贞皎如心尖月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人文 > 中国农民城 > 第2章 江南垟的“猴子”

    1984年,对苍南的“猴子”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可是,慧黠而机敏的“猴子”有多少能嗅到这一气息呢?

    1

    她哭着愤恨地对老妈说:“你如果是后妈,我会记你一辈子!”

    1984年,对苍南的“猴子”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可是,慧黠而机敏的“猴子”有多少能嗅到这一气息呢?

    陈定模的远房侄女陈智慧就是“猴子”。她似乎是怀着对贫穷的不共戴天之仇降生的,赚钱勇猛、泼辣、玩命,也很智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陈家堡的“资本主义尾巴”像织布机吐出的土布——越割越长,整个村子一片“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

    陈智慧却罢织了,跑到镇上摆个摊绣花,干起“高级”活儿了。那时织布的天还没亮就开织,织到满天星斗,手脚麻溜的能赚两块多钱,差点儿的也就赚一块多点儿。阿慧两脚一上一下悠然地踏着缝纫机,机头嗒嗒嗒万马奔腾一般疯狂一天,她赚了二十多块,相当于十几个“织女”。

    陈智慧读初中一年级时,跟老爸说:“我不想再读了。”

    在陈家堡,像阿慧这样读到初中的女孩不算凤毛麟角,也是寥寥无几。陈家堡的女孩有的连学校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有的读两三年、三四年就辍学了。她们的父母对老师要求不高,能让他们的女儿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百八十常用字,能做加减乘除,老师也就及格了。孩子还没毕业,老师就先“毕业”了。

    陈家堡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在父母眼里供女孩读书不划算。陈家堡的女孩七八岁就做家务,择菜洗菜,哄孩子,十来岁要纺纱,十一二岁差不多就能“顶起半边天”了。父母哪肯让这样的女孩在学校“虚度光阴”?

    “阿慧,你还是读吧。”父亲说。

    陈定运不像村里那些糙糙的庄稼汉,他读过几年书,不仅识文断字,算盘也拨拉得出神入化,是生产大队的会计。陈家堡不通公路,不通电,也没有电话。谁家有要紧事儿,要跟在外边做生意的家人联系,只有跑到镇上去拍电报。电报费昂贵,一个字要三分钱,陈定运拟的电文言简意赅,经济实惠。这让贫穷落后的陈家堡与文化勾连起来,让读书人有了用武之地,得到意想不到的尊重。

    享受读书“红利”的人,自然就想让孩子多读书。可是,阿慧妈妈却不这样看,贫穷和苦难已压榨出她最后一滴泼辣与强干。家里七个孩子,十来口人,她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婚姻也是搭配,往往能干的要搭配个不能干的,或不能干的搭配一个能干的。夫妻都能干或都不能干的,不能说天下没有,但寥若晨星。像阿慧妈这么能干,阿慧爸无论怎么干都难以在这个山头打出一片天地,于是积极性大受挫伤,只好另辟蹊径,弘扬阿慧妈所不擅长的拨拉算盘、撰写电文,像那些担水、织布、种自留地之类的活儿都交给她去发扬光大了。

    可发扬光大的活儿实在太多,阿慧妈干不过来,只好让大女儿阿慧也发扬发扬。阿慧十多岁时就纺纱、织布、担水、碾米、放鸭,无所不能。老妈也不是反对她读书,只是给她设了一道坎——活儿干不完,其他什么都别想。

    有一年,家里养了一群鸭,让她和大弟弟去放。天下大雨,鸭子毛了,迈着八字脚到处乱跑,她在小船上往岸边赶,大弟弟在岸上往家里赶,历经千难万险,总算把那百八十只呱呱叫的鸭子一只不少地赶回了家。

    晚上,鸭子不再呱呱叫了,青蛙的叫声却不绝于耳。她和弟弟拎着煤油灯去荒野捉蛙喂鸭子。弟弟提灯照亮,她趴地上捉。那是没有水土污染的年代,是青蛙最好的年代,也是它们最不幸的年代。青蛙实在是太多了,这个鼓着腮帮叫着,那个快活地蹦跶着,捉不过来。青蛙前边跳,他们追着捉,捉着捉着就进入了一片土丘。前边的青蛙蹦几下,她的小手伸出扣住,正要把它抓起,突然僵住了,灯下出现一块棺材板。她毛骨悚然,大叫一声,起身就跑……

    阿慧每天要纺一篮梭子的纱。家里没有钟表,她一边纺纱,一边瞄着太阳还有多高,篮里还有多少梭子。一次,电影院演《三打白骨精》,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张电影票。看电影那天,她猛劲儿纺纱,一刻不停,纺啊纺啊。纺到电影要开映时,篮子里还有好几个梭子。看电影的人一拨接一拨地走了,老妈却说什么也不放她走。

    篮子终于空了,纱纺完了,她站起来拼命地往电影院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赶到电影院时,大门关上了,电影开映了,任她怎么也敲不开。她一边哭一边往家走,我怎么生在这么个家,摊上这么个老妈?她比周扒皮[9]还周扒皮。

    “你如果是后妈,我会记你一辈子!”她愤恨地对老妈说。

    “哎哟,这小孩子啊,你爸挣那点儿工分连口粮都领不回来。我们今天不拼命做,明天就没饭吃。你呀,你呀,你不知道,你妈有多不容易……”

    老妈是不容易,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天没亮就一个人去河边洗纱。对岸是一片坟茔地,望过去很瘆人,那流水声和洗纱声都让人惶惧。一次,老妈心一慌,脚一滑,掉进了河里,在水里扑腾好一阵子才抓到一块大石头爬上岸来。老妈像落汤鸡似的拎纱回家,换下衣服,转身就坐下织布。

    别人家的女人一天能织一匹布,老妈要织两匹,白天织一匹,晚上点着油灯再织一匹。阿慧的纱纺不出来,老妈就织不成布,家里靠卖布买米下锅,老妈不逼她怎行?老妈见阿慧哭得伤心,心疼了,后悔了,跑去给她买了张电影票,让她看了那个电影。

    家境不好,又赶上“文革”,阿慧的书读得别提有多么“业余”,时断时续,拖拖拉拉,十五岁才小学毕业。中学离家不远,可路不大好走,晴天步行半小时,雨天要多走十几分钟。阿慧不怕走路,怕的是活儿干不完老妈不让她上学。她每次上学都要连跑带颠,就这样还时常迟到。初一还没读完,她就不念了。

    “我读书,你要我干活儿、干活儿、干活儿!害得我书都没法读……”阿慧后悔了。

    “陈家堡的女孩有几个读书?我给你读到中学已经很不错了。”老妈说起来理直气壮。

    阿慧恨恨地想,我要做个城里人,不像老妈这样生那么多孩子;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不干织布纺纱这样的粗活,我要赚上等钱,将来让孩子过上等生活。

    老爸给了阿慧聪明的头脑,老妈教了她泼辣与搏命。她想像老爸那样赚钱,像老妈那么强干。老爸拨拉拨拉算盘,记记账,或来点儿“投机倒把”——在钱库低价收购布票、粮票,到温州、金华等地出手,钱就赚到了。他倒腾一次赚的远比老妈起早贪黑干几个月还多。

    十八岁那年,阿慧跟老妈说要学绣花。镇上有家药店,外边摆个绣花摊,绣好的鞋垫、小孩枕头和围兜挂了一墙。阿慧一去镇上就跑去看,绣得太洋气了,远山如黛、溪水潺潺、金鱼摆尾、柳丝拂动、牡丹绽放、水鸟游弋……

