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山间珊瑚叹西茶黑白律师韩启照开奖祈祷君西村寿行短篇小说西村寿行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传纪 > 诗仙李白 > 第十二回 入长安险遇斗鸡徒 登嵩山高吟餐霞楼

第十二回 入长安险遇斗鸡徒 登嵩山高吟餐霞楼

  李白的洋洋大文没有感动裴长史,没奈何,便收拾行装,告别妻子。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其实是边走边游),经南阳,赴长安。时间已经是深秋,此时进城,不是时机。他听说玉真公主在终南山设有别馆,广招天下英士,不如暂去相投。
  这日,李白来到终南山,拾级而上。见两旁落叶纷纷,秋风萧萧,不由心生感慨,一路叹人间之凄凉,渴想终南之捷径。不多时便来到玉真公主别馆,却建在一山凹处,环境清幽,风格别致。到得门前,早有书僮相迎,一会儿拜见主人,却是一女贵夫人。道冠紫袍,手执经卷。体形臃肿,言谈世俗。因为来的人多,大多是穷途落魄之客,玉真公主也不太当回事,便命书僮相迎,收拾道房住下。
  李白一见皇帝妹子如此,未免有些失望,无奈只得权住。一日在山中闲逛,见对面过来一白衣少年,收拾的甚是整齐,人才亦十分标致。二人略谈片刻,便互相仰慕。原来少年姓崔名宗之,他的父亲就是著名宰相崔日用。崔公子为人潇洒慷慨,好交游,不拘小节,今日游山,恰遇李白。崔宗之也是玉真公主的常客,二人一起去见公主,公主才对李白另眼相看。
  这一日观中又来一女道士,风姿飘然,不同凡响。玉真公主迎下阶来,执手相待,特别热情。李白感到此人眼熟,却听到女道士问:“此位何处高士?如此眼熟,莫不是蜀郡李太白吗?”
  李白猛醒:“正是李白,仙姑是李腾空否?”
  女道士朗声笑道:“不想却在此处巧遇恩人,当日曾听司马道长说起过你,大加赞誉。先生如今想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了吧?”
  李白忙答:“惭愧、惭愧,白至今依然海外无聊客,山中一布衣。”
  玉真公主正在一旁惊讶,女道士忙解释了过去的那段故事。玉真公主喜道:“不想李白先生还是一仗义行侠之士,吾当荐与吾兄,以做朝廷栋梁之才。”
  李腾空笑道:“公主之意虽美,奈何李先生岂是想做官之人。”她稍顿了顿,又向李白言道:“先生仙风道骨,既想做官,亦恐自身为世俗所不容。况先生心性高傲,必为世人所妒。君虽未去朝,某心已为先生忧也。当然,如果先生想去为官的话,我二人或许能帮助一二。不过,我可从来没给别人写过推荐书啊。”
  听了李腾空的一席话,李白不由得浑身上下一阵阵发凉,心想李腾空是怎么回事,怎么听起来倒跟我有仇似的。也是个女怪人。当下却不表现出来,表情沉静的说:“二位费心了,李白自出蜀以来,以到处遨游为志,其意在学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已。今日与各位相见,知己相谈,再也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了。岂敢更望出仕。”
  李腾空闻言微微一笑:“如此甚好,我们正好一起修行,也有机会设宴款待一二,报君之恩。”当下玉真公主极力张罗,众人欢歌劲舞,尽兴而散。
  少倾,二人辞别出观,崔宗之问李白:“看你虽认识李腾空,却不很熟。你知道此人的来历吗?”
  李白笑道:“她不是玉真公主的朋友吗?”
  宗之大笑:“李兄开玩笑还是真的不知,难道李林甫的大名你也不知吗?”
