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李敖回忆录李敖天坑鹰猎天下霸唱穆斯林的葬礼霍达不做千金女七巧

返回顶部

    第53章

    高平书院开学后不久,霍幼云便决定出海,之所以到现在才出发,主要是因为采购货物花费了很长时间。

    有云煦泽在背后提供资金支持,霍幼云准备了数十艘船的货物,基本上把陵州各郡能能买到的东西都买了,其中光是精盐便装了一艘船,要知道沙船的容量可是极其惊人的。

    差点掏空精盐工坊的库房。

    装着货物的沙船已经提前到南夷岛码头,乌白也带着两千青壮坐沙船提前去了南夷岛。

    明日在明面上出海的只有霍幼云和五百护卫,而祝云凌会带着一百亲兵提前进入船舱等待,不会在人前露面。

    在离开前,霍幼云特意来和云煦泽道别:“王爷可还有事吩咐?”

    云煦泽道:“粮食乃是重中之重,五娘子若是遇到高亩产的庄稼,务必把种子带回来。”

    手握南夷岛的大片良田,若是再加上高亩产的作物,云煦泽封地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粮食担忧。

    霍幼云道:“小女子自当谨记。”

    “坚石部落族长乌白会带领两千青壮随你一同出海,他是个聪明人,五娘子若有事可和他商议,南夷岛那边的首领大石也是心向王府之人,他勇猛善战,他带领的青壮皆是英勇之人,有他们保护,寻常海寇必然不敢招惹你们。”

    “王爷考虑周到,小女子必不辜负王爷的期待。”

    云煦泽颔首:“本王便等着五娘子凯旋归来。”

    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挺无情的,竟然派一个女子去执行那么危险的差事,可转念又觉得这想法不该有,霍幼云渴望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弱,定然不希望云煦泽觉得她不适合这个差事。

    思绪翻滚,云煦泽心情有些复杂,但霍幼云已经准备就绪,他不可能临阵换将,只能祈祷他们一切顺利。

    次日,霍幼云带着船队出发时,码头有不少百姓送行,那些人皆是五百护卫的家眷。

    因为霍幼云明面上和王府没有联系,云煦泽并未出面送行。他们离开时,他正在和章丰钊下棋。

    学了这么久的围棋,云煦泽觉得围棋也有凝神静气的功效,一旦开始对弈,他的眼中便只剩下棋子,混乱的思绪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局对弈结束,章丰钊道:“在王爷的带领下,高平和南夷岛皆是一片生机勃勃之像,这放在一年前,恐怕没人敢相信。”

    南夷岛还处于封闭状态,没有王府的允许,外人不能接近南夷岛。

    但高平可没有这个限制,外来的商队稍微一打听,便能知道高平在修路,同时还在开发多峰山。

    原本贫瘠落后的高平郡开始变得有活力,百姓们脸上已经没了往日麻木活着的神情,现在百姓们的选择很多。

    可以去南夷岛教各部落种地,也能接受王府雇佣去修路,还能去帮官府开采铁矿。

    自从陵越人全都移民到南夷岛后,开采铁矿的事便落到高平百姓身上,顿时解决了几百百姓的活计。

    整个高平境内,只剩下坚石部落那一支陵越人部落,他们在高平已经盖了房子,还在盐场有活计,都不愿意离开高平。

    坚石部落的族人因为在高平待得久,他们向往高平的一切,不自觉地模仿高平百姓的一言一行,如今仅靠外表,已经很难把他们和高平百姓区分。

    云煦泽想要的融合,坚石部落几乎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也正是因为和高平百姓相处得还算融洽,坚石部落才没有选择离开高平。

    比起和陵越人在一起,他们更希望成为高平人。

    云煦泽也知道坚石部落的变化,只是坚石部落终究只是陵越人中的异数,这种改变过程不能普及所有陵越人。

    “高平能有今日,本王要感谢先生的教导。”

    这并非云煦泽刻意恭维,章丰钊确实给了他很多帮助,他终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处理一些事情时手段稚嫩,多亏章丰钊在一旁提点。

    章丰钊抚须笑道:“王爷自谦了。”

    在他看来,云煦泽身为藩王,这将近一年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九成九的藩王,若是给他这一年的行为打分,章丰钊甚至给会他打满分。

    藩王的责任就是发展封地,爱护百姓,云煦泽已经做到了极点,他甚至还把封地扩大了几倍,这完全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南夷岛三郡的都尉人选,王爷可有决定?”