    阿慧想,我要会绣该有多好。学绣花要交学费,这难不住阿慧,在家纺纱织布七八年,攒下点儿私房钱。她要学的是机绣,要有台缝纫机。老妈就是老妈,尽管一百个不同意,最终还是借钱给她,让她买缝纫机。买缝纫机要凭缝纫机票,这难不住陈家堡人,村里有人在倒腾缝纫机,从福建福鼎给她搞了一台,花了一百二十元钱。

    2

    她睡着了,缝纫机还嗒嗒狂奔着,针突然穿透了她的手指……

    不知有多少往事或被似水岁月冲去,不见踪影;或被洇湿,留下一片模糊记忆。对陈智慧来说,1975年的那个凌晨却清晰如昨,钱库万籁俱寂,河畔的枝头挑起一弯残月,一盏油灯被浓浓的夜色裹紧,变得昏黄暗淡,生得小巧的阿慧上了那摇摇晃晃的小船。船上的人渐渐满了,船划动了,离开了码头。哗啦……哗啦……,断断续续的桨声像鱼似的从水里钻出,又钻回水里。

    学绣花后,阿慧早出晚归,风雨不误,师傅教的努力学,师傅没教的偷着学,她不仅跟师傅学,还跟师傅的师傅学。师傅大她十来岁,师傅的师傅大师傅十来岁,年近不惑,是镇上的老师,有文化,有品位,很受尊重。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阿慧却没被难住,鞋垫、围兜、蚊帐经她的手会游出一尾雍容富态的金鱼,绽放两朵梅花,飞入一两只水鸟儿……

    阿慧对色彩、线条、图案敏感,手又很巧,加之勤学苦练,绣花学了半年就出道了。她像师傅那样摆个绣花摊。摊位是跟店家租的,租金不多,每月才几块钱。她的摊一开张生意就好过了师傅。

    这活儿远没想象的高雅和“上等”,跟织布一样辛苦。盛夏,钱库像被塞进了烤箱,她嗒嗒嗒狂踏缝纫机,汗珠顺脸滚下,淹住眼睛,一滴滴落在缝纫机和绣布上;雨天,雨滴噼里啪啦打在遮雨布上,雨被风扫落在缝纫机和绣布上……

    阿慧渐渐由鞋垫、围兜转向了窗帘门帘、枕套被罩。她发现绣品市场有两大潜在需求,一是结婚用品,二是礼品,这两种活儿不仅要绣得好,还要绣得吉祥喜庆。阿慧在这件绣上龙凤呈祥,在那件绣上鸳鸯比翼,或绣松鹤延年,再绣上“天作之合”,或“金玉良缘”“白头偕老”和“寿比南山不老松”几个文字……绣品就像长出了腿,满街跑了。有的还没绣好就有人订下了。

    河风趁夜色撩着阿慧的刘海。对陈家堡和钱库的人来说,温州像天上的月亮遥不可及。有许多人守一村终老,不要说温州,连平阳县城,甚至鳌江镇都没去过。若不是在平阳县买不到的确良绣布,要不是姨妈嫁到了那边,阿慧也不会去温州。

    划水声像妈妈唱的催眠曲,单调乏味,催人入睡。早晨5点多钟,船到方岩下,像从梦中惊醒似的停在码头。这时,天已有点儿放亮,一船人顺着条石小道赶到去鳌江的码头。阿慧花一毛五分钱买支竹签,那是摆渡船票。渡过鳌江,太阳已从江面钻出来。她赶到客运站,坐上开往温州的客车。

    客车驶进温州已是掌灯时分。姨夫骑自行车赶到码头来接,把她驮到仓桥街的家。这就是乡下人向往的城市?这就是高不可攀的温州?破破烂烂的街道,破破烂烂的楼房,一家一户挤在像抽屉似的房间,里边横的是床,竖的也是床。厨房、厕所几家公用,该“方便”的地方一点儿也不方便。似乎城市的特点就是公用,什么都是。

    “你是平阳的?平阳还有像你这么漂亮的女孩?”

    城里人真会说话,姨妈家邻居的这句话说得阿慧心里甜甜的,美美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也许那句话让阿慧发现了城市的好。城市有电灯,夜晚万家灯火,一片辉煌,这是陈家堡没有的。不要说陈家堡,连钱库的夜晚都是漆黑的、死寂的。温州有柏油马路,钱库没有,马路上跑的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和自行车,马路两边的商店、饭店、学校、影剧院,钱库也没有。温州人穿得很洋气,哪怕劳动布工作服装,哪怕带补丁衣服也有形有样,哪像乡下人穿着粗粗拉拉的土布衣服,土里土气,窝里窝囊,像棉花包似的。

    姨妈领阿慧下一次馆子,给她点了一碗两毛五分钱的猪脏粉。阿慧吃一口,哇,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酥烂软糯的猪大肠,滑嫩可口的猪血,还有细细的米粉,配上鲜美的高汤和几段大蒜叶,太完美了,奢侈无比。

    在温州的小南门,阿慧把带去的粮票布票卖掉了,赚得百八十块。当时城里工人的月薪为三十元左右,百八十元相当于他们三个月的收入。粮票、布票是她挨家挨户收购来的,钱库有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去买布?乡下人穿的都是自家织的土布,发的布票有人给点钱也就卖掉了。这是阿慧第一次倒卖票证,却有种轻车熟路之感。

    “交通不便,人家没跑过,我们才有生意做。”采访时提起这事儿,阿慧说。

    赚这么多钱,阿慧到食品店买块蛋糕,先犒劳一下自己。三毛钱一块,半两粮票,蛋糕入口即化,好吃得没边没沿儿。还得说是城市,陈家堡和钱库哪里能享受到这种美味?

    听说有一位理发师在家里偷偷烫发。烫发是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不允许的。可是,无产阶级的阿慧太爱美了,爱得忘掉了阶级。晚上,她摸到理发师的家,两条大辫子咔嚓、咔嚓就剪掉了。等她出来时已是满脑袋翻腾的海浪。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烫过头的阿慧得有一件好衣服。她在街上扯了一块粉红色布料,在裁缝铺做了一件像旗袍似的带大襟的、琵琶式盘扣的蚕丝棉袄。穿上棉袄,抄起镜子照一下,里边冒出一个女孩儿,小圆脸儿,笑吟吟的,既新潮时尚又有古典美。这要是走在钱库的街上,准会有女孩说:“阿慧,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

    她要给她们的就是这个感觉。

    该买的都买了,钱花差不多了,她没急着回去。绣花生意除绣功精湛,还要讲究新潮时尚。时尚是液态的,流淌的,它像山涧的瀑布,自上而下,由大都市流到中小城市,再从中小城市流到县城和乡镇,末端就是陈家堡那样的村子。

    时尚犹如市场的菜蔬,早晨刚从地里摘下的黄瓜顶花带刺,挂着露珠;傍晚还没卖掉的就蔫头耷脑,无精打采,难以见人了。村里的时尚就像摘下好几天的黄瓜,顶花早已枯萎。阿慧想把刚流进温州的时尚直接引进钱库。她逛了仓桥街、广场路的绣花市场,又去了五马街,听说那儿有一家闻名遐迩的绣花店。

    开店的是一对夫妻,他们的绣品让人惊艳、震撼,爱不释手。没想到绣品还可以绣到这等境界!原以为钱库的绣品就像栖落枝头的孔雀,扇动一下翅膀就飞上云天,没想到它却是麻雀,变不成鹦鹉。人家那是白天鹅,哪怕浮在水面也那么雍容华贵。

    余下的日子,阿慧天天去五马街,去那家绣花店,去琢磨那对夫妻的绣花。

    “我要学刺绣。”回到陈家堡,阿慧对老妈说。

    那对夫妇绣的就是刺绣。

    “你不是绣得很好吗?”

