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秘密使命之北美搏杀信周校园惊奇事件簿彭柳蓉欢乐奇侠李凉8090向前冲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公主的野望 > 第101章

    待姜大夫处理完梦觉身上的伤口,梦觉重新穿好袈裟,姬萦的下巴才得到自由。

    她重新看向梦觉,后者再次郑重地向着姜大夫和她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贫僧梦觉,多谢几位施主的援手。”

    “你是小书州人士?”姬萦走了过去。

    “贫僧虽在春州出生,但自小在小书州千仞山千佛洞长大,也算得上是小书州人士。”梦觉的目光从姬萦一行人身上划过,“看几位施主的武功、打扮均是不凡,莫非是朝廷派来的人?”

    从民妇口中得知,这名和尚应当很钦佩自己,再加上刚刚才目睹他舍生忘死,护卫难民的大义举动,姬萦拱了拱手,道:“我乃慕春节度使姬萦麾下的信武将军铁娘子,因节度使之命深入小书州探查。”

    “原来是慕春节度使的人,怪不得女施主武艺超群!”梦觉急切道,“节度使派施主前来小书州,可是有收复失地的打算?”

    “非也,是为了另一项任务。”看着梦觉失落的神情,姬萦又补充道,“不过,收复失地是节度使一直以来的夙愿,待她腾出手来,一定会将三蛮彻底驱逐出山海关,收复大夏所有失地!”

    听她如此肯定,梦觉心中有了希望,不禁重新振奋起来,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一声,用祈求的神色看着姬萦:

    “就在前方十里的小书城已经起义,义军虽然掌控了城中军政,但匈奴抽调了六万军队将城池包围,双方已僵持数天,义军首领蔡理群虽有义勇,但却不擅守城,贫僧斗胆,可否请求铁施主往小书城,襄助义军击退围城的匈奴?”

    来都来了,能帮的顺手帮帮也无妨。

    姬萦思考片刻,开口道:“你且说说小书城现在的战况。”

    梦觉大喜,四下张望后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下一座城池的雏形。

    “这里便是小书城,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西北方十里。”他在沙地上城池不远处做了一个标记,树枝又移回城池边,画下小书城的四个城门,以及象征敌军的波浪流动,“敌军主要集中在南城门外,我们可以走北门进入小书城。”

    “你对蔡理群有多少了解?”姬萦问。

    擅自插手别人的指挥权,无论在哪里都是大忌。她这次出来只带了几个人,若是帮助小书州城的起义会节外生枝耽搁她原本的任务,她就要重新考虑梦觉的请求了。

    “贫僧与蔡理群已有十年交情,贫僧理解铁施主的忧心,但贫僧可为蔡将军担保,他绝非是会为一己之私不顾大局的人。”

    梦觉神情恳切,姬萦决定信他一次。

    若那蔡理群不要她的帮忙,她再拍拍马屁股离开便是。

    她答应了梦觉的请求,让梦觉和水叔一起驾马车,其余人统统上马,继续朝着前方的小书城而去。

    姜大夫听说要去被围攻的城池帮忙,一盏茶时间里抚了八次胡须。但看见车内的徐夙隐平静依旧,他也不好意思露出内心的慌张,只好故作镇定地继续捋那一把长须。

    姬萦骑马走在马车身侧,对坐在辕木上的梦觉道:

    “大师既然常在小书州,定是对小书州十分了解了,可否帮我辨认一幅画的所在?”

    “贫僧不敢说十分了解,只是可以一试。不知是什么画呢?”梦觉疑惑道。

    姬萦从袖中掏出那张浮现在玉玺上的局部山水画,递给梦觉。

    “这是前朝画家张瑞的《小书州见雪》一角,我想知道这是哪里。”

    梦觉看着那幅画,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画上的风景……贫僧很确信见过。只不过,贫僧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真的吗?”姬萦精神一振,“你再好好想想。”

    梦觉绞尽脑汁盯着那幅画,许久后,仍未抓住那忽现的灵光。

    他面有愧色地把画纸递回,诚恳道:

    “抱歉……贫僧还是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见过这样的风景。”

    姬萦拿回画纸,按下失望,安慰着一脸愧色的梦觉:

    “没关系,大师什么时候想起来,一定要告诉我。”