    按照永昭帝的旨意,南夷岛三郡每郡可以有两千郡兵,一共六千郡兵,云煦泽打算把六千郡兵招募满,不能浪费这么多名额。

    而且只有把六千郡兵招募完,关景彰才能带着王府亲兵返回高平,如今寿安坊只有几百亲兵护卫,人数太少了些。

    虽然郡兵的军官由比赛来决定,但都尉肯定是云煦泽亲自任命。

    云煦泽道:“本王有意让朱隆去南夷岛担任都尉,同时予他节制三郡郡兵之权。”

    也就意味着朱隆有资格调动六千郡兵。

    朱隆随云煦泽从洛京来到高平,一直尽忠职守,便是现在名声大噪的关景彰也是朱隆推荐给云煦泽的。

    哪怕关景彰如今已经是云煦泽手下威望最高的将领,朱隆也依旧是云煦泽最信重的心腹。

    因为正是有朱隆掌管高平郡兵,才能让高平保持安稳。

    “至于另外两个都尉,便从亲兵军侯中选择,此事交给朱隆即可。”

    如今担任军侯的大多数是跟随云煦泽来高平的老兵,朱隆对他们很熟悉,肯定知道谁适合担任都尉。

    章丰钊问道:“那高平的都尉呢?”

    当初为了把高平郡兵掌握在手中,云煦泽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当然不可能把高平都尉还给高平家族。

    在云煦泽心里表兄祝云凌是最好的接任人选,只可惜他出海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而高平都尉不可能长期空缺。

    云煦泽心中还没有适合的人选,道:“看朱隆有没有人推荐。”

    高平都尉还是挺重要的,有没有能力暂且放在一旁,忠心是必须的,且不能被高平家族拉拢。

    如此一来,高平都尉最好不要是高平人,那就只能从老兵里面选了。

    云煦泽突然觉得自己带来的一百亲兵今后可能都不够用。

    章丰钊道:“如果王爷不嫌弃,老夫可以为王爷举荐一人。”

    云煦泽听言来了兴趣:“能让先生举荐的定然非常人。”

    章丰钊道:“此人名叫荀沛祯,是老夫好友之孙,同样是出身寒门,他们祖上是武将,大郎自幼习武,及冠后便去安州参军,斩杀了数十胡人,也算英勇善战,只可惜他并非安州人,出身也不好,在军中并不受重视,上月便心灰意冷回了合昌郡。”

    “老夫前几日收到他的来信,希望老夫举荐他到合昌郡郡兵中任职,他在合昌郡恐怕也会被世家排挤,不如来高平。”

    “老夫对荀大郎了解不多,王爷可先考察他一番,不需要顾忌老夫。”

    云煦泽道:“那本王便先见见他。”

    反正目前也没有都尉人选,先见见荀沛祯也无妨,总归是个选择。

    章丰钊道:“那老夫便给大郎写信,让他尽快来高平拜见王爷。”

    章丰钊深知像荀沛祯这样的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在高平的机会要比在合昌郡大,并非是因为他是云煦泽的先生,只是因为云煦泽更看重人才,并不在意家世,甚至在云煦泽这里,寒门出身还是加分项

    云煦泽不懂武将,考察武将自然由武将考察更好。

    在荀沛祯来到王府后,云煦泽便把朱隆也召来。

    云煦泽先见了朱隆:“朱隆,南夷岛已经被朝廷划给本王当封地,朝廷把南夷岛分为零阳,承阳和兆阳三郡,本王有意任命你为零阳郡都尉,节制三郡郡兵。”

    朱隆当即拱手道:“卑职领命。”

    他本就是寡言之人,云煦泽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你去南夷岛后,高平都尉一职便会空缺,章翁给本王推荐了一人,你帮本王看看他合不合适?”