    老妈疑惑地看着她,阿慧的绣花在钱库是数一数二的,怎么跑一趟温州就要重新开始了呢?

    “我不能挣眼前那点儿钱,只有绣得更好才有挣不完的钱。”

    阿慧学会刺绣后,她的绣品更走俏了。她带了一批又一批徒弟,最多时有十一个。她赚起钱来像老妈似的拼命,别人两天半绣一对枕套,她一天绣十对枕套;别人一天赚一块钱,她一天赚二十多块。最多的一天赚四十来块,比普通工人的月薪还多。

    赚得多,付出也多,她要起五更爬半夜。在昏暗的油灯下,她绣着绣着眼睛就睁不开了,脚还机械地一上一下踏着,缝纫机嗒嗒嗒地转着,手还在机台上忙活着,人却睡着了。蓦然一阵钻心之痛袭来,她睁开眼睛,见缝纫机针穿透手指,断在里边。她用牙把断针拔出来,这下好了,头脑清醒了,可以干下去了。

    哪个“猴子”没有一把辛酸泪?哪个出身底层的“人上人”不是靠“苦中苦”那碗酒垫底过来的?

    陈瑞星比阿慧小一岁,也是陈家堡人。读小学时,他跟阿慧一个学校。他的中学是在钱库读的。还差半年就初中毕业时,他却退学了,那年他刚十三岁。他有个小伙伴很早就学了手艺,他俩总在一起玩。三玩两玩,陈瑞星就把读书的心玩丢了,不想上学了。

    他父亲在福建做生意,回家的次数远比寄的钱少,一年只有三两次。父亲把家和儿子都扔给了母亲。陈瑞星兄弟姐妹六个,有两个姐姐,男孩中他是老大。母亲对孩子采取散养,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给他们充分自由。

    陈瑞星退学后在家待了两年,觉得有点儿无聊。十五岁去了福建,想跟父亲学做生意。到福建才知道父亲是个货郎,挑着货担在深山老林里的村庄转悠,卖点儿针头线脑什么的。当时,举国上下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投机倒把”,一旦被抓住,轻则罚款、进学习班,重则判刑坐牢。做生意的人比做贼还狼狈,像老鼠过街,东躲西藏,哪怕做“鸡毛换糖”[10]小生意的进村连拨浪鼓都不敢摇。进到城市就更难了,没有介绍信,住不了店,除了蹲票房子,就是蹲桥洞子。全国最宽松的就是福建,那里是前线,解放台湾比“割资本主义尾巴”更为重要。在福建山村,你就是挑着货郎担横着膀子晃荡都没人管。

    福建是钱库农民外出做生意的首选之地。那个年代,交通落后,钱库人步行几天就可以走到福建。龙港市陈家堡同乡会会长陈开平的父亲,就在那边做过“鸡毛换糖”生意。他挑着麦芽糖担子走乡串村,乡下孩子想吃糖,就把家里的鸭毛、鹅毛、鸡毛拿来换。陈开平的父亲把换来的鸡毛鸭毛鹅毛再倒卖出去,即便赚得很少,也比在家种地强许多。在陈家堡,“留守”男人会被人小觑,被认为不男人,没担当,比当下“吃软饭”的男人还让人瞧不起。

    父亲领着陈瑞星到福州进了一担货,坐车到德化的一个小镇下来,挑担上山,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卖。村与村之间近的要走一两个小时,远的两三个小时。越走海拔越高,越高村子就越稀少,还越来越小,有的七八户人家,有的两三户人家。父亲领他转一圈儿下来,正好是一周。

    下了山,父亲就把那副货郎担子交到陈瑞星的手上。从那以后,他就一个人单练了。山上只有羊肠小道,有的要在树丛穿行,担子得顺着。晴天还好,偶尔会遇到一两个上山的或下山的,可以聊聊天。遇到阴天下雨,连个人影都没有,孤寂得让人抓狂。一次,树丛中一阵让人恐慌的响动之后,钻出一头不知是什么的野兽,他被吓得号啕大哭,哭得伤心、可怜。他身高一米六七,看上去像成年人,可是才十五岁。他边哭边往前挑着走。在深山老林,哭是没用的,哭死也没人听见。那树,那草,那山涧,那石头听见了,既不会同情,也不会安慰。这时,他才知道父亲那钱赚得不易,知道家里有多么温馨,老妈的饭菜多么可口,待在家里多么享福。

    村庄终于从森林中冒出来,他像遇到救星,见到久别的亲人,那种喜悦没法形容。山里人古道热肠,像接待亲人似的请他吃饭,拿出平日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与他分享,跟他打听山外的事情。如果天黑,他们会留他过夜。山里人家住得宽敞,几乎每家都有空闲的房间。

    陈瑞星很感激,送他们一枚顶针、几根针或一匝线。他不是小气,山里人很穷,买的是几枚针、一匝线、几粒纽扣、一把梳子……他赚得很少,在山里转一圈才赚几块钱。

    陈瑞星干两年货郎就跑回家种地了。十九岁那年,他跟着同乡跑到江西上饶刮松脂精。松树夏天会溢出松脂精,松脂精经蒸馏可提取松节油和松香。他们那伙人把一个县的山都包了下来,每人分一片山林。陈瑞星分到的那片很大,跑一圈儿要一整天。山林大树本来就多,出松脂精也多,赚钱就多,他很开心。

    这活儿比货郎还苦,还孤寂,还难熬。天亮他就拎着砍刀钻进山林,一通狂砍,在每株松树上留下两道刀痕。不过,可以狂砍却不能随意,砍得好松脂精才会流出来,砍不好就等于白砍。砍好后,他还要在刀痕下边挂上一个竹筒,让松脂精流进筒里。好的两天能流一筒,差的要七八天。

    陈瑞星把一筒筒乳白色的松脂精收集起来,挑到十多公里外的收购点卖掉。森林里连条羊肠小道都没有,他要挑松脂精油行走于八十多公里的蒿草丛中。上午,他卖掉松脂精;下午赶回来,或砍树挂筒,或继续收集松脂精。

    他们5月份进山,8月回家,每人能赚千八百块钱。在当时,这已经很多了,城里的工人差不多要两年才能赚那么多钱。这差事他干两年就放弃了,实在太辛苦了。

    1981年,苍南出现“百万大军”揽业务,他们跑遍全国各地,陈瑞星去了湖南长沙。除了原子弹,他什么订单都接,接下后回苍南找厂子加工。陈瑞星主要承揽的是印刷业务,什么饭票、洗澡票、理发票什么的。他什么地方都跑过,连湖南省委大楼、省公安厅都进去过。

    离乡,便成了陈家堡“猴子”们的选择。陈智慧有了钱,在镇旁边的村子租了一间小屋,这样晚上就不回家了,可以多赚一个小时的钱。在镇上读中学的弟弟中午过来,她招待他一碗炒年糕,或几个菜包。他吃得香极了,对乡下孩子来说,哪里吃得上这种美味。平时,老妈给他带午饭,再给五分钱,让他中午买碟青菜。五分钱一碟的青菜哪有炒年糕和菜包好吃?