    “一定。”梦觉严肃地点了点头。

    到了小书城外,姬萦等人绕过守城的匈奴,来到紧闭大门的北城门,守城的士兵迅速发觉了他们的存在,墙垛上的一把把长弓都已蓄势待发。

    梦觉一人下了马车,独自向城门走去。

    他独特的衣装,手中醒目的禅杖,还有头上的戒疤,都让人对他的身份一目了然。

    姬萦远远看着他挥舞手臂,似乎是在和城墙上的士兵说着什么,过了一会,一名将领模样的人出现在城墙上,两人交谈片刻,将领朝姬萦等人的方向望了一眼,脸上大喜过望,转身向城楼下走去。

    梦觉转过身来,朝姬萦他们招手。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了一条可供马车通过的缝隙,姬萦等人驱马前进。

    在城门下,姬萦看到了先前在城墙上的那名将领,他主动引着姬萦往里走去。待城门重新关上,姬萦翻身下马,后者终于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抱拳行礼,掷地有声道:

    “小书州皂班衙役蔡理群,见过铁娘子!蔡某代城中百姓谢铁娘子义薄云天,愿意襄助小书城!”

    “无需多礼,我是应梦觉大师的要求前来此处。待击退围城匈奴,我们还另有要事。”话先说在前头,明明白白告诉蔡理群她在小书州待不了多久,姬萦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地图在哪里?”

    “军议帐请!”蔡理群擡手相邀。

    姬萦本来没打算带徐夙隐,因为她承诺带他离开青州并非是为了自己的霸业,徐夙隐却主动下了马车,披上水叔展开的大氅后,朝他们走了过来。

    “……你想一个人去哪里?”他淡淡道。

    姬萦惊讶地望着他。

    因为他藏在大氅毛茸茸袖口里的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我以为你不想……”她怔怔道。

    看着她至今仍神色懵懂,徐夙隐不禁叹了口气,无奈道:

    “我既然自愿跟你走了,就不会再说什么不愿。”

    姬萦先是不解,后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他终于决定助她争夺帝位成就霸业!

    徐夙隐看着她乌黑明亮的眼睛,随着他的话语涌出一片亮晶晶的快活,她这般好懂,又这般可爱。无论她为什么瞒着自己,都一定有她的道理。徐夙隐心中不禁一软,唇畔也隐有笑意。

    厚重的毛料挡住了他们的互动,蔡理群只是略有疑惑地看着徐夙隐,不知这位清贵非凡的公子又是何人。

    徐夙隐松开姬萦的手,转身向蔡理群揖了揖手。

    “初次见面,在下慕春节度使麾下军师,尹逸世。”

    蔡理群恍然大悟,连忙又是一抱拳:“原来是节度使大人身边的军师!”

    姬萦二人被迎入军议帐,其他人便没什么事了。水叔和江无源尽忠尽职地守在军议帐外,仿佛两尊门神。

    姜大夫独自一人闲着无聊,不知不觉踱步到了伤兵营。他袖手旁观了一会,忍不住发表了三言两语,结果只有指导之意的他,就这么赶鸭子上架成了治疗伤兵的军医。

    梦觉则在帐外为已经牺牲的士兵念经超度,满脸悲伤。

    姬萦和徐夙隐来到小书城之后,原本僵持的战局很快动了起来。

    如梦觉担保的一样,蔡理群是个心胸宽广的豁达人士,毫无芥蒂地放手了指挥权。他原是小书城的皂班衙役,平时就多受百姓爱戴,小书城沦陷后,他一直在到处活动,组织民间反抗,直至本月,终于起义夺下了小书城。

    敌方指挥将领是三蛮中也叫得出名号的名将呼延觉罗,此人阴险狡诈,蔡理群能在呼延觉罗的手下坚持数日,已是出人预料。

    对此,蔡理群有些羞愧道:“实不相瞒,其实小书城能坚持到现在,并非我之功劳。而是每到危急时分,都会有一只信鸽带回密信,信纸上不是写着第二日呼延觉罗的行军安排,便是如何破解攻城阴谋。”

    “一开始,我也不敢冒然相信,但走投无路之后,不得不采取上面所说的办法。如此几回,才能坚守小书城到现在。”

    “这暗中相助的人可有透露自己身份?”姬萦好奇道。

    “未曾透露。”蔡理群一脸困惑,“至今我也不知对方身份。”

    这就有趣了,不知那名暗中襄助的神秘人究竟是谁,能够对呼延觉罗的军事安排了若指掌?