    “诺。”

    提前和朱隆说好,云煦泽才召见了荀沛祯,章丰钊并未在此。

    朱隆看到荀沛祯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人是标准的武将。

    目光锐利,皮肤黝黑,行走间带着一丝警惕,手掌时不时划过腰间原本佩戴武器的位置,这种习惯会让他在遇到危险时以最快的速度反击。

    朱隆听云煦泽说荀沛祯在安州边郡待过几年,怪不得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云煦泽本意想让朱隆和荀沛祯打一场,但朱隆拒绝了:“王爷,荀大郎学的都是杀人技,我们若是打斗他恐怕控制不住力度。”

    云煦泽听懂朱隆隐含的意思,惊了:“你打不过他?”

    朱隆可是所有亲兵中最厉害的一个。

    朱隆很坦然地点头:“卑职确实打不过他。”

    同为武将,朱隆能感受到荀沛祯身上的煞气,朱隆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磨练,在气势上不如荀沛祯。

    同样的,如果是生死决战,朱隆也没有那种一往无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这些他都不如荀沛祯。

    云煦泽看向荀沛祯,问道:“章翁举荐你为高平都尉,你认为都尉的职责是什么?”

    荀沛祯道:“保境安民!”

    云煦泽挑眉:“还有吗?”

    荀沛祯平静道:“荡平不公!”

    云煦泽大概明白荀沛祯在安州边郡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了,这人太正,又或者过于理想主义,世家能容下有能耐的人,却容不下有能耐又一身正气的人。

    不过云煦泽恰好需要这样的人。

    等南夷岛成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高平也会随之繁荣起来,到时候高平来往的世家肯定不少,作为高平郡兵的都尉就要守得住本心,不能畏惧于世家的势力。

    只是云煦泽需要知道荀沛祯的处事原则和分寸。

    “若是遇到不公,你当如何?”

    “按律移交官府处置。”

    仅这一句话,云煦泽便决定用荀沛祯,这人心怀正义,但不会意气用事,这就足够了。

    他就怕荀沛祯看到不平事,直接一剑杀了了事,那样会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云煦泽道:“你是章翁举荐之人,本王相信章翁的眼光,但高平都尉乃是要职,本王不能交给无能之人。从今日起,你暂代高平都尉一职,考察期三个月,若是合格,本王便正式任命你为高平都尉。”

    听到这话,荀沛祯眼神恍惚一瞬,神情罕见地有了变化:“王爷不再问些其他的?”

    “荀大郎觉得本王该问什么?”

    “都尉乃是六百石官职,王爷就这般轻易地任命?”

    “本王不是说了有三月考察期?”

    荀沛祯一时无言,他没想到事情就这么轻易地定下来。

    云煦泽含笑道:“荀大郎在安州的表现,本王已经知晓,本王觉得像荀大郎这般抵御胡人的有功之人,担任六百石的都尉绰绰有余。”

    荀沛祯神色舒缓,拱手道:“卑职谢王爷提拔之恩。”

    虽然在安州混得并不是多好,但那段经历确实是他的荣誉。

    云煦泽道:“这位是高平都尉朱隆,你们在这几日便把公务交接好。朱隆,六千郡兵需要你亲自去招募,本王会给你五百亲兵协助你训练郡兵。”

    “除去五百亲兵外,你可以在高平招募两千五百郡兵,剩下的去南夷岛招募,都尉以下的军官可以通过比武确定,但另外两个都尉人选则有本王决定。”

