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踏上土耳其大地是在七年前的夏天。当时我去的是库沙达瑟。那是面临爱琴海的港城。从那里乘大巴去看有名的以弗所①遗址。那天热得要死。大巴上没有空调,我们一个劲儿出汗。男导游向我们解释说:“我国现在石油短缺,所以汽车禁止使用空调。希望各位理解这方面的情况,忍耐一下。”那是石油危机的余波仍未平息的年代。可是就算能够理解,热反正是热的。热得脑袋发昏。看完遗址在海边游一会。没有就势在土耳其住下,而返回了希腊。
但自那以后,我就对土耳其这个国家怀有强烈的兴趣。原因我也不大清楚。吸引我的,我想大概是类似那里的空气的质那样的东西。我觉得那里的空气含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某种特殊的质。肤感也好气味也好色调也好大凡一切都有别于迄今我所呼吸过的任何空气。那是不可思议的空气。那时我想,旅行这东西在本质上无非就是吸入空气。记忆会消失,明信片会褪色,但空气会留下来,至少某种空气会剩留下来。
①Ephesos,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古城。公元前六世纪建造的阿耳忒弥斯神殿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后来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记着那空气,记得在那空气中发生的几件日常性及非日常性(那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的事情。其后我去了很多国家,呼吸了很多空气。然而惟独土耳其空气的神奇性不同于任何地方的空气的质。至于何以土耳其的空气那般吸引我的心,我无法说明,因为那不是能够说明的。它类似某种预感。预感只能在其变得具体的时候才能说明。人生途中会出现若干次那样的预感,次数不多,若干次而已。
因此不用说,我一直想重访那里,想在下次慢慢花时间周游土耳其。
可是总找不到去土耳其的机会。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去。那期间我去了好几次希腊,在意大利也生活了,所以若想去土耳其并非不能去。一伸腿就到土耳其的那样的地方也去了几次。但作为我总是觉得既然去就该好好花时间——而不是中途顺便——把土耳其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转上一遍。可是为此必须做相应的准备。首先需要顽强的车和顽强的同伴,既然是艰苦的旅行,那么就不能带老婆去。另外我必须为旅行取得驾驶执照。初级土耳其话也学了,有关土耳其的书也看了不少。
这次和我同行的是摄影师松村映三君。出发日期定在他婚礼后一星期。我一提起,他痛快地答应下来。我们用三个星期以时针顺序开车绕土耳其外圈转了一圈。其实也想去内陆看看,但由于日程关系顾不过来。必须认识到,土耳其幅员辽阔,一切都看个明白是不可能的。
在土耳其旅行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这个国家的辽阔和多样性。我们说“土耳其”、“土耳其人”时,一般是将其作为单一国家、单一民族看待的,而实际转上一转,就会为其各地差异之大而吃惊。在地势上土耳其明显分为几副面孔,而且无论风景还是气候抑或人们的生活甚至人种各地都截然不同。这只是我个人主观划分,也许不准确,但在我眼里,土耳其似乎可以清楚分为五个部分。按顺序来吧。
从欧洲开车进入,首先是欧洲一侧的土耳其,即色雷斯地区。这是第一个土耳其,地形上同希腊北部几乎没有不同,风景上或许接近东欧。一望无际的枯萎的向日葵田上空燕子飞来飞去。单纯无聊这点也像东欧,不过土地肥沃。田野无边无际铺展开去。值得看的东西几乎没有。不仅单调缺少变化,而且路直得难以置信,司机没办法睡觉,一大辛苦。
其次是伊斯坦布尔。这里最好视为例外,不列入土耳其五副面孔之中。一如世界上多数大城市,这里乃是特殊场所。随着伊斯坦布尔的临近,沿路风景由单调向丑陋转变——在伊斯坦布尔上班的新中产阶级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群体住宅和商品住宅栉比鳞次密密匝匝。哪个国家这样的景观都令人厌倦,而这里的尤其如此。无论看哪一家哪一栋,都那么新、那么廉价、那么浅薄、那么整齐划一。白墙、红顶,千篇一律。每个板块都竖有一块房地产商不三不四的招牌,有的还画有十分中产情调的生活场景,光看都觉心冷。不久,车驶入城内。这里和郊区相反:脏、旧、猥琐、杂乱无章、人声鼎沸、空气浑浊、花花绿绿,人多得一塌糊涂,车流险象丛生。信号灯固然有,却几乎麻木不动。车尾废气直冲鼻孔,走一会心情就变糟。宾馆价格昂贵,餐馆的计费单经常多收。