    是敌方的叛徒?还是我方的内应?

    三日时光如白驹过隙,徐夙隐深知匈奴擅长野战,马背之上无人能及,于是他另辟蹊径,利用城池的坚固与地利之便,设下了重重机关与伏击。

    第一日,当匈奴大军如潮水般涌来,企图以强攻破城之时,徐夙隐早已命人挖掘深沟,布下陷马坑,使敌骑无法保持冲锋之势。同时,城墙上箭雨如注,檑木礌石从天而降,将敌军攻势一一化解。

    第二日,徐夙隐遣出一支轻装快骑,由姬萦亲自率领,趁着夜色袭扰敌营,烧毁粮草,制造混乱。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令匈奴上下措手不及,原本井然有序的营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士兵们四散奔逃,自相践踏,军心大乱。

    第三日,匈奴重整旗鼓,准备发起总攻,小书城的大门却忽然大开,姬萦所率领的军中精锐手持长枪,身披重甲,如同一道黑色洪流冲出城门,直扑敌阵。

    根本没有想过守军敢出城迎战的呼延觉罗,被这出乎预料的举动打了个措手不及。姬萦一马当先,以雷霆之势突破敌军防线,与匈奴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血肉横飞的殊死搏斗。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弓箭手与投石机也开始了精准打击,将支援的匈奴骑兵一一击退。

    三日激战,城下堆满了匈奴攻城失败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

    终于,匈奴敲响了撤退的锣鼓。

    小书城上欢呼震天。

    当天晚上,蔡理群在衙门里设宴单独宴请姬萦一行人,陪同的还有身穿袈裟的梦觉。蔡理群单独在他面前摆了一份斋菜。

    酒过三巡,蔡理群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开口了。

    “铁将军,蔡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蔡某虽有心在山海关一带的失陷州城组织起义活动,但蔡某人低言轻,缺乏号召力。蔡某曾听人说起慕春节度使姬萦大义驰援竟州的事情,小书城也愿挂起慕春的旗帜,恳请姬将军的庇佑。铁将军回到慕春之后,可否向节度使禀明小书城的情况?”

    送上门的城池哪有不要的道理?

    更何况小书州位置重要,紧邻山海关,这片失地姬萦早晚是要收回来的,先让蔡理群在其中活动,于她并无害处。

    “蔡将军侠肝义胆,我焉有不应之理?”姬萦说,“待我返回慕春,一定会如实禀告节度使。”

    蔡理群大喜过望,连忙抱拳说道:“那就仰仗铁将军了!”

    姬萦正要说话,一名小兵慌慌张张地前来报信。

    “将、将军们!外面来了个人,说是信鸽的主人!”

    小书城官衙大门外,两座石狮子遥遥相对。月光如轻纱般洒落,银辉洒满整个青石板路,将四周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幽光之中。

    姬萦和众人接连走出官衙大门,都看见了门外头戴帷帽,背对而立的那个纤弱身影,她静静地站在一匹雪白的良驹旁,仿佛是从画卷中走出一般,带着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随着姬萦等人的脚步声响起,她转过身来,一袭素色的衣裙随着夜风飘逸,如同月下仙子,超凡脱俗。

    竟然是一别多时的冯知意!

    ……

    姬萦心弦震动,脱口而出:“冯姑娘!”

    冯知意的唇边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轻盈地福身一拜,声音如同春水般柔和:“知意见过大人。”

    岁月悠悠,自青州一别,时光荏苒已逾一年。冯知意的容颜依旧,但是眼神中仿佛无处凭依的那股孤单,却已经不在了。

    姬萦疾步上前,紧紧握住冯知意的手,喜悦与忧虑交织在心头:“自你离开后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信鸽的主人’是什么意思?这段时间暗中帮助小书州的神秘人就是你吗?”