    “帮姐一个忙……”弟弟吃完了,阿慧拿出一块白布。

    布上描着老虎、斑马、小兔子、长颈鹿,她让弟弟放学回家把图剪下来。

    阿慧去温州见城里小孩的衣襟、衣兜、膝盖处都贴布后绣上各种小动物,既时尚又有童趣。她去书店买回一本绣花图案,用复写纸把图案复印描到布上,剪下贴到小孩衣服上,再绣上眼睛、鼻子、嘴和毛,大受欢迎。

    弟弟把布上的动物剪了下来,夹在书本里,板板正正地送过来。她给弟弟五毛钱,弟弟很开心,到姐姐这儿不仅有好吃的,还有钱赚。

    “你等一下放学回家时,到姐这儿来一下,把纱帮姐挑回去。”

    阿慧让弟弟把纱担回去,分给那些没钱买纱的农户,让他们织成格的或条纹的土布,她每匹布给他们一元五角加工费。布织好后,弟弟担回来,她销往河南等地,做成被子或衣服。后来,土布衣服和被子被淘汰了,她又把土布卖到佛山等地,做沙发的衬布。

    二十三岁那年,阿慧嫁到了钱库区芦浦镇。芦浦位于鳌江入海口,是座古镇。溯历史长河可至唐五代,吴越王在那屯过兵。阿慧的丈夫是芦浦乡下人,不过他当兵转业后分到了信用社,成了“公家人”,拥有了城镇户口。

    阿慧如愿以偿地嫁到了镇上。她进了芦浦鞭炮厂,那是全县效益最好的鞭炮厂,她在厂里做出纳员。芦浦靠海,海鲜充足。丈夫在信用社,在社会上有地位;她每月收入一百多块,很让人羡慕。

    幸福犹如西湖龙井,耐不住岁月的冲泡,渐渐变得寡淡乏味。不如意犹如海里的礁石,潮水一退就裸露出来。他家在乡下,镇上没有房子,他们暂住在信用社楼上的一间八平方米小屋。两夫妻住着还凑合,女儿一个接一个出生后,那房间就显得拥挤不堪,让人感到缺氧。

    看到前后左右的房子一幢幢拔地而起,盛夏二楼对面的一户人家坐在阳台纳凉,手摇蒲扇,好不惬意。阿慧睡不着觉了,她想在芦浦建一间楼下有店铺、楼上能住人的房子。于是,她又捡起了绣花。

    午休时,同事或休息一会儿,或打打扑克,她却头也不抬地忙着绣花。

    “阿慧啊,你这是赚几辈子钱哪?”同事开玩笑说。

    阿慧要在芦浦镇上建一幢自己的房子,急着赚钱。

    1982年,阿慧真就在芦浦的街上戳起一间楼房。她在一楼开家绣花店,让在老家的妹妹来看店,除卖绣品之外,还卖衣服和他们鞭炮厂生产的鞭炮。

    3

    他穿上灰色两面服[11]和皮鞋,扛着几匹土布去福州“淘金”了

    苍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湾基隆港仅一百二十海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苍南是中国海上走私最严重的地方,没有之一。农民跑到全国各地收购银圆,然后用银圆到海上跟台湾人易货。据陈开平说,他父亲在云南大理走私过银圆,父亲把银圆绑在两条腿上,在夜幕下翻山越岭,冒着跌下深渊的危险把银圆带回来。有一次,他们被执法人员发现,父亲丢下银圆就跑,那一刻才发现命比银圆值钱。可是,执法人员穷追不舍,最后父亲还是被抓住了。

    苍南走私最猖狂时,从台湾走私过来的东西摆在田间地头,有录音机、收音机、电子手表、服装、布匹,应有尽有,犹如广交会似的吸引全国各地的生意人过来选购……

    在陈家堡,陈长许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他生于读书人家,父亲读过国高,母亲读过两年中学。父母在平阳教书时,教过陈定模的哥哥陈定汉。不幸的是父亲英年早逝,扔下五个孩子,那年陈长许才六岁。

    陈长许是学完《鲁班学艺》那篇课文离开学校的,那是小学四年级。在兄弟姐妹中,他年纪最小,却胆子最大。在1958年到1960年那段饥饿年代,他居然敢把生产队的地瓜种子拿出来,给奶奶、叔叔、老师和同学吃。

    1966年,“文革”爆发了,有文化的或被革了命,或成了“臭老九”,被搞得灰溜溜的,陈长许这个在家里最没文化的发迹了,成为红卫兵头头,不仅每月可以领几十块津贴,还有衣服和各种各样的票证。这真是太癫狂了,那时陈家堡农民割一天稻谷才有三四毛钱好赚。

    但陈长许的好景不长,仅享受两年造反派头头的特权就出局了,回生产队去挣那汗珠掉地上摔八瓣才能拿到的三四毛钱。陈长许哪里受得了这个?他穿上灰色两面服和皮鞋,扛着几匹土布就去了福州。他这套行头还有旅行包里的中山装是“造反”的胜利果实,没想到在“投机倒把”时派上了用场。

    在福州,陈长许花四毛钱购了一张火车票,登上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的火车。他面朝窗外,见远处的树、村庄、耕牛和农民都围着自己转动着,感到新奇而舒适。他就这么一路看到永安。下车后,这位十八岁的“淘金者”径直去了东方红中路109号,那是堂姐的家。

    陈长许在永安做了几单土布生意,赚了点儿小钱就毅然决然地转了行。他在永安发现一个重大商机——那里黑市上的布票比平阳高出一倍还不止。怎么样将浙江布票倒卖到福建?原则上这是不可能的,布票是地方性票证,各省市之间不通用。福建人买浙江布票等于买张一指多宽的,连上厕所都用不上的废纸条。

    陈长许却偏要把浙江的布票倒卖到福建!把浙江布票倒卖到福建的先决条件是把浙江布票兑换成福建布票,浙江布票是兑换不了福建布票的,不仅他不能,平阳县革委会主任也不能,除非省革委会主任,要是能当上省革委会主任,谁还倒卖布票?

    他发现在福建有许多上海人,他们的父母或家人还在上海,他们每年都会回去探亲。上海人要回上海去买衣服,“乡下”[12]的衣服他们看不上。他们要回上海买衣服就要用上海的布票,福建的布票指定是不好用的。真是“曲径通幽处”,浙江布票在上海可用,这就意味浙江布票可兑换上海布票。

    陈长许跑回平阳,以每尺两三毛钱的价格收购了一大批浙江布票,去上海把它兑换成上海布票,然后再去到福建上海人比较集中的大型企业,跟那些上海人兑换成福建布票,最后以六毛多钱一尺卖给福建人。陈长许狠狠地赚了一笔。

    很快倒卖布票就让陈长许兴奋不起来了,这生意琐碎麻烦,布票要几尺几尺地收购,兑换也不那么容易,最后还要几尺几尺地卖掉。他转行倒卖缝纫机了,这生意暴利,足以让人发狂,一百一十八块进货,两百多块出手。那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几乎除了水之外什么都凭票供应,买缝纫机要缝纫机票,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可不像粮票布票,人人有份儿,没门子的人只能当分母,那些票让谁拿去了都不知道。福建人似乎特别钟爱缝纫机,尤其是在福鼎等地特别抢手。陈智慧学绣花用的缝纫机都是托村里人从福鼎买回来的。不过,帮忙的人很仁义,只收个本钱。

    倒卖缝纫机的风险可比布票大多了,陈长许要在大禹码头把一批缝纫机装上二十马力的木船,海运到福州,再从福州运到永安等地。他要挤在三五十人的船舱,在海上漂泊六七十个小时。一次他们“团伙作案”,四人倒卖一百台缝纫机。也许越干胆子越大,也许群体会让人的胆子变大、智商降低,就像木桶效应那样——短板决定一切,最愚蠢的人决定群体的效益。他们放弃了海运,改为陆运,货在浙江畅通无阻,在终点福建的福鼎被查获,这下可赔惨了,每人赔掉两三千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天文数字,农民辛辛苦苦地干一年也就挣两三百块。损失的那笔钱若靠陈长许种地,需要十年还得不吃不喝才能还上。何况陈长许做那笔生意的本金是挨家挨户借来的,要十分利,一百块每月要付十块利息,两三千块就要付两三百块利息,这陈长许哪里负担得起?

