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红楼望月刘心武魔皇的卖艺妻艾林你看起来有点帅锦夏末剧院风情毛姆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网络 > 逐玉 > 第96章

    康城,中军帐内。

    斥侯从帐外匆匆步入,半跪于地抱拳道:“侯爷,今日康城城内反贼依旧死守城门不出!”

    坐于首位上的人一身玄衣,竟未着甲,身形挺拔俊瘦,修长白皙的指尖捏着一卷兵书,凤眸平静无波,对此情形似乎早有预料,只道:“继续攻城,打到反贼连城墙垛口处的人头数都填不满为止。”

    斥候很快领命下去。

    谢征扔开手中兵书,唤亲兵:“取我战甲来。”

    一旁的公孙鄞问:“你要前去叫阵?”

    谢征道:“康城残兵已不足为惧,只余随元青还是个隐患,如今城内军心溃散,本侯前去叫阵,不怕他不应。”

    公孙鄞自是懂其中利弊的,康城能打的就随元青一个,谢征这是想在离开前把随元青也解决了。

    攻城两日后再去叫阵,这无疑是把随元青放在火架上烤,他若应战,那么正中谢征下怀,可直接在战场上除去这个大患。

    他若不应,城内本就士气低迷的士气,只怕得愈发低下了-

    康城城楼下方,原本攻势正猛的燕州军中途停下后,城楼上的小卒们没能劫后余生地喘上一口气,便见下方的燕州军阵发生了变化。

    黑蚁一样的军阵分裂开来,让出一条可供两人并行的狭道。

    黄沙烟尘里,一人一马自狭道最后方徐徐走至阵前,肩头的麒麟肩吞在烈日下庄严又狰狞,玄色的披风拖曳在马背上,斜提一杆黑柄漆金盘龙纹的长戟。

    只这玄甲黑马,便已骇得城楼上的小卒们瞳孔骤缩,两股战战。

    看清那乌铁戟柄,刃口附近盘着龙纹的戟刀,更加确认了来人身份,城楼上的小卒们面色愈发惶惶。

    “乌金龙纹戟,是武安侯!”

    “武安侯亲自来了,康城今日必是守不住了!”

    寻常武将万不敢用有龙纹的兵器,那柄乌金龙纹长戟,乃武安侯当年夺回锦州,一雪十七年前割地之耻,皇帝龙颜大悦,亲自命数百名工匠冶造,赐予武安侯的。

    封侯时候赐爵武安侯,皇帝亦言:“得武侯如此,我大胤可安。”

    如今的朝野,但凡是个心高气傲的武将,都妄图同武安侯比个高下。

    但武安侯那一桩桩一件件的战功,也的确是他们穷极一生都攀越不过的高峰。

    城楼下方的战车上架起两排战鼓,浑厚的鼓声在空旷的战场上响起时,城楼上守城的小卒们都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险些连手中刀剑都拿不稳了。

    城墙垛口出搭着弓箭的小卒一双手也抖得跟鸡爪似的,弦上的箭哪还有个准头。

    战鼓声里,马背上的青年将军抬首往城楼上看来,极淡漠的一双凤眼,容颜俊美好似玉刻,单手提戟直指城楼,狂佞喊话:“随元青何在,出来受死!”

    城楼上的传令官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赶回去报信-

    康城被困才数日,但城主府已是一片愁云惨淡。

    都知道此番围了康城的乃武安侯,莫说底下的小卒们惧,便是城主府的下人们也知城破不过早晚的事。

    但怕归怕,没人敢议论战事,这些日子,府内已陆陆续续乱棍打死了好几个妄议康城很快就守不住的下人。

    从城门处赶回来的传令官一路急行,穿过深深庭院,终于被引到了随元青跟前。

    他单膝点地,几乎是颤着嗓音道:“世子,武安侯在城门前叫阵,让您出战。”

    临近入夏,日光有些晒人,书房窗前的竹帘打起一半,入门处日光灼灼,再往里,一丝日光也照晒不到,显出几分阴沉来。

    随元青散发跣足席地而坐,身前的矮几上乱糟糟堆放着书籍笔墨之类的东西。

    他先前落到谢征手中,受了不少罪,被救出来后,调养多日,身上的皮肉伤虽好了,整个人却清减了许多,眉宇间阴郁愈重,闻声只阴沉道:“不去,尔等继续死守城门就是。”