    “说来话长,我也没有想过会在小书州遇见大人。”冯知意笑道。

    姬萦轻轻捏了冯知意的手一把,低声道:“我在这里的身份是铁娘子,徐夙隐是尹逸世。”

    冯知意颔首,嘴角的笑意更添几分深意:“知意心中有数。”

    二人并肩步入官衙,姬萦向蔡理群引见这位旧识。

    “这是我从前便认识的冯知意冯姑娘,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巧事,一直给我们送情报的竟然是老熟人。”

    蔡理群听闻是冯知意一直在给他们传递情报,连忙一脸恭敬之色的抱拳道:

    “原来是姑娘一直在帮助我们,在下蔡理群,替小书城中的所*有百姓感谢姑娘的大恩大德!”

    “这本就是我身为汉女所应该做的。”冯知意摇了摇头。

    蔡理群连忙将人请进内室,一同宴请。

    饭桌上,蔡理群忍不住好奇,问冯知意:“听说呼延觉罗两月前掳走一名汉人琴女,对她异常宠爱,不知……”

    “此人的确是我。”冯知意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蔡理群感慨万分,心中已脑补了一大篇孤苦艺伎被蛮夷所掳,受尽折磨的痛苦往事来。

    “原来姑娘是为了逃脱呼延觉罗魔爪,才想出这样的法子,不仅救了自己,也救了岌岌可危的小书州……”

    “将军这就说错了,”她说,“呼延觉罗两个月前能在福来客栈见到我,只因我在福来客栈等了他两个月。我若想走,呼延觉罗也留不住我。就像今夜这样。”

    “冯姑娘为什么要特意让蛮人掳走自己?”蔡理群大吃一惊。

    “国家兴难,匹妇有责。即便我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亦有力所能及之事。”冯知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让在座众人都为之一震的话语。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不知其中包含了多少冯知意的卧薪尝胆,舍生忘死。

    时人重之若命的清白,却被她以这般轻松的语气说出。

    蔡理群怔了片刻,肃然起敬,起身向着冯知意再次深深一拜——

    “姑娘深明大义,请受蔡某代城中百姓一拜!”

    碍着蔡理群在场,冯知意没有问她为什么会到小书州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姬萦没有追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走上这样一条路。

    待到酒足饭饱,蔡理群识趣地借口酒醉,结束了宴会。

    姬萦看向脸色嫣红,神色却无一丝醉态的冯知意,说:“去后院吹吹风?”

    冯知意嫣然一笑,右眼下方的泪痣动人心魄。

    “好。”

    姬萦将徐夙隐送回住处,嘱咐水叔盯着他吃药后,跟着冯知意走到了后院中。

    官衙背后只有一个小小的后院,又因疏忽打理,只有一片荒凉之景。好在夜风凉爽,正好吹散酒后的燥热。

    姬萦和冯知意走在廊下,姬萦迟疑着问出心中那个沉重的问题。

    “你会如此……是因为当初我说的那些话吗?”

    “大人口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

    姬萦说不出话来。

    “大人曾说过,女子亦可如男儿一般,去争、去抢。”冯知意说,“我初离开青州时,还不甚明了。但在我一路走来,看来,目睹了太多妻离子散,又听闻了许多大人的光辉事迹后,我渐渐萌生了想要像大人一样,虽为女子之身,却也可颠干倒坤的想法。”

    “我出生平凡,少年时又流落烟花之地,唯一擅长的,只有讨好男人和揣测人心。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情报乃是决定胜败的重要一环。我利用自身优势,潜入敌阵,获取情报,改变战局。包括小书州在内,我已改变了三次战争的结果,避免了上万人无家可归。”

    “我所做之事,或许和在青楼的时候没什么区别。但我相信,我现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冯知意定定地看着姬萦,神情中满是坚定。

    姬萦闻言,心中五味杂陈,既感佩冯知意的勇气与智慧,又心疼她一路走来的不易。

    “你……至少该写封信给我,或许我能帮上你的忙。”姬萦哑声道。

    “知意所求,非为借助大人之力,而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大人的助力。今日,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冯知意不再行女子的福身礼,而是揖手一拜,一字一句道:

    “民女冯知意,前生颠沛流离,浑浑噩噩。所幸曾在闹市之中,得大人援手相救,更蒙大人言语点拨,令我如梦初醒。从那时起,我便立誓,若有所长,必为大人效劳。如今,我已证明自己,愿以卑微之躯,为大人尽忠效力。”

    姬萦心中百感交集,她轻轻扶起冯知意,眼中满是温和与敬意。

    “像你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愿意投效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嫌弃呢?只是今后行事,务必与我商议,莫再独断独行。”

    她看着冯知意那看似柔弱无骨,实则坚韧无比的眼神,叹了好几口气。

    “你在敌营的时候,一定受了不少苦吧。身上有没有伤,要不要吃药?”