  李白大惊:“莫非李腾空就是那位李林甫相国的女儿。”
  崔宗之道:“正是此人”。
  “噢!”李白大叹:“怪不得如此口气,真是特立独行,超群出众啊,看来,刚才我有些错怪她了。”
  雪花飞舞,严冬来到,四人经常吟诗作对,联语互答,情谊日厚。
  来年春暖花开,李白日子过的虽然逍遥,心中却倍感无聊。想如此住下去,也不是办法,便辞别各位,决定下山去长安碰碰运气。李腾空则写书一封,付与李白:“先生此去,定有小灾  ,扬名不在此时。如有不测,吾书或能相救。”
  李白来到长安,好繁华的一座都市。从前接触的大多是自然风光,却从未见如此的人文胜景。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人口已达到一百万。城区分东、西两市,中间一条朱雀大街。行政,商业规划齐整,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国的使节、游客不绝。真正:“万国衣冠拜冕旒。”李白行走其间,甚是新鲜。也不去拜访王公贵族,只是日日在市井行走。这天,李白来到一大街上,看着远处人声喧哗,非常热闹,走近一看,原来是京中有名的“斗鸡”。这都是花花公子的勾当,李白不来则已,刚一探头,早被几个小厮拥住。看出李白不是长安人,便极力邀请李白赌上一局。李白看着热闹,不由心血来潮。遂拿出随身携带银两,结果可想而知尽数输光,还倒欠八十。
  银子输了也罢,却依旧被一帮光棍们缠着不得脱身,定要扯到县衙。李白心中懊恼,却又无奈。京师重地,又不能行凶。正在拉拉扯扯,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县尉却巧从此路过,喝住众人。李白据实说明原委,县尉明知斗鸡徒行端不正,却想借机讹诈李白。便不听辩解,先让差役把李白关起来。
  李白此时想起李腾空的书信,但因为李林甫的缘故不想拿出来,自然在县衙虚耗了几天。正在愁闷之际,听到外面说话声,忽然有差役进来,说话非常客气:请问李先生身上带有书信吗?我们老爷要看。李白佯不理睬,差役只得回报。一会便见县尉亲来,见到李白连连打躬作揖,口称得罪。然后说了些套话,也不再问什么原委,便把李白恭恭敬敬的送出县衙。
  李白心知是“终南山”的缘故,也不理睬县尉,便径直而去。果然行不多远,便遇上崔宗之。宗之问候,李白说了经过,因宗之是知己,彼此也没什么难为情。只是互叹人情世态。
  二人一起漫步长安,方见斗鸡之风遍地皆是,心想长此以往,定然与国贻害无穷。而自己身为布衣,不能通达上听,心中颇为怅然,便写《大风扬飞尘》以记此事: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剔。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于是又西游坊州,没多久又返回长安。眼见得求官不成,而岁月蹉跎,壮志难酬,心中倍感凄凉。想起人生之坎坷,醉作《行路难》诗,送别朋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饮,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日子正彷徨难过的时候,接到了一封信。拆开一看,竟是元丹丘寄来的。李白心中十分欣喜,原来这位老朋友还惦记着自己。元丹丘在信中邀请李白,原来此时他正居于嵩山修行。李白二话没说,便收拾行李,告别京中几个朋友,径往河南嵩山而来。
  一路上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没多久,便到了嵩山。嵩山,在五岳中号称中岳。绵绵延延,纵横几百里里。山势奇崛,古木参天。有个著名的少林寺,就坐落在这里。当年寺里有十三个和尚,救过落难的李世民,因此得到敕封,并扬名天下。然而山上道教也很昌盛,因为大唐皇帝尊老子为始祖,特别崇拜道教,遂使举国上下都练神仙。像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这段时间见得唐明皇。并且八仙之中最少有三位扬名于当时。
  李白见到元丹丘,二人兴奋之情难于言表。当晚共宿道观,相谈一夜未眠。
  第二天,元丹丘的许多朋友——岑勋、元演之流,闻知李白到来,俱各携酒带肴,纷纷前来探望。李白到此始觉气象一新,一扫旧日颓气,天天与诸君遨游,畅谈。游戏,饮酒。虽有时难免愁闷,但到底有朋友相伴,还不孤独。
  李白未到嵩山之前,就听人说,嵩山有一女神仙焦炼师,已有三百余岁。幻化无常,道行高深;登山摄海,人不可测。因问起元丹丘,元但笑不语。李白不知就里,每每自己出入深山,盘桓数日,却不得而见。心中倍感遗憾,遂写诗记事。【 赠嵩山焦炼师 】并序 洛阳
  嵩丘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又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常胎息绝谷,居少师庐,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登蓬莱,竟不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室,尽登三十六峰,闻风有寄,洒翰遥赠。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却说这日三人又去随州,看望老道师胡紫阳先生。紫阳为三人连讲了几夜道经,三人听的心驰神往。不久,元演决意归隐仙城山。众人一起在紫阳先生餐霞楼为这位公子哥送别。李白写《冬夜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以记此事。
  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谷,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可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胡公身揭日月,心飞蓬莱。起餐霞之孤楼,炼吸景之精气。延我数子,高谈混元。金书玉诀,尽在此矣。白乃语及形胜,紫阳因大夸仙城。元侯闻之,乘兴将往。别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梦魂晓飞,度渌水以先去。吾不滞于物,与时推移。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朱绂狎我,绿萝未归。恨不得同栖烟林,对坐松月。有所款然,铭契潭石。乘春当来,且抱琴卧花,高枕相待。诗以宠别,赋而赠之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