    传令官有些犹豫:“世子,城内将士们军心溃散,士气低迷,再这么下去,康城只怕要不攻而破了。您曾在崇州战场上大败过武安侯,您若出战,多少还能让将士们重振一番士气。”

    随元青冷笑:“本世子若真出战了,才是中了他谢征的计。他放着崇州不取,亲自来康城拿我,不就是急于要从朝廷党争中脱身?崇州一日不破,他便一日不敢入康城城门。”

    传令官无奈,只得退下了。

    书房内只余随元青一人后,他才突然愤怒大吼了一声,一把挥落矮几上的书籍卷轴,装着墨汁的砚台砸在地上,乌黑的墨汁泼洒在木质地板上。

    随元青两手撑着矮几,劲瘦的手背青筋凸起,苍白的下颚因死死咬着牙关而绷得极紧。

    曾几何时,超越谢征一直都是他的心魔,毕竟这么些年,他一直都是照着谢征的样子在活,学他学过的东西,练他练过的功法。

    崇州战场上初次交手,他以为他胜了,此后谢征便是他的手下败将。

    直至如今,他方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天真。

    他甚至有一种预感,他或许会死在谢征手上。

    这种预感像是心头蒙了一层雾霭,让他一日胜过一日阴沉,这些日子他都只把自己关在书房。

    他需要冷静,只要找到牵制谢征的点和他突然攻城目的,他总能找到应对之法的。

    随元青沉沉闭上眼。

    屋外有脚步声在哆哆嗦嗦地靠近。

    随元青掀开眸子时,少女受惊,吓得险些打翻了捧在手中的那一碟糕点。

    她抖着手把那一碟卖相精致的点心放在了矮几前,颤声道:“是我,表哥。”

    深闺里娇养出的女子,一张小脸只有巴掌大,肤质细腻如凝脂,杏子似的一双眼里,泪光点点,怯生生的,只让人想到雨打梨花四字。

    随元青眯了眯眸子,这是一种和他遇到的那只野猫全然不同的美,野猫性子大得很,会抓会挠,会咬人。

    眼前的女子,却像是一朵在雨露中颤巍巍绽放的娇花,只等人采撷。

    她太娇弱了些,仿佛旁人对她做什么都可以,而她也全然无力反抗,便是反抗,大抵也只是用那双水汪汪的眼望着欺辱她的人无声落泪。

    随元青抬手扼住她下颚的时候,她整个人都颤了颤,有些慌乱地抓起盘子里一块精致的糕点要喂给他吃:“母亲说……说表哥这些日子为了守住康城殚精竭虑,让厨房做了些点心,叫我拿过来。”

    随元青没张嘴,望着眼前这张娇美的容颜,漫不经心般问:“表妹抖得这般厉害,是在怕什么?”

    女子慌乱摇头。

    随元青松了钳制住她下颚的手,拿起她要喂给自己的那块糕点看了看,突然笑了笑,反喂去女子唇边,道:“我不喜甜食,还是表妹吃。”

    女子脸色顿时煞白了几分,只一味摇头:“我……我也不喜的。”

    随元青捏着糕点,垂首时嘴角依然还挂着笑,神情却极度阴翳,低声问:“为什么?”

    女子心性终是不敌他,很快崩溃大哭起来,道:“表哥你快逃吧,父亲听说武安侯亲自在城门前叫阵,怕城破后刘家被满门抄斩,才让厨房做了这有毒的点心,准备毒死你后割了你人头,拿去城门口献降。”

    随元青便咧了咧嘴,脸上笑容更大了些,他说:“这样啊。”

    言罢竟是直接从剑架上取了剑便出门去了。

    燕军攻城,城内主要兵力都在四大城门处,留守在城主府的不过数百家兵。

    女子以为随元青提了剑是要逃出府去了,手脚发软地走出书房,心中惶惶正不知怎么回去复命,却听得前厅一片鬼哭狼嚎的哭喊声。

    她心中一惊,挽在臂弯里的轻纱掉落在地也顾不上捡,拎着裙摆疾步往哭声来源处跑去,一进前厅,瞧见满屋子的死人,她险些没两眼一翻当场晕过去。

    看到自己父母都倒在血泊中时,她脱力跌坐在地,极致的悲伤和恐惧让她连哭都哭不出来,只有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许久才缓过这股劲儿,悲喊出声:“爹——娘——”