人们一窝蜂争卖地毯,名牌专卖店里全然没有可圈可点之物。但夜景漂亮。
离开伊斯坦布尔后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进入亚洲一侧的土耳其。亚洲高速公路两旁大煞风景的工业地带持续了好一阵子。若想更加大煞风景,那么最好沿这壮观的高速公路径直开往安卡拉。不过往左一拐,我们就到了黑海。黑海沿岸乃第二个土耳其。这里的确美妙,幽静、游客少,风景也漂亮。只是,同爱琴海岸地带相比,道路和宾馆质量差得不可同日而语。雨多,空气湿润。
再按时针顺序前行,便来到同苏联、伊朗、伊拉克接壤的边境,这里是第三个土耳其。从草木葱茏的黑海沿岸进山,翻过山脊,这里是东部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无比干燥的中亚式土耳其。许许多多的民族为争夺霸权踏过这片土地,往东或往西。蕴藏紧张的大地。环境和气候也相当严酷。尘土飞扬,目力所及只有羊。道路和宾馆质量更是提不起来。
南下从叙利亚边境地带到地中海的安纳托利亚中部,这是第四个土耳其、阿拉伯色彩浓厚的土耳其。宾馆和道路情况多少有所好转。夏季的热浪虽然叫人吃不消,但女性服装眼看着变得鲜亮艳丽起来。
而西面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的土耳其则是第五个土耳其。到了这里,风景骤然明媚迷人。人们从内陆灰尘迷濛的空气中解放出来,表情也好像一片明媚。美丽的海岸舒展开去,高级度假区也有几处。有新颖别致的游艇港,土特产商店一家挨一家。土耳其政府真正下工夫要把这里建设成旅游胜地。外国游客和土耳其中产阶级以至上流社会人士在这里优雅地度假。不用说,这样的地方物价高。
那么,土耳其这几个地区中哪个最有意思呢?当然是顶糟糕的安纳托利亚东部。在那里逗留期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气恼、疲劳、骂人、冒冷汗。所到之处全都脏兮兮目不忍视,道路几乎全部处于成为道路之前的状态。人们的生活一看就知穷困潦倒,街头到处是警察、兵和牛羊。不过希望不要误解。我虽然写得这么差,但决非出于恶意。我也以我的方式享受在此旅游的乐趣来着。说享受也许过分,但至少不枯燥。从有意思没意思这个角度看,显然有意思,有意思得很。这里有独特的空气,有生存实感。人们有存在感,眼睛生龙活虎闪闪发光。在欧洲和日本很难碰见那般鲜活生猛的目光。那眼睛里没有啰啰嗦嗦的保留事项,没有“不过”和“但是”,有的只是诚实和坦荡。那里大多数事物都无可预料,条理在很多时候被吸入虚无之中。简单说来,就是没有章法。
但旅行的妙味也就在那里。
非我说谎,的确有意思。不过如果问我是不是想再去一次,时下我的回答是“NO”。若有明确目的另当别论,否则我觉得那地方一次足矣。
爱琴海岸是个美丽的地方。让人心情放松。阳光柔和,海水清澄。不过若仅仅在美丽的海边游泳——即便把这里的物价比希腊便宜不少这一好处考虑在内——那么是不必特意去土耳其的,或者至少没有理由非来土耳其不可。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转了一圈之后,我们对这个地方也感觉不出足够的魅力了。那里确有动人的风景和西欧式的便利,可是仅此而已。我曾在库沙达瑟呼吸过的空气那里也不存在。
或者我们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体验过于强烈也有可能。我们面对蔚蓝的地中海,不由放心地叹了口气。然而与此同时,我觉得有什么已彻底失去。目中所见、手中所触的一切东西已不再有力而鲜活地传达土耳其之所以成其为土耳其的那种意味。况且在爱琴海,无论往哪里看,看到的都只是德国游客。
如果我重游土耳其并且只能去一个地方的话,我想我可能选择黑海沿岸。倒不是说那里有什么特殊,也不是说看见了什么新奇东西。同安纳托利亚高原相比,可以说那里几乎什么也没发生。但不管怎样,这次旅行当中毕竟得以在那里度过了最为悠然自得的时光。那是个平和安静的地方、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下面写一下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