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路遥散文集路遥沧海Ⅴ凤歌娘子爱作怪裘梦匣剑凝霜云中岳草泽潜龙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人文 > 主角 > 第四十四章

    忆秦娥那几天,有点失眠。甚至还请人开了安眠药,让自己晚上能勉强睡那么几个小时。一醒来,她就想着宋雨的首演。几乎比自己演出还让她上心。孩子毕竟是第一次上大戏,让她担惊受怕的事太多了。自己初上台时,可是没少出漏洞笑话:不是没把头包好,将满头金簪银花,披散得台上台下到处都是;就是中途要上厕所,却没有任何时间,竟然尿在彩裤里。反正能想到的,她都为女儿想到了,几乎是一点一滴地在帮宋雨准备着。

    正式演出那天,剧场的第一次铃声响起时,她甚至都紧张得双腿突突打战。但她还是在不停地拍着宋雨的肩膀,让她别慌张。说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演员既要做到心中有人,又要目中无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演出水平,自自然然地发挥到极致。这是个半文半武的戏,对演员的体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她甚至在演出前,还给宋雨喝了温热的增强体能饮料。总之,凡过去忠、孝、仁、义四个老艺人,还有她舅、胡彩香和米兰老师能为她想到的,她都想到了。连他们没想到的,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也都想到了。她是要把闺女体体面面、漂漂亮亮地打扮“出嫁”了。

    演出的轰动效应,是省秦,甚至包括西京秦腔界所有人都没料到的,全喊叫“炸了锅了”。“炸锅”有两种炸法:一种是瞎得炸了锅了;一种是好得炸了锅了。《梨花雨》自然是好得“炸了锅了”。秦腔现在的演出,除了像忆秦娥这样的名角出场,一个戏,一般也就只能演那么两三场。而《梨花雨》的“演出月”,竟然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地步。媒体的报道是:“美得时尚”“美得惊艳”“美得令人窒息”。有多家媒体,已经在称宋雨为“小忆秦娥”了。

    可每当谢幕时,观众一浪一浪朝台前拥去,并大声呼唤着“小忆秦娥”时,站在最后一排的“老”忆秦娥,内心的失落感,又是难以言表的。尽管这个小忆秦娥就是她的女儿。

    忆秦娥不断听到观众各种评价:

    “省秦又有台柱子了。这娃绝对没麻达!”

    “这个宋雨不比忆秦娥差。先年轻么。现在讲颜值哩。”

    “忆秦娥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那化妆出来就是没有娃们好看么。你看这戏多好看的,再看都不厌烦么。”

    有的干脆说:“有了这帮娃们,忆秦娥恐怕就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如果秦腔都是这样鲜活好看的脸面,那还愁没有观众?我看比美国大片都过瘾哩,这都看的是真人么。”

    就连装台名人刁顺子都说:“有新把式了,看来忆秦娥这个老把式得退阵了。过去说,阵阵离不了穆桂英。我看这个宋雨,只怕是要成省秦阵阵离不了的新穆桂英了。”

    尤其让薛桂生,更让忆秦娥没想到的是,春节后,已经定好的十几个台口,有好几个都要换《梨花雨》。到底是冲好戏来的?还是冲“小忆秦娥”来的?还是冲“青春”“颜值”来的呢?

    忆秦娥傻眼了,她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更感到了一种几乎无法向人言说的羞辱感。

    又一天,团里开《梨花雨》座谈会。她坐在秦八娃旁边,一直看着秦八娃用铅笔,在一个纸烟盒上写着什么。无意间,她睄到了《忆秦娥》的字样,就拿过来要看。秦八娃说:“胡划拉了几句,还没改呢,别看。”但她硬是拉过来看了:

    忆秦娥·看小忆秦娥出道

    西风薄,

    夜摇碧树红花凋。

    红花凋,

    枝头又俏,

    艳艳桃夭。

    去年花旦鳌头鳌,

    斗移星转添新骄。

    添新骄,

    春来似早,

    一地寂寥。

    里面有些字,已涂改得看不清了,但忆秦娥还是大致蒙出了一些意思。

    秦八娃老师曾经为自己写过两首同样的词。而今天这首,已经不是在为她写了。似乎也不是为宋雨写的。而是为他自己的一种感觉和心情在写。那句“春来似早,一地寂寥”,其实完全不是今天座谈会的氛围。座谈会上,好多人已经把好词给宋雨用尽了。用得几乎都有些忽略她的存在了。好个“一地寂寥”,岂不是在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吗?