    “你回去好好想想哪两个人比较合适,然后报给本王。”

    “诺。”

    朱隆和荀沛祯一同应声,随后便离开了王府。

    云煦泽则去清云院见章丰钊。

    “先生给本王举荐的人很好,说话很坦率。”

    章丰钊叹气:“大郎年幼时便失去祖父和父亲,只和寡母相依为命,无人教他为人处世,这才会在安州屡屡碰壁。”

    不仅是不懂为人处世,还因为那爆棚的正义感。

    云煦泽暗自腹诽,但他对荀沛祯还算满意,道:“本王让他担任代都尉,只要在这三个月内尽忠职守,本王便正式任命他为高平都尉。”

    章丰钊对此自然不会有异议:“王爷决定便是。”

    云煦泽问道:“先生觉得本王应不应该把封地这段时间的种种举措上书告诉父皇?”

    永昭帝好歹把南夷岛给了他,云煦泽决定他可能会关心南夷岛的发展情况。

    章丰钊道:“藩王不需要向皇上禀报封地的情况,可王爷若是不介意,老夫建议王爷告诉皇上。”

    至于为什么?

    自然是加深和永昭帝之间的感情。

    作为一个小透明,在就藩前,原主和永昭帝几乎没什么感情,目前有数的温情,都是云煦泽几次书信和献礼换来的。

    而和永昭帝联络感情的好处,从这次南夷岛的归属就能看出来。

    云煦泽自然不愿意放过和永昭帝拉进感情的机会。

    得了章丰钊的建议后,云煦泽便回书房给永昭帝写信。

    等写完信后,云煦泽想到一直没有进展的水车改良,便想起了章家小郎君。

    他了解过大康的水车,就是最初的那种水车,笨重且效率低,而制约水车发展的阻碍就是轮轴。

    如果能提前把滑轮组研究出来,那么水车就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现在水车必须要人力驱动,可一旦用上滑轮组,便能把人力从水车中解放出来,用牲口便能驱动水车。

    改良水车的好处多种多样,与之相对的便是困难重重,阳胥带着清匠司的工匠研究了这么久,也没制作出像样的滑轮,更别说滑轮组了。

    云煦泽只有理论知识,让他实践他也做不出来。

    这时候他便想到了章家小郎君,正好要派人给京城送信,不如往章家也送一封,看看章家小郎君能不能把滑轮组做出来,哪怕做不出来,提供点思路也行啊。

    他和章家小郎君已经通过一次信,也算是笔友了,不需要再经过章丰钊通信。

    虽然他不知道章小郎君的住处,但他知道章小郎君是章丰钊三子的子嗣,只需要告诉送信的亲兵这一点,他肯定能找到地方。

    如此想着,云煦泽便把他对水车改良的想法,已经对滑轮的理解,全都在信中写下来。

    等把信写完,云煦泽便让亲兵进来,把信交给他道:“章六郎的住处本王不知,但他的父亲是章翁三子章华纬,你到了洛京后应该能打听到,一定要把信送到。”

    “卑职遵命。”