    陈长许没了退路,回陈家堡又借下一大笔高利贷,继续干。在福建三明市,他的缝纫机又被查扣了,说凭平阳县革命委员会的证明才能领回来。对农民来说,别说县革委会的证明,就是县革委会的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杨恩柱想自费跑业务,为一张介绍信大队开了三天会,要不是队长开会恼了,还拿不到啊。

    不过,这次却没难住陈长许,他学会了刻公章。每次外出他随身携带盖有各级行政机构公章的通知和公告,急需时将半透明的薄纸覆在上面,把公章临摹下来,翻过来贴在木板上就可以刻出一枚足以以假乱真的公章。有一年,公社想组织一批社员到郑州出民工,那边答应每人每天给一元五角五分,不过要跟县里签合同。县里偏偏不同意,这下公社坐蜡了,人都组织好了,社员们摩拳擦掌要去赚那一元五角五分钱。最后,公社干部没招了,只好去求陈长许。他给公社刻了一枚县革委会公章,公社革委会“代表”县革委会签下了合同。

    陈长许伪造了一份证明,盖上自己私刻的公章,把缝纫机取回卖掉。接着,他又去倒卖粮票。那年代粮食定量供应,男孩多的家庭都要到黑市买粮或买粮票。作为“讨饭县”[13]的陈家堡人最知道吃不上饭的滋味,他们纷纷跑到宁波等地收购粮票,倒卖到其他地方。

    粮食属国家统购统销物资,粮票是严禁倒卖的。倒卖成千上万斤粮票如被抓是要坐牢的,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陈长许怕路上被稽查抓住,便买了许多螃蟹,把盖揭开掏空,把成卷的粮票塞进去,将盖扣好。他每次去福建都要带几篓“螃蟹”。

    他做梦也没想到会在三明翻车。那里有支筑路队,按国家规定的粮食定量工人吃不饱,吃不饱饭就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于是,筑路队每月要从黑市买入大量粮票。陈长许跟他们谈好,三角八分一斤,四万斤粮票一万五千二百元,他能赚三千六百元。陈长许偏偏被抓住了,而且是在交易时。他被关押半年之久,如不是趁人不备逃掉,说不定被关到长绿毛。

    那几年,陈长许连栽几次。在大女儿一周岁时,他在永安卖掉一批粮票,以超低价钱买回一批铜。

    “我有八百多斤铜,你收不收?”他对一位收废品的瑞安人说。

    “六块一,你卖不卖?”

    “胡说,昨天还卖六块四呢!”

    “我看看可以吗?”

    “可以。”

    陈长许把瑞安人领回了家里。

    “八百斤太多了,我没那么多钱,收二三百斤行不行?”

    “不行,要收全收,不收拉倒。”

    “我一人吃不下,我问问其他人吧。”

    晚上,瑞安人回话,可以全部吃下,不过陈长许要送过去。

    次日一早,瑞安人就把钱送了过来。陈长许把铜装上了船,按照瑞安人说的地点划了过去。船靠岸时,突然窜出两条船,把陈长许夹住。原来瑞安人找人合伙买铜,却被对方报告给了县公安局。八百斤铜,价值五千一百二十元,这是大案,县公安局副局长亲自出马。

    陈长许又被戴上手铐,押到钱库派出所,关进一个房间。

    房间外边传来广播报时的声音:“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十点整。”

    “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十一点整。”

    每播报一次,陈长许的心都像手铐紧了一扣,汗流下来。那八百斤铜是赃货,他花两三元钱一斤从窃贼手里买下的,自己不过投机倒把而已,现在卷入了盗窃案,掉进河里也说不清了,弄不好要被重判。这还不是他最牵挂的,最牵挂的是那笔钱,瑞安人付的五千一百二十元还在柜子里,下午警察肯定会去家里搜查。

    在北京时间十二点整时,陈长许从扫帚上撅下一根竹枝,打开了手铐。爬到窗户,用脚把铁筋踹弯,钻出去。他跑回家把钱塞进皮包,搭船逃到金乡,辗转逃到福建,在外躲了半年多。警察追捕的情景不时出现在他的梦中,五十年后还梦到过一两次。后来,陈长许还倒卖过走私布匹,结果在江苏邳县被查扣。那次介绍信也不好使了,私刻公章也用不上了。

    改革开放后,到处都是阳光大道,陈长许成为苍南“十万购销大军”的一员,在全国各地跑印刷、徽章等业务。他去学校承揽校徽,两毛钱一个,在金乡找家作坊两分五制作出来;少先队的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标志,几分钱买来,五毛钱卖出去。

    侄儿从青海一家大企业承揽下四千多元钱的饭票业务。陈长许说,像他们那样的万人大厂起码要做一万元。陈长许又跑了过去,找到司务长:“你听我说,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才十八块八毛八分[14],而你要订制的饭票多是十斤的、五斤的、三斤的、二斤的、一斤的、半斤的,二两、一两、半两的太少了,还需要定做一批。你想他要是拿一斤的饭票去食堂卖一两油条,你要找他一张半斤的,还有两张二两,或四张一两的饭票。你们这么大的厂,每天有多少饭票丢失,有多少损坏,你都要算进去。”

    陈长许又从那家企业揽了七千多元业务。1980年时,他已积攒三万多元。

    4

    “他主动要跑业务,跑不来不要一分钱,你还不给他做?”

    阿慧学绣花那年,杨恩柱对大队书记说:“你给我一张介绍信,让我去订业务吧,订不着业务,路费我自己花;订到了,给我报销路费就行。”

    宜山区织再生布比最热的三伏天还热,不过这需要门路,一是能搞到原料——废布,二是能把织出来的再生布销出去。别的大队的销售员有本事,让农户赚到了钱,杨家宅生产大队的销售员不行,既搞不到原料,也卖不出布,搞得社员怨声载道。

    书记却没答应杨恩柱,说要开会商量商量再说。不是这事不行,是杨恩柱这人不行,他是“非产户”。

    “非产户”是温州“特产”,当地把家在农村的非农业生产人员的家庭称为“非产户”。“非产户”在生产劳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一是农业户壮劳力上一天工能挣十个工分,“非产户”顶多挣六个工分;二是农业户劳力一年能挣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个工分,“非产户”挣三百六十个工分就封顶了;农业户的口粮是生产队分的,“非产户”的口粮是按收购价买的。

    杨恩柱的父亲在中学当老师,杨恩柱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就成了“非产户”。他们兄妹小时候家境还好,父亲那三十多块钱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人。后来,母亲得了肺结核,开销越来越大,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了,时常靠地瓜丝和藕充饥。杨恩柱初一都没读下来,就回村去挣那三百六十个工分了。

    老妈有病,家里需要个媳妇,杨恩柱又是老大,他就匆匆忙忙成了家。有了老婆,杨恩柱还挣那三百六十个工分。不要说养孩子,连老婆都养不了。蜜月还没度完,他便参军去寻找出路了。