    但她还是在为自己的孩子高兴着,甚至几次都有点喜极而泣。

    也就在这时,她娘说过多次的“宋雨的秘密”,彻底暴露出来了。

    《梨花雨》公演几场后,忆秦娥就发现,宋雨每晚演出完,回来都很晚。宋雨的解释是,同学们想在一起高兴高兴。这种兴奋,她是能理解的。只要他们别玩得太晚就行。因为晚上休息不好,会影响嗓子。忆秦娥一辈子保证唱好戏的经验,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睡觉。只要有演出,她都要雷打不动地睡觉。可宋雨一连好多晚上,越回来越晚,她就有些疑心,害怕女演员一出名,被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盯上。这些人,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演员一旦没有定力,什么事情也都会发生的。何况宋雨还不到十八岁。年龄太小,她必须紧盯着。可还没等她发现问题,她娘已把事情的原原本本,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自打正月初六第一场演出起,宋雨的婆,还有她弟,还有她的亲生父母,就来剧场看戏了。戏演多少场,他们就看多少场。每晚看完戏,都要把宋雨叫回家去,大团圆地哭一场。

    一对已完全分离的夫妻,在各自的折腾中,又都先后解散了“二次混搭”。最终因宋雨这张“感情牌”,而在西京重合复婚。现在,房子也买下了;夫妻店式的羊肉泡馍馆也开张了;儿子也从乡下接来西京读高中了。只等有合适机会,哪怕请律师,打官司,也是要把亲闺女正式朝回领了。

    当娘把这一切告诉忆秦娥时,宋雨的婆,还有她妈、她爸,很快就提着厚礼,还有存折,到她家来,要跟她谈判了。

    他们要认这个孩子。

    当然,他们也承认忆秦娥是孩子的母亲。

    宋雨的婆,是摇晃着已年近九旬的帕金森综合征的头颅在说:“求求秦娥了,你是我们宋家的大恩人!但宋家既然有了团圆的这一天,还求你高抬贵手,让娃认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吧!”

    说着,老太太竟然颤颤巍巍地要给忆秦娥下跪了。

    忆秦娥被彻底击溃在沙发上了……

    〔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

    〔西京城的灯火已经暗淡下来。夜已经很深很深了。

    〔忆秦娥独自徘徊在古城墙上。

    〔低回的伴唱声隐隐传来:

    夜沉沉,风啸啸,

    漫天杨花作雪飘。

    一城躁动终单调,

    唯留春风当剪刀。

    忆秦娥(唱苦音“二六板”):

    谁将星月用云罩?

    谁让今夜风呼号?

    谁弄倩影城欲倒?

    谁舞痛楚败良宵?

    〔转苦音“二倒板”,接“慢板”:

    五十年风雨如注一棵草;

    五十年冷暖见惯无矜骄;

    五十年生离死别知多少;

    五十年真情常被一旦抛。

    〔转苦音“二六板”:

    十一岁泪眼婆娑离山坳;

    十二岁学戏皮肉遭藤条;

    十三岁强逼烧火去帮灶;

    十四岁魔掌险些使花凋;

    十五岁柴房苦练待破晓;

    十六岁一折焦赞打出梢;

    十七岁白蛇仙子一角挑;

    十八岁唱红北山领风骚。

    〔转苦音“双锤带板”:

    烧火丫头突显耀,

    更易风传近魔妖。

    调进西京愈玄奥,

    西湖一游成风标。

    誉满古都似珍宝,

    毁满三秦多腥臊。

    谨小慎微遭撕咬,

    百般龟缩仍惊涛。

    〔转四分之一“散板”。唱“二六板”中的“二八板”“清板”“撂板”:

    几多次不想再上主角套,

    为罢演结婚早孕朝后逃。

    谁知道越逃角色越缠绕,

    四十年本本折折难拣挑。

    主角是聚光灯下一奇妙;

    主角是满台平庸一阶高;

    主角是一语定下乾坤貌;

    主角是手起刀落万鬼销;

    主角是生命长河一孤岛;

    主角是舞台生涯一浮漂;

    主角是一路斜坡走陡峭;

    主角是一生甘苦难号啕;

    占尽了风头听尽了好,

    捧够了鲜花也触尽礁。

    〔转快“二六板”:

    一生追求奇绝巧,

    日循舞台绕三遭。

    不懂世外咋喧闹,

    只愁戏里缺妙招。

    唱戏让我从羊肠小道走出山坳、走进堂庙,北方称奇、南方夸妙,漂洋过海、妖娆花俏,万人倾倒、一路笑傲;

    唱戏也让我失去心爱的羊羔、苦水浸泡、泪水洗淘、血肉自残、备受煎熬、成也撕咬、败也掷矛、功也刮削、过也吐槽、身心疲惫似枯蒿。

    〔转欢音“二六板”花彩腔:

    千般折磨抿嘴笑,

    唯有登台气自豪。

    谁知后浪冲天啸,

    百丈峰头打航标。

    〔转苦音“双锤带板”。再转“黄板”散唱:

    呕心沥血备花轿,

    嫁出去的闺女竟是已暗中修好的旧窠巢。

    因爱收留一孤小,

    是烧火丫头的命运让我寒霜惜冰雹。

    既然命运已改道,

    忆秦娥为何不能为人间真情架一桥?

    〔伴唱声再起:

    夜沉沉,风啸啸,

    残月破晓挂城梢。

    凄厉一声板胡哮,

    谁拉秦腔似哭号。

    〔忆秦娥伫立在箭楼上,静静听着那声十分凄绝的板胡苦音。

    〔似乎是从老城根下,传来了一个秦腔黑头的吼叫声,酷似老腔:

    人聚了,戏开了,

    几多把式唱来了。

    人去了,戏散了,

    悲欢离合都齐了。

    上场了,下场了,

    大幕开了又关了……

    〔忆秦娥眼含泪水,慢慢向城外走去。

    〔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