    亲兵小心翼翼地把信放进怀中,便离开了书房,接下来他得快马加鞭到洛京送信。

    此人已经成了洛京的专属信使,云煦泽送往洛京的信都是由他来送

    随着朱隆离任,高平各家族开始把目光放在新任都尉荀沛祯身上,他刚上任,就有几个家主想请他喝酒,但都被荀沛祯拒绝,理由是喝酒会影响武将的理智,他从不喝酒。

    但高平各家族并不信这句话,只当荀沛祯不给他们面子,说明此人并非可拉拢之人。

    这样一来,各家族就头疼了。还以为朱隆走了他们能好过一些,现在看来,这位新都尉还不如朱隆呢。

    又得知都尉是合昌郡寒门子弟,曾在安州边郡历练过几年,而且祖父和章丰钊有旧,高平各家族顿时明白了,这人他们惹不起。

    反正早就躺平了,高平各家族见事不可为,便决定继续躺平,反正他们的利益并未受损,甚至因为云煦泽开了盐场,他们每个家族都得了好处。

    就这样,荀沛祯上任只生了一点小波澜,然后就平静了,他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

    章丰钊早就告诉过高平归王府掌管,但荀沛祯当时并不知道王府对高平的掌管程度,但现在知道了。

    高平各家族这么快就接受自己这个新都尉,显然并非是自己多有能力,而是出于对谨王的敬畏。

    荀沛祯想通这一点后,当差更加认真,谨王已经帮他震慑了高平家族,他只有当好这个都尉才能不辜负谨王。

    荀沛祯这边顺利,朱隆那边却是不顺利。

    他正在招募去南夷岛三郡的郡兵,但报名的人并不多。

    三日过去,朱隆只招募到了几百人,这还是因为云煦泽在高平的名声好,百姓们愿意为谨王效力。

    看到这种情况,朱隆心知在高平是招募不到足够的郡兵,他决定另辟蹊径。

    “你打算把目前的两千高平郡兵,转为南夷岛郡兵?”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高平郡兵早就服役满一年,按理说该轮换了,但因为当时有一千郡兵在跟着关景彰在南夷岛征战,所以云煦泽便把他们暂时改为募兵,每月给他们发俸禄。

    本来想的是等关景彰回来,便把这群郡兵放回家,换新的役兵来当郡兵。

    但现在朱隆在高平招募不到人,便把主意打在这群郡兵身上,

    这群郡兵因为服役一年多,各方面素质都超过新兵,有这帮郡兵在,在训练时也能轻松些。

    总得来说好处多多。

    朱隆拱手:“请王爷下令。”

    云煦泽道:“募兵一切自愿,本王会让窦郡丞征召新的百姓来服役,至于那两千老郡兵,由你自己去说服,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你,就看你的能力了。”

    这群人本就是朱隆的手下,要比其他百姓容易招募,而且这群郡兵当了一年多的兵,也比新兵更适应军营生活。

    而荀沛祯那边估计也不会有意见,比起用朱隆的手下,他肯定更想有自己的下属。

    如此想过后,云煦泽放手让朱隆去折腾。

    事实证明,朱隆虽然沉默寡言,但人格魅力不小,郡兵们对他都很信服,朱隆去招募他们,那一千郡兵都同意了跟着朱隆走。

    只要等新的役兵就位,这群老兵就会跟着朱隆去南夷岛。

    而朱隆在说服这一千人后,便带着新招募的几百新兵去了南夷岛,只要再说服剩下的一千郡兵,招募郡兵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是在南夷岛招募,而南夷岛最不缺的就是青壮,到时候朱隆根本不用担心人不够,反而要考虑人太多怎么办

    数日后,洛京文山坊章家

    王府亲兵先把云煦泽给永昭帝的信送到兴德宫,然后便在洛京打听章家,因为路六郎心仪章家小娘子的事传遍洛京,章华纬的府邸所在很多人都知道。

    亲兵随意找个百姓打听便得知章家府邸在文山坊。

    章府大门打开,几个门房站在门口,看到亲兵走过来,上前一步道:“你是何人?”

    亲兵道:“我乃谨王府亲兵,奉命给府上六郎送信,劳烦通禀一声。”

    这是云煦泽的亲笔信,他可不敢随意交给门房,要亲自交到本人手中才行。

    门房都愣了:“给六郎?”

    他家六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何时和谨王有交情了?

    只听说太爷在教谨王围棋,难不成太爷和谨王提过六郎?