    三年后,杨恩柱转业回村,出路没找到,孩子出生了。这时,桥墩水库工地需要大量民工。队长说,去水库工地干一天活儿,可挣十个工分,额外再给半斤粮票和两毛钱的补贴。可是,报名的仍然寥寥无几。谁都知道桥墩水库是1958年开建的,1960年发生坍坝事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修水库那活儿不仅很苦很累,还有危险,谁都不愿意去。

    队长没辙了,看了一眼杨恩柱说,“非产户”去的话也可享受农业户的这种待遇。

    “我去!”杨恩柱当场举手报名。

    杨恩柱年轻力壮,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别人在工地干一天活累得像摊泥,他一边修水库,一边挑柴到山外去卖。在桥墩山里花一块钱能买一百斤柴,挑到几公里的山外能卖两块。

    1973年底,水库竣工,杨恩柱回村了,平等待遇取消了。听说小学缺老师,作为教师的后代,还读过一年初中的杨恩柱申请去教书。大队书记说:“你去可以,不过工资待遇只能跟女老师一样。”

    男民办教师月薪二十四块,女民办教师二十一块。这不是三块钱的问题,是歧视。

    “我去。二十一块就二十一块。”

    杨恩柱为了老婆孩子也得忍辱负重。那点工资自然难以养活老婆孩子,杨恩柱肯付辛苦,他家从不买柴,他从山上割的草、下湖捞的荷花藤就够烧了;他家还不买菜,实在没菜了,他就去湖边捞田螺。

    杨恩柱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机会。1975年暑假,他听说农户生产的再生布推销不出去,想到了江苏洪泽县。当年,他入伍三个月就当上了班副,半年扶正。“文革”初期,他被派往洪泽县“支农”“支左”,一个人负责四个生产大队。盘算一下,那边还有几个熟人,学校还有半个月才开学,为何不过去试试运气?他跟老婆说,这些年来被“非产户”搞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要是能帮生产大队跑到业务,也就赚回了面子。要是跑不到业务,那就当回部队看看战友,托他们帮忙买几条红金或飞马香烟,回来倒卖一下,路费也就出来了。

    大队为杨恩柱这件事儿连续开了三天会。第三天晚上,一位队长火了:“别的队织的再生布卖掉了,我们的卖不掉,社员意见越来越大。杨恩柱主动要求跑业务,跑不来业务不要队里出一分钱,你还不给他做?”

    另一个队长也支持让杨恩柱试试。书记只好同意给杨恩柱开介绍信了。

    临走前,杨恩柱把家里养的猪卖了。那头猪还不够一百二十斤,属于未成年,屠宰场拒收。他只好低价卖给了邻居。俗话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老婆怕他在外受憋,又跑娘家借了五块钱,塞到他的手里。

    杨恩柱到了洪泽县,四年过去了,那里变化却不大。他先跑到县土特产公司碰碰运气,管事儿的听说这小伙子在洪泽支过左,再看看他带去的样品还可以,问他:“你们能生产多少?我们要一批。”

    “文革”中物资匮乏,城里人布票不够用,一个个穿得补丁摞补丁,很是寒酸。再生布质量差,可是一不要布票,二价钱便宜。

    “我是农村生产大队的,没有产品的经营权,只能做来料加工。”杨恩柱喜出望外,实话实说。

    “你们的布我们可以要,原料我们没有。”对方为难地说。

    看来高兴得早了点儿,这生意谈不下去了。杨恩柱想了想,既然来了,那就在附近试试。他花九毛钱买张汽车票,坐车去了淮阴。淮阴地区土特产公司的答复跟洪泽差不多,让杨恩柱感到失望。

    “要不你到淮阴县土特产公司试试,他们也许有办法。”

    淮阴县土特产公司的负责人是位老革命,上山打过游击,脚负过伤,走路有点儿跛。

    听说杨恩柱当过兵,对他油然多了几分信任和亲热。杨恩柱把生产大队没经销权的事又讲了一遍,“老革命”听后二话没说就把会计叫了过来。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老革命”跟会计说明了情况,然后问道:“你看看,能不能在账面上把它做成来料加工?”

    “做是能做,不过有点儿麻烦。”会计说。

    “能做就好,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接着,“老革命”转过头对杨恩柱说:“我们订三万米!”

    杨恩柱有点像做梦似的不敢相信。合同签下后,杨恩柱一阵狂喜,三万米那就是一千五百匹布!他直奔邮局,给书记拍电报,让他们赶紧组织生产。

    杨恩柱又花九毛买张车票去了泗阳,这回车票钱是大队出的,站在售票处也就不用纠结了。在泗阳,杨恩柱又签下三万米。他们也没有废布、碎布,不过当地盛产棉花,可以给杨恩柱棉花。

    杨恩柱首战告捷,订出三千匹布!这在宜山区引起轰动,社员欢呼雀跃,织布机放声歌唱。

    杨恩柱一回来,乡亲们像迎接凯旋的英雄,大队给他报销了差旅费,还发了出差补贴。

    “订出了三千匹布?真的假的?”宜山区供销社主任听说后死活不敢信,跑过来确认。

    “真假你看看这合同,看看这上边的公章……”杨恩柱拿出合同给主任看。

    主任半信半疑地看看合同上写的阿拉伯数字,再看看鲜红的大印,摇了摇头,感到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学校开学了,杨恩柱夹着书本去上课,发现书记已派人顶替了他的“教职”。他成了大队的销售员,在矮檐下站了二十多年的杨恩柱终于抬起了头,可以享受农业户待遇了。不,他享受的是大队书记的待遇,一天十个工分,一年三千六百分,这正好是“非产户”的十倍!销售员奔波在外,每天还有一块五毛钱的出差补贴,这是书记所没有的。

    杨家宅的再生布几乎都销往了江苏,淮阴还把一部分销往山东和安徽。于是,有人顺藤摸瓜,找到杨恩柱,从他这直接订货。他的销售网越铺越大,辐射几个省,销售量不断攀升,每年销出数百万米。杨家宅的生产能力有限,供不应求时,他们就从邻村低价收购布,转手卖出,赚个差价。

    一次,船在江苏清江市卸下布,装上原材料要返航时,突然好几位警察和工商局执法人员赶到码头,把杨恩柱和船老大扣下了,押到公安局。

    “你老实交代!”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大喝一声。

    船老大立马就怂了,站那儿一个劲儿发抖。杨恩柱为人老实,从不惹事,想这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被抓起来连个探监的人都没有。

    “同志啊,这不是投机倒把,我们是生产队的。”杨恩柱从兜里掏出大队的介绍信。

    接着,他又把跟清江市土特产公司签合同的过程、合同内容说了一遍。

    “再不老实交代就把你抓起来!”也许杨恩柱说的跟举报的出入很大,惹火了副局长,他把手枪掏出来,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一见到枪,杨恩柱头脑一下就清醒了,不管怎么说他也当过三年兵,还被枪吓住?再说,自己没干违法的事儿,谁敢朝自己开枪?