    她看恶鬼一般看向剑身上还滴落着粘稠鲜血,立在大厅中央的随元青,哽咽得不成调:“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我爹娘?以你的功夫,你能逃出去的,你逃出城主府不就好了……”

    随元青冷眼看着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去的娇弱女子,扯了扯唇角。

    他这个表妹,也不知是被养得太天真,还是纯粹太蠢。

    亦或者,刘家深知权贵们娶妻只会娶那等世家精心培养用来做宗妇的贵女,而收个美人,当然得温柔小意、心思单纯才好,所以才把家中女儿养成了这副柔弱可欺的模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前这个女子,也早早地就是个家族弃子了。

    可怜见地,她还替那随时打算把她当个玩意送人的父母哭成这副模样。

    他在她跟前半蹲下,用沾血的手碰了碰她的脸,反问她:“他们都要拿我人头去献降了,我为何不能杀他们?”

    刘婉儿雪腮上沾了他的血指印,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长睫煽动着,眼泪簌簌直掉,愈显娇弱可怜。

    她是极好看的,天底下的男人,怕是没人不会对这样的美人软下心肠来。

    但随元青不知怎地,忽然就想起樊长玉往他身上扎刀时那个冷漠又狠厉的眼神来。

    从前他也是喜欢刘婉儿这类美人的,乖巧,怜弱,像是一株藤蔓,离了树就只能枯死掉,所以只能竭尽全力地攀附着他。

    可这样的美人见得多了,他几乎想不起谁是谁的脸,一样的性子,一样的娇怜,身边多了谁少了谁,他都不一定记得。

    权贵们对这类美人,争的无非也是最貌美的那一个,但红颜总是易老的,不过三五年,又有新的、嫩得跟水葱一样的美人们重新进入权贵的视野。

    谁还记得前几年叫他们抢破头的那美人是何模样?

    一如青楼里的花魁,老了,便有新的人顶上来。

    见过了太多千篇一律的美人,反倒是那只会伤人的猫儿让他惦念难忘。

    随元青收回了手,看着伏在地上,因哭得悲怆,腰臀都跟着耸.动的女子,说:“你是个好孩子,同我说了实话,我不杀你。”

    他收了剑,起身行至门口,又停下脚步,侧过头道:“从此你便不是刘府的女儿了,躲去民间,自己好好活着。”

    刘婉儿怔怔看着随元青离去的背影,又看看屋内到死都没能瞑目的爹娘,十几年来从未遭逢过这样的变故,她此刻除了哭,脑子里只余一片对未知的惶恐和茫然。

    她甚至顾不得那人方才还杀了自己双亲,几乎是本能地攀着门爬起来,哭着扶墙去追:“表哥……”-

    正午的日头正烈,随元青太久没出过书房,走过垂花门时,他站住,眯了眯眼看向挂在天上的那轮圆日。

    强光让他眼前有一瞬像是失去了色彩,整个世界都暗了下来。

    他牵唇笑了笑,懒洋洋的,又似泰然接受了自己的宿命一般。

    这世间还有一种活法,叫做向死而生-

    燕州军在城门下方叫阵多时,都不见随元青出战,反而是等来了对方挂在城楼上的一道免战牌。

    下方的燕州军骂阵骂得愈发厉害,城楼上的崇州小卒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眼神甚至可以说是已有几分麻木,比起这样日复一日的攻城折磨,他们如今倒希望燕州军痛快些,一举拿下康城。

    谢征同公孙鄞回营后,公孙鄞气得狂扇手中折扇:“随元青那个缩头乌龟,当日在一线峡战场还敢狂妄同你叫阵,如今只敢夹起尾巴做人!真不害臊!”

    谢征道:“他未受激出战,定是明白我在此同他耗,是要等崇州先破。但今日之后,康城内反贼士气全无,军中若有生二心者,内乱又能让他们自个儿先头疼上一阵,短期内必不会再主动出击。”

    公孙鄞怒气一收,道:“行了行了,你这是要去崇州了不是?”

    他啧啧两声:“说好的三日后,这才两天半就坐不住了?”

