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鬼不语之仙墩鬼泣天下霸唱小清欢云拿月别吻我,魔王小坏喵哆哆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传纪 > 诗仙李白 > 第二十八回 绿野仙踪别魏万 白云碧海哭晁衡

第二十八回 绿野仙踪别魏万 白云碧海哭晁衡

  唐明皇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已54岁。这年的春天,李白从宣城东上,来到金陵。故地重游,分外亲切。大概自长安而外,金陵是李白最喜欢的城市了。五月初夏之际,李白又来到扬州城,想起昔年散金三十万的事,顿时有一种豪情涌上心头,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节,心情格外舒畅。
  而今却说山西三屋山,山有三重,形状如屋,四面如削玉,名为天下第一洞天。世传轩辕皇帝曾访道于此。这山中隐居着一个年轻的秀士姓魏名万,是开国宰相魏征的曾孙,其人生得身材俊朗、容貌如玉,不爱入仕,却好读书。平日恃才傲物,觉天下学子皆如草芥,未有可与自己携手同游者。直到有一日,偶然读到世间流传李白的几首诗,乃禁不住拍案叫绝,出节叹赏,转而自愧不如。心想李白何许人也,真有如此生花妙笔,不管千里万里,吾今生终当见其一面,当面请教辨别,方不负此生豪情。
  说到做到,魏万也不耽搁,马上收拾一番,轻装简从,打听得李白踪迹,一路寻来。
  事有不巧,物有偶然。待得魏万来到梁国,李白却去了东鲁,魏万急急地赶往东鲁,李白却又乘舟南下了。魏万禁不住一声叹息,太白先生莫非神人也,直如此无缘。然而心中却愈加激发了想见的愿望,于是遂南游江东,一边追寻李白,一边漫游山水,因此亦不十分焦急。二人谁也不知,李白来扬州之前,魏万早已在这座名城盘桓数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日二人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同一家酒楼。
  名士的胸怀和豪情在这一瞬间得到释放,惺惺相惜,二人边喝边聊,从上午直到黄昏,从黄昏又到夜半,甚是相得。时值江南三月,风光奇美,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李魏二人怎肯错过这大好时光,于是每日携妓载酒,优游山林。其间魏万写诗赠李白,名为《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云:
  去岁忽乘兴,命驾来东土。谪仙游梁园,爱子在东鲁。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
  李白见魏万人品不错,文才亦佳,二人交往愈深。一日魏万与李白谈起诗章,因问起李白:“本朝名人仕子,多擅诗词歌赋。每有集子行世,虽良莠不齐,亦算一种形式。太白先生天生妙笔,惊天地,泣鬼神,却未有整集出版,岂不遗憾。万才短德薄,愿为先生代劳,未审尊意如何?”
  李白哈哈大笑:“白浪迹天涯,未得功遂名就,平日所写,亦不过抒发胸臆而已。况且往日诗章,多随手写随手弃,而今自留底稿,亦不过十分之一。如魏君感兴趣,吾当尽数奉献与君,以作形式,随潮流,亦不失为一乐也。”
  于是魏万开始替李白编集子。后经十余年,方才成册。题为《李翰林集》,并为之作序,即《李翰林集序》。其中所言,因皆为其与李白交游时所知,所以后来多成为史家之史实,为考证李白生平经历起作用不小,这是后话。
  李翰林集序
  前进士  魏颢
  。。。自盘古划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伏羲造书契后,文章滥觞者《六经》。《六经》糟粕《离骚》,《离骚》糠秕建安七子。七子至白, 中有兰芳。情理宛约,词句妍丽,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瞪若乎后耳。白久居蛾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大鹏赋》时家藏一本,故宾客贺公奇白风骨,呼为谪仙子。由是朝廷作歌数百篇。上皇豫游召白,白时为贵门邀饮,比至半醉,令制《出师诏》,不草而成,许中书舍人。以张*谗逐,游海、岱间,年五十余尚无禄位。禄位拘常人,横海鲲,负天鹏,岂池笼荣之?颢始名万,次名炎。万之日不远命驾江东访白,游天台,还广陵见之。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曾受道箓于齐,有青绮冠帔一副。少任侠,手刃数人。与友自荆徂扬,亡权窆回棹方暑,亡友糜溃,白收其骨,江路而舟。又长揖韩荆州,荆州延饮,白误拜,韩让之,白曰:酒以成礼。荆州大悦。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二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间携昭阳、金陵之妓,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骏马美妾,所适二千石郊迎,饮数斗醉,则奴丹砂抚《青海波》满堂不乐,白宰酒则乐。颢平生自负,人或为狂,白相见泯合,有赠之作,谓余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因尽出其文,命颢为集。颢今登第,岂符言耶!解携明年,四海大盗,宗室有潭者,白陷焉。谪居夜郎,罪不至此,屡经昭洗,朝廷忍白久为长沙汩罗之俦,路远不存,否极则泰,白宜自宽。吾观白之文义,有济代命,然千钧之弩,魏王大瓠,用之有时。议者奈何以白有叔夜之短,倘黄祖过祢,晋帝罪阮,古无其贤。所谓仲尼不假盖于子夏。经乱离,白章句荡尽,上元末,颢于绛偶然得之。沉吟累年,一字不下。今日怀旧,援笔成序,首以赠颢作,颢酬白诗,不忘故人也。次以《大鹏赋》,古乐府诸篇积薪而录,文有差互者两举之。白未绝笔,吾其再刊。付男平津子掌。其他事迹,存于后序。 
  后来,二人分别时李白亦写有《送王屋山人还王屋山并序》一诗相赠魏万,为李白平日少见之“送别诗”长篇: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 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别魏万之后,李白依旧在扬州一带游历。这日无所事事,却信步来在码头,但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舟揖如云,远望无边。原来扬州城乃唐朝出口贸易的集散地,外国来往,多由此出入境,因此经济繁荣。李白正行间,见远远的过来一队随员行伍。内有一人,却与李白相识。那人早看见李白,不待李白讲话,先自跳下马来,向李白施礼,李白与之交谈甚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即那个著名的——晁衡。当时中国乃世界文化经济的中心,许多国家每年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礼仪文化。尤其东邻日本,更是不遗余力。每年都派遣唐使来唐朝。这晁衡更是其中佼佼者,甚至还在朝延做了官,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三十余年。汉语说得相当好,是个中国通,并且写诗也写得不错,不仅与李白,在长安时与王维、王昌龄、贺知章等许多名人多有往来,因此名气很大。
  谈起话来,李白才知道,晁衡在中国许多年,忽然思想起家乡来。更兼自己年老,亦思落叶归根。因此向玄宗皇帝告了辞呈,说明意思。玄宗亦降旨准其归国。这日来到扬州,是要乘船回日本的。二人各自说了些宽慰的话,遂洒泪而别。
  然而时隔不久,李白却得知了一不幸消息,晁衡坐的船在海上因风浪沉没了,一行人皆遇难大海。李白不由得错愕惊心,悲痛之余,那首描写二人友谊的《哭晁衡》脱口而出,跃然纸上: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饶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只是李白不知道,晁衡其实未死。原来那天海上遇到风浪,其他船只多沉没,而唯独晁衡坐的船,却被风一直吹到了南海,后在交趾登陆,又从陆上返回长安。从此也不回日本,居然老死长安城了。此亦中日两国交往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