    冯知意轻轻一笑,眸光流转,既有喜又有忧,低垂的眼帘下藏着万千思绪。

    “大人且放心,忍心让知意挨饿受冻的男人,知意至今还未遇到过。”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戏谑,擡眸一瞥,连姬萦都被其风采所摄。

    见姬萦如此模样,她又噗嗤一笑,忽然恢复了些小女儿神采,笑道:

    “男人的心思,其实易于驾驭,只是大人尚未谙熟此道。”

    她怎么就尚未谙熟此道了?姬萦心生不服,她还亲了徐夙隐两回嘴呢!

    想起徐夙隐,她想起今天一日还没怎么和他亲近,一时心里痒痒,便提出了回屋休息。

    “大人先行,我在此处吹风解酒。”冯知意温婉应允。

    姬萦想着小书州刚平定,这里又是官衙,应当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便留下冯知意,自己往徐夙隐屋去,抽查此人有没有乖乖喝药去了。

    姬萦走后,冯知意在廊下楣子坐了下来,不冷不热道:“你护卫的主子走了,你还不走?”

    片刻之后,戴着木面具的江无源才从走廊阴影后走出。

    殿下去找徐夙隐去了,那里有水叔足够,他再大喇喇跟着有些不解风情。但是冯知意却不知道这一层关系,江无源下意识解释道:“她现在不需要我护卫。”

    “哦,看来你还是一个颇有自己主见的侍卫。”冯知意微笑着,眼中却含着一丝玩味。

    江无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你还站着这儿做什么?”冯知意问。

    江无源无话可答,他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还要傻傻站在这里,接受冯知意讽刺的目光洗刷。

    他垂眸欲走,冯知意却从楣子上站了起来,走至他面前,擡起头认真地看着他。

    夜风轻拂,冯知意的衣袂飘扬,两人的脚尖几乎碰到一起。

    “我当初说要嫁给你,是一时气话。即便你答应,我也是不会嫁的。”她盯着他在木面具下的两只眼睛说道。

    “……我知道。”江无源屏息凝神,沉声道。

    “你知道就好。”冯知意后退一步,再次审视地打量了江无源一眼。

    江无源的目光却被她眼角下方的黑痣所吸引,在她站至咫尺的距离前,他从未注意过,她眼角那一颗像是痣的东西,并非是痣。

    “这是……”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触摸那伤痕。

    她面色一凛,拦住他的手,质问道:“……你要做什么?”

    “抱歉……你的右边眼睛下方,那里不是泪痣吗?”江无源怔怔道。

    “不是。”冯知意平静了下呼吸,用风淡云轻的口吻道,“当初刚接客的时候,我因为言辞顶撞了客人,被客人用剪子威胁……我挣扎间刺到了眼睛下方。后来就留了一个疤,不过看上去更像是泪痣,反而使我变得更受欢迎了。”

    她神情平静,好像已经毫不在意。但她的视线却始终回避接触。

    江无源想象起她描述的那个画面,青楼女子接客多在十一二岁。她接客的时候,也只有那么小吗?因为言辞顶撞了客人,所以才遭剪子伤害,证明她从前也是个敢怒敢言、爱恨分明的小女孩。

    “你……你今年多少岁了?”江无源小心翼翼,忐忑地看着她,“家中可还有父母、兄弟?”

    冯知意的神情忽然变得尖锐、满是讥诮。她迎向江无源的眼睛,冷冷说道:

    “若是父母健在,我还会沦落烟花之地吗?”

    “对不起……”江无源连忙道歉,但冯知意已经转过身,朝前快步走去。

    他以为自己的无心之言彻底触怒了冯知意,不想,她中途停下了脚步,露着复杂的神情转头朝他看来。

    “……即便是气话,但我从前也不会随随便便说这样的气话。”

    “你真是一个怪人。”她说。

    未待江无源回应,冯知意便转过身,径自消失在长廊尽头。

    只留下江无源一人,怔怔回想着她留下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