    “我讲的都是实话,你不信可以给我们大队打电话,也可以跟你们土特产公司核实。我们是来料加工,双方有合同的。”他理直气壮地说。

    原来清江市土特产公司土布销量很大,成为杨恩柱的主顾之一。来往频繁,货船经常停泊在清江码头,一来二去,杨恩柱他们就跟码头上的人混熟了,有人托他们带点儿木头。杨家宅不产木头,不过宜山的木头便宜,杨恩柱买一些扔上船,捎过来送给了他们。大凡好事都不会人人有份,没得到好处的就有点儿眼红,到公安局和工商局举报杨恩柱投机倒把,而且数额巨大。

    事情本来不复杂,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后来杨恩柱还跟那位副局长成了朋友。

    再生布的命运犹如它的使用寿命,没几年就被淘汰出局了,杨家宅转产了,生产编织袋。织再生布那阵是集体生产,社员挣的是工分,到了织编织袋就变成各家各户自产自销,自负盈亏了。没有销售渠道的农户成了加工户,杨恩柱给他们提供原材料,让他们编织,付他们加工费。编织袋收上来后,他统一印制、打包,批发往江苏。

    一次,载着编织袋的卡车行驶在盘山道上,坐在司机和杨恩柱旁边的小女孩满眼惊奇地看着车窗外的山山水水、树木和村庄。女儿出生后,他一直奔波在外,没陪伴女儿成长。转眼她就要读小学了,他想领她出去玩玩,聊补多年亏欠。

    他上次是带老婆出来的。这些年来,老婆很辛苦,天没亮就起床,不论刮风下雨,都要赶到市场买线买纱。冬天下雪,去市场得经过几座桥,有的桥窄窄的,连护栏也没有,搞得她战战兢兢,甚至两腿发抖,生怕脚下一滑,掉到冰冷的河水里。有时,赶上手里没钱时,她还要找队长支付一点儿。她去得早,人家两口子还没起床。她只好站在外边等待,那个滋味儿不好受。老婆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那些年,她怀孕也没耽误干活,赶上交活儿时,黑天白天地织布。孩子哭了,只好让他哭,尿了屙了,她也没空给他换尿布。孩子大点了,饿了,她就给炒碗米线,没时间去买菜,她就炒鸡蛋当菜。杨恩柱是一个心里有数、懂得心疼老婆的男人,找机会就带老婆出来走走。

    这次卡车跑了三天到了连云港,把货交付了,杨恩柱就可以领女儿去游玩了。没想到对方却说编织袋质量不合格,拒绝接收。

    “爸爸,这个他们不要了,是吧?”七八岁的女儿问。

    “别着急,爸爸想法解决。”杨恩柱安慰女儿。

    他知道自己的编织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村民织得精心,有的毛糙。编织袋关键的是封线,有的封得马马虎虎,七扭八歪;有人还捣乱,故意不把封线封好。老婆很辛苦,每次她都要验收,尽管查出来也不能怎么样,乡里乡亲的,关系都不错,哪能为这点儿事翻脸?差个一星半点也就那样了,实在说不过去的就扣点儿加工费,让弟弟重新封一下。做生意么,总得讲点儿良心,不能把不合格的东西卖给人家。

    新疆有民歌唱道:“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杨恩柱的老婆没赶马车来,也没领着妹妹来,她带来的是弟弟。那年弟弟九岁。弟弟是孤儿,岳父母去世时,他才四岁。

    弟弟长大后,就跟杨恩柱老婆一起办厂,他们招集一群五六十岁的妇女,每人每月给五六十块工资。他家自产的编织袋是弟弟封的线,包也是他打的,他们的编织袋是不会不合格的。

    人老实不等于悟性差,杨恩柱感到这里有点事儿。这批货是上次带老婆来连云港时订的。在云台的一家化肥厂,他遇到一位当地人,也在那儿推销编织袋。

    “你是哪的?你的生产能力有多大?”

    杨恩柱出来时发现那人在厂门外等他。

    杨恩柱如实地介绍了自己那边的情况。

    “你能不能帮我加工一批?”

    这人到底是推销员还是采购员?杨恩柱被他搞得一头雾水。

    原来此人姓徐,是当地塑料厂的销售员,他们厂也生产编织袋,不过成本较高。他想从杨恩柱这订一批,再卖出去,赚点儿差价。

    杨恩柱想,有钱赚,卖谁还不是卖呢?也就答应了。

    杨恩柱做了几年销售,经历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他这些年本着一是诚实,不论跟谁做生意都要实话实说,不忽悠别人;二是老实本分,不干违法的事,不偷税漏税,这样也就没有大麻烦。现在看来因给老徐加工了这车编织袋,卷入了他们内部的矛盾。

    一天过去了,第二天上午那车编织袋还没卸下来。杨恩柱火了,去找了厂长。最后,他们不仅收了那车货,还给了司机误工赔偿。

    1980年,杨恩柱纳税七万元,这在苍南引起了轰动,还上了《浙江日报》。

    5

    老爸和哥哥是“猴子”,年仅十九岁的她也成了“猴子”

    陈定模到龙港时,杨小霞已经成了“猴子”,那年她才十九岁。按年龄说,她还是个小“猴子”,但按钱来说,她已相当于两个“猴子”——有两万元。

    杨小霞生在金乡,那是一座古镇,古称瀛洲,濒临东海,三面环山,山外环海,山海回环。传说三国时周瑜在那训练过水军。明洪武二十年置卫筑城,称金乡卫。初中毕业时,杨小霞鬼使神差的差两分没考上高中,梦想像流星从天空滑落。她最大的梦想就是风风光光地离开这片土地,这下没戏了。成绩不如她的同学选择了复读,她也动心了,毕竟考上高中就等于朝大学的门槛迈近了一步。

    妈妈这次却没惯着她:“唉,算了,女孩子读到这份上就可以了。”

    妈妈出生于大户人家,娘家也是大地主。妈妈上过学,识文断字。

    杨小霞从小就是乖乖女,听妈妈那么一说,也就放弃了复读,进了印刷厂,那年她只有十五岁。

    与其说那是印刷厂,还不如说是小作坊,没有厂房,在一户人家的外边搭个棚子,安装几台印刷机。厂里满打满算也就七八个人。厂子是哥哥跟朋友合股办的,员工都是朋友的老婆或亲戚。

    哥哥年长杨小霞十几岁,从小就不甘于贫穷,不甘于作为“地主家狗崽子”被人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地卑微活着。哥哥不断地折腾,做过糕点,卖过炒米。村里一遍又一遍地割他的“资本主义尾巴”,把面粉、白糖和食油没收,把他抓起来。他却像吴琼花[15]似的不屈不挠,只要放出来就继续干,最终挖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桶金。

    哥哥说服合伙人,让杨小霞当了出纳。厂子虽小,她的工资却不低,上一天班挣两块钱,晚上加个班挣一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有五六十块钱。当时城里的徒工每月只有十八块,二级工才三十块左右。

    杨小霞的出纳纯属闲职,多数时间既无出也无纳。她跟哥哥说,我要学门手艺。于是,她下到车间跟师傅学了丝网印刷。也许是心灵手巧,也许是用心,也许有天赋,杨小霞很快就掌握了套色技术。

    当时最难套色的是一种纸牌,上边的人头要套七种颜色,难度超高。金乡就数杨小霞套得好,套得精准。北门有条印刷街,金乡的印刷厂大都在那儿开店,或摆摊,接收业务。杨小霞在那儿小有名气,那些厂家遇到高难度套色就去请她。

    “妈妈,我如果不在厂里做的话,一天能挣三块,晚上加班到十点还有两块好赚。”

    “你还是在你哥哥厂里做吧,下班后到外边做。”

    第一个月,杨小霞赚了九十元的外快,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的是一起拿到的,有一百多块。她高兴得跟妈妈上街买了两个金戒指,母女一人一个。

    厂家发现请杨小霞支付的报酬高点儿却很划算,她做事认真,提前十五分钟上班,年轻手脚麻利,动作快,四小时别人印三千五百张,她印四千八百多张,而且她干的都是技术难度高的活儿。老板脑袋都很灵光,都会算这笔账,抢着请她的厂家越来越多,有的跑到她家门口来接,有的跑到厂门口去等。她也不挑,谁先请就跟谁走。

    厂家有时能请到,有时请不到,于是有的厂就想高薪聘她,有的想给她提成,有的要给她干股。杨小霞没抵挡住这一诱惑,离开了哥哥那个厂。

    杨小霞成了“猴子”,父亲也成了“猴子”。父亲“文革”时被划成地主,进过牛棚,挨过批斗,他的一个朋友也是“地主”。“文革”后的一天,两个“地主”在没有监督,不搞鬼鬼祟祟的情况下就接上了头。一个年轻时做过食糖和棉纱生意,另一个也很有经商头脑,俩人三句话不到就聊起了生意。

    朋友说,最近在回收PPT废料,能不能一起干?