    门房听得脑子很糊涂,但亲兵已经拿出了王府令牌证明身份,门房只得进府去找章六郎。

    他们只是下人,想不通的事就不用想,直接去找六郎便是。

    章华纬总共有两子一女,长子已经及冠入朝为官,今日并非休沐日,章华纬和长子都不在府里,而侯氏也回娘家探望父母。

    家中能管住章慕娆的人一个都不在,她的心思立刻活跃了,想溜出去玩,但这个想法刚起来,就被章六郎堵在门口。

    章六郎钟灵顶秀,读书极好,虽然才十二岁,学问已是不俗,若他一直能专心钻研学问,有望成为继章丰钊之后的又一个大儒。

    这也是章华纬为他安排的路。

    章六郎板着脸,想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些,道:“阿姐,阿娘不让你出府。”

    侯氏了解章慕娆的性子,就怕她偷溜出府,特意让章六郎看着她。

    在靠谱这件事,章慕娆显然没有章六郎可靠。

    章慕娆鼓着脸不高兴,擡手捏捏章六郎的脸颊:“你不和阿娘说不就行了?”

    章六郎摇头:“君子当言而有信,弟答应了阿娘看着阿姐。”

    “你这个小老翁!”

    章慕娆怎么也没想到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能这么古板,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和他撒娇耍赖都没用。

    章慕娆气不顺,又捏了两下他的脸,只当是出气了。

    正在这时,门房在章六郎的小院没找到他,又来到章慕娆的小院,站在屏风后禀报道:“小娘子,六郎,谨王府亲兵正在府外,说是谨王有信给六郎。”

    章六郎明亮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给我的信?”

    他不认识谨王啊。

    他正想问是不是弄错了。

    章慕娆却是眼睛一亮,道:“你先去下去吧。”

    等门房离开,章慕娆看向章六郎:“六郎,这信应该是阿翁写给我的,你去帮我拿回来。”

    “阿翁给阿姐的信为何会让谨王府亲兵送?”

    “这涉及阿翁和我的秘密,我不能告诉你,你只需要知道只要有谨王给你的信,都是给我的,就行了。”

    章慕娆直接以姐姐的身份不让章六郎多问,让他赶紧去拿信。

    章六郎总觉得这事不对劲,但他想不出什么所以然,只得先去把信取回来。

    取回信后,章六郎盯着章慕娆道:“阿姐,你说谎,这不是阿翁的字迹。”

    章六郎最是仰慕章丰钊,他幼时开始练字,临摹的第一本字帖便是章丰钊的。

    章慕娆一点也不慌,道:“你难道忘了阿翁会写左手字?”

    章六郎听言,心中的怀疑散了些:“可阿翁给阿姐写信,为何还要用左手字遮掩?”

    “此事你不需要知道。”

    章慕娆暗自庆幸,幸好阿翁当初为她遮掩时用的是章六郎的名号,六郎还能糊弄过去,若是换另一个人,不把前因后果搞清楚,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章六郎自幼读书,学的是君子之道,他虽然有好奇心,但他恪守规矩,不会随意打探别人的秘密。

    他的任务是看着章慕娆不让她出府,现在见章慕娆没了要出府的念头,他便回房继续读书。

    并未深究信的事。

    章六郎没有深究,章慕娆的贴身女婢绿儿却是愁眉苦脸:“小娘子,谨王怎么直接给您写信了?这于礼不合啊。”

    章慕娆撕开信封,随意道:“谨王以为我是男子,不知者无罪,怎么算于礼不合?”

    绿儿:“可若是被阿郎和夫人知道了怎么办?”

    “六郎并非乱嚼舌根之人,我和他说了是秘密,他就不会告诉阿爷阿娘。”

    章慕娆对自家弟弟的性格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云煦泽的信只是在开头寒暄几句,便进入正题,章慕娆看得入了迷。

    她自幼长在洛京,没见过农田里的水车,但她对云煦泽提出的滑轮很感兴趣。

    云煦泽说几组滑轮由皮带组合在一起,便可以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

    章慕娆很想把滑轮做出来看看是否真像云煦泽所说。

    只是在此之前,她需要了解水车的构造,因为云煦泽提到滑轮便是由水车上的轮轴发展而来。

    章慕娆的书房中收藏了很多墨学典籍,她放下信去书房中寻找,没一会儿便找到水车的图纸。

    章慕娆只看了眼便弄明白水车的动力原理,接下来她要根据云煦泽提供的思路改良轮轴。

    眼看着章慕娆又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绿儿提醒道:“小娘子,您不是打算亲自画幅画给刘家小娘子当及笄礼物吗?”