    谢征只淡淡道:“本侯有些私事要处理,随元青已知我在此,不敢轻举妄动,我走后,你寻人假扮我留在帐内便是。”

    公孙鄞不由狐疑:“你去见她,不就是私事了?还有私事要处理?”

    谢征说:“我命人给她打了件兵器。”

    樊长玉上次同石虎交手,因没个趁手兵器,几乎被压着打的事他早听谢五说过。

    几乎是从山下下来时,他便已吩咐人去找铁匠打造兵刃,本是想给樊长玉一个惊喜,哪知她主意大,要从军去崇州战场。

    算算日子,那兵刃也该打好了,他此番去取了,正好可以给她送去。

    公孙鄞想起上次的自取其辱,这回只听了个话头,便立即道:“行了行了,你赶紧走吧!”

    帐外却有亲兵捧了卷起的信件进来:“侯爷,海东青送了信回来。”

    海东青被樊长玉带走了,海东青会突然送信回来,八成是樊长玉那边的消息。

    谢征抬手接过,一目三行看完,原本还和煦的神色,瞬间沉了下来,信纸被他扔进了焚重要信件用的炭盆里,冷声道:“备马!”

    公孙鄞心里顿时跟有只猫爪在挠似的,忙问:“怎么了?”

    但谢征压根没回答他,直接掀帘大步离去了。

    公孙鄞瞥见一旁炭盆里的信纸还没烧完,被风吹得飘落了出去,他没耐住好奇捡起来看了看。

    信纸虽已被炭火烧去了大半,但结尾处“李怀安对夫人心怀不轨”几字依然还清晰可见。

    公孙鄞“噗嗤”笑出了声,没忍住幸灾乐祸道:“谢九衡啊谢九衡,你这报应来得也太快了些!”-

    远在崇州的樊长玉,刚跟着操练的大军一起绕山跑了十几里地,底下兵卒们跟煮软的面条似的倒了一地,有兵卒发现前方有条河,跑得一身臭汗的的小卒们便又一骨碌爬起来,起哄去河边洗洗。

    天气越来越热了,樊长玉也出了不少汗,但她一个女儿家,这种时候还是多有不便,自然不能跟着下水去洗,便只在树荫处站着喝了几口水。

    之前她还觉着陶太傅直接帮她讨了个队正的头衔,其实也挺招摇的,等分了军帐,得知至少也得是个队正,才能有自己的独立军帐后,她又觉着陶太傅用心良苦。

    她去寻陶太傅道谢,陶太傅却说,若让她当个什长,九个人,除去谢五只剩八个,她闭着眼也能管过来。

    已经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再去学这样的东西,无疑浪费时间,所以才让她从队正做起。

    她得学会管理越来越多的人,现在是几十个,以后就是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上万个。

    人多了,她不可能每一个都亲自去管教,所以她要提拔能为自己所用的人。

    这就涉及到更复杂的东西——收拢人心。

    谢征从前就说过,樊长玉不擅长这个,她直来直去惯了,突然要考虑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东西,确实有些难为她。

    不过战场上,底层的小卒们先是求活命,才能求前途和钱财那些身外之物。

    这里的人心,相对言之,还算不得复杂。

    樊长玉如今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稚童,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地走着。

    她之前同郭百户比武,也算是因祸得福,在军中立了一次威,至少在郭百户手底下的这一百人里,无人再敢看轻她。

    她手底下的伍长、什长们,也对她敬重有加。

    谢五同她说,这些人里,或许有将来能成为她亲信的,或许一个也不能用。

    她得自己去琢磨能不能用,能用的,要怎么用;不能用,人已经在自己手底下了,又该怎么处置……

    樊长玉如今白天跟着操练,得闲还得去陶太傅那里研读兵书,晚上睡觉时不是在琢磨兵书里没看懂的地方,就是在想用人之道。

    但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往往想不到两息,她就能彻底睡死过去。

    这会儿的空闲里,樊长玉盯着自己手底下几个没去河边的人,又在开始琢磨挑选亲信的事,突然毫无征兆地连打了个喷嚏。

    谢五就守在樊长玉边上,见状忙问:“队正,您着凉了?”

    樊长玉摆摆手,道:“老话说打喷嚏‘一想二骂三念叨’,可能是宁娘在想我。”

    话落她就又打了一个喷嚏。

    樊长玉呆了呆。

    谢五想到自己让谢七寄回去的信,突然一阵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