    父亲一听就兴奋了,儿女都是搞印刷的,儿女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也是搞印刷的,他们印的棋牌、菜票用的都是PPT材料,切下来的边角废料都扔了。另外,他家有个大院,可以存放收上来的废料。

    两个“地主”终于有了比当年淘厕所更有用武之地的活儿。她的母亲也加入进去,父母起早贪黑地干起来,先是去厂家收,后是厂家送过来卖给父母,再后来金乡出现走街串巷收废品的,他们也将收上来的PPT废料卖给父母,他们家成了收购站。

    也许父亲有经商的天赋,也许他抓住了机遇,也许这是他的生命之树盛开的时机,被他使出浑身解数给抓住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PPT废料两吨三吨地往外运。钞票像秋天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进他的腰包,当杨小霞成为“猴子”时,他已拥有十几万元了。

    6

    给别人撒了许多“网”后,他想自己也来一“网”,结果网到一条来自远方的“鱼”

    1984年,均瑶三兄弟或在通往财富的蜿蜒崎岖的小道疾行,或站在起点上眺望。

    跟那些“猴子”相比他们还太年轻,甚至说太小了。老大王均瑶刚十八岁,到金乡打拼刚三四年;王均金十五岁,刚沿着大哥的脚步到了金乡,王均豪才十二岁,还在读书。

    谁也没想到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浙江首富,成为最大的“猴子”,包括他们自己。

    他们生长在金乡区大渔镇渔岙村,那里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村里有五百多户人家,两千多口人,靠打鱼为生。父亲为养活一家七口疲于奔命地劳作着,打鱼回来,连伸一下腰的时间都不给自己,转过身就上山打猪草。尽管如此,他们还时常饥寒交迫。

    在王均豪的记忆里,小时候一见白米饭两眼就会冒绿光。平时他们吃的是有霉的、腐烂的、被虫子盗空的红薯丝。每次煮前,妈妈都要用簸箕簸簸,把里边的泥土、虫子和虫卵簸出去。红薯羹煮好后有点儿像土豆泥,味儿却极其难闻,猪都不吃。没有下饭的菜,妈妈给他们哥仨每人一块糖。他们把糖放在嘴里嗍一下就拿出来,吃几口红薯羹,吃不下去时再把糖放嘴里嗍一下。一顿饭吃完了,那颗糖还剩半块,收起来留下顿饭嗍。

    父亲打来的海鲜只要能卖的都卖了,实在卖不掉的才自己吃。他们能吃的大多是钓螃蟹用的带鱼肉。那肉在海水中浸泡了十几个小时,味儿寡淡,有的被螃蟹吃掉了一半,但却是他们能吃到的最好的海鲜。除此之外,还有卖不掉的红壳蟹。

    他们三兄弟都是孩子王,分属不同年龄段。他们的爷爷是说书的,也许有这遗传基因,他们哥仨都很会讲故事,讲起薛仁贵征西什么的眉飞色舞,小伙伴都特爱听。有时,他们给小伙伴讲故事,小伙伴帮他们拔猪草。他们有一个姨妈在金乡,姨妈家的表哥是放电影的。王均瑶跟表哥去放过一次电影,回来就在孩子中卖电影票,一分钱一张。他在几块玻璃片上画了一些小人儿或动物,用手电筒投到墙上,边讲边换片。

    有一天,他们哥仨发现渔船回港后,饭锅上留有锅巴。打鱼是个力气活儿,不能吃红薯丝,要吃米饭。渔民在船上煮饭火候掌握不好,锅底留有厚厚的锅巴,也许没空刮,随着饭锅便留在了船上。对吃红薯丝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们谁也没告诉。每当有渔船回港,他们哥仨就会溜上船,一艘接一艘地搜锅巴。锅巴不仅远比红薯丝好吃,还扛饿。不像红薯丝吃了不大一会儿,肚子又咕咕叫了。

    一天,他们在船上找到一瓶白糖,这犹如在沙漠发现一块金子,他们用闪着绿光的眼睛相互对视一下,这东西怎么处理?要不要拿回去?父亲告诫过他们:“做人要用巴掌摸摸胸口,要对得住良心。”这要是拿了,算不算对不住良心?这算捡还是算偷?

    “糖瓶子要是锁在柜里,把柜撬开拿走那算是偷,放在外边拿了,这不能算偷,算捡。”

    “糖瓶子在地上算捡,它在人家的船上,那还是算偷。”

    “糖瓶子在他的船上拿了算偷,那我们刮人家的锅巴不也算偷了?这不算偷,算捡!”

    最后,三兄弟达成了共识,这算捡不算偷。算捡那就可以分享,于是每人一口地吃了些。

    剩下的怎么办?这糖瓶子怎么拿回去?就算是捡的,要是给人看见也会被误认为是偷的。哥仨又讨论一番,最后决定找个桶,把糖瓶子放在桶底下,上面用沙子埋上抬回去。碰到人就说家里要炒蚕豆。村里人炒蚕豆都用沙子炒,先把沙子放进锅里炒热,再把蚕豆放进去,用沙子的热把蚕豆炒熟。

    糖瓶子拿回家怎么办?父母知道了会以为是偷的。把它藏起来,不让父母看见。夏天,一家人睡在地板上,在父母的眼皮底下这白糖怎么吃?他们找来两个凳子,在上边搭两根竹竿,把床单搭上去,他们钻进去,把糖瓶子拿出来,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地吃。忽然一阵海风把床单和竹竿刮到了地上,父母发现他们兄弟仨捧着个糖瓶子。

    “这是怎么回事?”父母把糖瓶子夺了过去。

    “在船上捡的。”

    “哪艘船?”

    “那么多船停在那儿,谁搞得清。”

    白糖被没收了,还好没惩罚他们。

    王均瑶小学没毕业就离开了村子,去金乡打工了。金乡的家庭作坊多如麻,有搞印刷的,还有制作标牌和徽章的。他们早期的推销模式是寄信,搞一本各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名录,按照上面地址撒网似的寄信和样品。

    王均瑶最初是帮人家写信封和寄信,他想自己为何不撒它一“网”,八分钱一张邮票,一分钱一个信封,撒一网要投百八十封信,要十块八块的。对王均瑶来说,这不是小钱,他知道不论做什么都要有成本。他撒了一网,竟收到一封回函,约他去重庆面谈。他既欢喜又纠结,重庆那么遥远,谈不成还要白搭几十块的路费,可要是谈成了呢,不就赚一把了?最后,他决定冒一次险,谈不成也没什么,他还没坐过汽车和火车,没去过城市,就当去玩一趟。

    王均瑶在重庆第一次揽回一笔生意,尝到做生意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