    章慕娆才过了十四岁生辰,但她有个闺中好友比她大一岁,下个月便要举办及笄礼,章慕娆打算送她自己作的画。

    章慕娆听言,顿时头疼了:“可我现在没有作画的心思。”

    “但如果赶快画完,可能就赶不上送礼了。”

    章慕娆要送的画自然不可能是简单的水墨画,是需要时间细细雕琢,一点点完善,得花费不少时间

    看看云煦泽送来的信,章慕娆最终还是先把信放起来,她答应了刘家小娘子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礼物,自然不能失信,滑轮的事只能容后再说。

    兴德宫

    永昭帝刚看完云煦泽送来的信,他的重点放在云煦泽提到了的曲辕犁上。

    比起云煦泽在高平的所作所为,永昭帝更在意曲辕犁是不是真那么有用。

    而云煦泽也知道曲辕犁的重要性,他既然写信告诉永昭帝,便没打算藏着掖着,特意让阳胥便曲辕犁的图纸画出来,和云煦泽写的信一起送到永昭帝的手上。

    只是关于曲辕犁的来历,云煦泽把这个全推到了阳胥的身上,表示这都是阳胥的功劳,王府只是提供了研究资金。

    对此,永昭帝信了,因为阳胥确实是洛京首屈一指的工匠大师。

    永昭帝取出曲辕犁的图纸,交给黄显道:“命清匠司按照图纸把曲辕犁制作出来,看看是否真的比直辕犁好用,若是真的,便让司农寺在大康各州郡推行曲辕犁。”

    吩咐完,他又低头看向云煦泽的书信,感叹道:“十郎不过就藩一年,便给朕带来诸多惊喜。”

    他看着云煦泽在高平的种种行为,无一不是为了高平发展,尤其是修路这件事,让永昭帝看到云煦泽的气度和远见。

    大康建国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哪个藩王舍得在封地内修路,云煦泽是第一个。

    修路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可舍得修路的人寥寥无几。

    黄显看出永昭帝的感慨,道:“皇上若是思念谨王,不如在今年万寿节召谨王殿下回京?”

    永昭帝有些意动,可想到云煦泽在信中提到的种种举措,封地现在还离不开云煦泽。

    “明年再说吧。明年十郎便十八岁,召他回京顺便为他定下亲事。”

    皇室子弟都会在及冠礼后成亲,但一般会提前一到两年定亲,鲁王等人都是如此,云煦泽自然也不例外。

    黄显恭维道:“谨王殿下定能明白皇上的爱护之心。”

    对于子嗣亲事这方面,永昭帝做得却是很好,几个公主成亲后家庭就很和睦。

    当然,要是自己不争气就没办法,比如像鲁王和梁王。

    永昭帝想到梁王就生气,沉声道:“成亲十年还没嫡子,遍观整个皇室,哪有像他这般。黄显,去梁王府传旨,二郎如果在两年内还没有嫡子,就去封地就藩,别在洛京碍眼。”

    梁王府并非没有子嗣,梁王有好几个庶子庶女,但就是没有嫡子。

    因为永昭帝自己是嫡子,所以他是大康历位君王中最重视嫡子的一位。

    永昭帝未登基前,为了要嫡长子,在正妃有孕前不曾碰其他人,只可惜永昭帝运气不好,元后给他生了两个嫡女,就是没有嫡子。

    这也是储君之位一直悬空的原因,若是有嫡子,永昭帝早就立太子了。

    永昭帝这算是给梁王下最后通牒,只要梁王还想待在洛京,就得回王府和梁王妃生孩子。

    偏偏梁王现在对梁王妃无比抵触,可想而知这个任务有多艰难。

    但永昭帝丝毫不同情梁王,若非对梁王还有几份疼爱,永昭帝早就被这个宠妾灭妻的混账赶出洛京。

    永昭帝越想越气:“朕当初真是看走了眼,二郎远远不如十郎。”

    黄显没敢说永昭帝在几个月前还夸过梁王赤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永昭帝念着云煦泽的好,道:“朕定要给十郎选个顶好的正妃,许家和何家可有适龄的小娘子?”

    一开口就问两个顶级世家,确实是顶好。

    黄显道:“回皇上,两家的嫡女早已出嫁。”

    适龄的当然有,但都不是嫡女。

    这两家可能并不想和皇室结亲,他们的嫡女其实是和吴王年龄正合适,但都在吴王议亲前定了亲,这未免巧了点。

    永昭帝一拍脑门:“朕竟忘了。”

    早在吴王议亲时,永昭帝便关注过各大世家的嫡女。

    永昭帝有些可惜道:“十郎的年纪小了些。”

    各大世家的嫡女很多都已经出嫁,三公九卿家的嫡女就没有没出阁的。

    “等等,朕记得之前路家求娶丰钊家的小娘子来着,她年芳几何?”

    黄显道:“章小娘子刚过十四生辰。”

    十四?

    永昭帝眼睛一亮:“这个倒是正合适,先记下,看看还没有其他合适的。”

    永昭帝当然不可能这么潦草地定下云煦泽的亲事,他会把洛京所有适龄的小娘子都调查一遍,从中选出最适合云煦泽的。

    家世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品行

    高平,谨王府

    云煦泽还不知道永昭帝正在为他操心正妃的事,进入五月后,便临近祝云平的昏期,但祝云平还在忙修路的事,如今正在修多峰山的路。

    从哪里修到哪里,哪里需要绕路?

    这些问题都需要祝云平解决,他忙得连自己昏礼都抽不出时间准备。

    还好窦家已经把事情都揽了过去,窦家甚至财大气粗地送了一处四进的院子给窦娘子当嫁妆,到时候昏礼就在那处院子举行。

    云煦泽得知后忍不住感叹:“表兄这岳家,真是选对了。”

    窦娘子的嫁妆绝对少不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就是少奋斗二十年的典型。

    祝云平却有些尴尬:“窦家列的宾客名单很长,下官的院子容不下那么多人。”

    这昏礼并非一开始就定在那处四进小院举行,因为祝云平家太小,才决定换个地方。

    窦家也顺势把那处院子给窦娘子当嫁妆。

    云煦泽恍然:“原来还有这般内情。”

    祝云平道:“成亲后,三娘子还是会随我住在寿安坊。”

    那处院子太大,他们家加上祝云平也才三个人,没必要住那么多大的院子。

    云煦泽道:“表兄成亲后,二表兄不宜再和你们住在一起,本王另给二表兄安排一处院子。”

    祝云平拒绝道:“等云凌成亲后再搬走也不迟,他一个人恐怕照顾不好自己。”

    云煦泽问道:“窦娘子也同意?”

    祝云平道:“此事便是三娘子提的。”

    云煦泽笑了:“未来表嫂挺贤惠的。”

    祝云平虽然没说什么,看他的表情便知他很满意这个娘子。

    父母在不分家,只是祝云平兄弟二人有些不一样,他们家在洛京,他们在高平不是必须住在一起,一开始是为了有个照应。

    如今祝云平成亲,祝云凌按理说应该搬出去,窦娘子主动提出让祝云凌留下,便避免了祝云平为难。

    祝云平想着即将到来的昏礼,心里就有些激动,只可惜祝云凌出海了,无法赶回来看他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