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墨烟于深山的草屋内伤心欲绝之际,皇宫的凤仪宫前,正走入一道郁郁寡欢的身形。
穿越殿门,明月的光辉照着男子斜斜的长影,映在玉石的地板,显得那样孤独。
他举袖挥袍,命宫人免礼。踽踽独行,迈进内室。
母后的床榻前,行礼跪拜,恭敬谨慎,那是他自小就养成的习惯。别的事情上可以漫不经心,但是父皇母后面前,必定行止合宜,不忘身为皇长子该有的仪态。
芙蓉皇后见太子到来,起身靠坐床边,慈爱的眼神凝凝看着儿子:〝叹儿,别怪你的父皇。他身为一国之君,有许多事,也是身不由己。〞
太子苦笑,语气中难掩愤恨:〝父皇做事,总有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可他自己,守着对母后的一番深情,对朝廷上任何要他充实后宫的奏议,以极刑诛杀严惩。他能行的事,何故孩儿就不能?何故,他不能将心比心,高抬贵手,放孩儿一条生路?〞
见儿子说得激动,皇后握住他的手掌轻拍,〝此一时,彼一时也。你的父皇,精于计算,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你可曾自问,对于拉拢沐九为你登基的后盾,有什么十拿九稳的腹案?〞
〝这个……〞
〝所以,你的父皇为你想了万无一失之法,便是册立紫昭仪为太子妃。〞
〝可是……〞
〝至于,以释放墨云为交换条件,你真的以为,仅是迫你就范的手段?可曾深想,或许皇上是在替自己找一个放过墨云的下台阶?欺君之罪,以皇上的作风,绝饶不过。可要斩杀墨云,又狠不下心来。便藉了皇儿册妃之事,才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听得皇后的一番话,太子若有所悟,但仍是不平:〝孩儿不是父皇,没有父皇那样深沉的心思。孩儿始终不明白,皇室里的尔虞我诈,非孩儿所长。这储君之位,孩儿无法胜任……何必……何必要强孩儿所难?〞
〝叹儿……〞皇后突然一阵剧咳,话音断断续续:〝都怪母后……是母后的错……〞
太子见母后说话艰难,欲传宫女入内。被皇后阻止,她仍是坚持讲完:〝当年,母后让皇上答应……答应入宫二十五年之后,让母后出宫,回乡渡过余生。当年母后年纪太轻,不懂后妃出宫,是多么不和皇室宗规,叛逆朝纲的行为。可你的父皇,竟是从回宫的第一日起,就开始细细筹划,步步安排。他算好,皇长子,十四岁立为储君,历练十年后,二十四岁,便可接掌帝位……却是……〞
〝却是没想到,孩儿……不是当皇帝的料……〞太子幽幽地接话。
〝叹儿,母后不是那个意思!你那样说,让母后更加内疚。〞皇后心中着急,又是一阵剧咳。太子见状,亦是忧虑母亲的病情加重,忙传宫女进来。
〝话说得太久了,孩儿也该告退,改日再来请安。一切事,皆有天命,孩儿早就认命,不再纠结。册妃一事,已是定局,母亲也不必挂念,安心养病便是。〞
听太子说得云淡风清,芙容皇后微微颔首,目送他走出寝室,脚步声往凤仪宫的殿门而去。
想着那从呱呱落地,软嫩如兔子般的小娃儿,如今长得玉树临风,堂堂一国的太子。
知子莫若母,芙蓉皇后闭上眼眸,心里的担忧更深。
只恐怕,太子平静的表面下,另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打算啊!
世事难料,人算比不过天算。
正当朝廷贴出黄纸邸报,正式对百姓宣布太子册妃之确实日期,全城欢腾之际,北方边境战鼓突响,烽烟四起。
北夷国在毫无预警之下,数十万大军集结边外,兵临城下,发动攻击。
边关战局惨烈,镇守将领,千里快马传回紧急的文书。
〝北夷兴兵十万突袭边境,攻势猛烈,战情告急!〞
〝番兵三面围城,屯田军出关迎战,义勇先锋中箭落马,为国捐躯,副将接任!〞
〝边城部队,后勤粮草器械存量不足,月内恐将用罄,请求朝廷速速支援!〞
朝堂之上,升平皇与众臣商讨应对之策。
军部估略计算,应该能在半月之内,调动出二十万大军。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庞大的军需用度,由户部尚书沐九义不容辞地一肩担下。承诺会动用国库和民间商团的力量,大军开抜之前凑齐所需的补给。
于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北征的队伍,要由何人来担任主帅?
墨国自前朝皇帝与边境诸国签下赔款休兵的停战协议,历经升平皇在位的二十余载,数十年境内无战事。旧朝那些战绩彪炳的威武将军,多已凋零。一时之间,竟没有个声望足够登高一呼,气震山河的适当人选。
朝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之际,殿堂上响起一道清亮的朗音。
〝父皇,那北征的大军,就由儿臣来领兵吧!〞
阶下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庞,盯向那金黄殿上,周身袍服绣亮的太子。
只见他坚定的眼神,意气风发,站立于御座之前。琉璃金顶映照之下,挺抜如松。
〝儿臣认为,军队出战,以士气为先。是故儿臣斗胆,请命亲征以激励军心,望父皇应允。〞太子的一席话,铿锵有力,大殿之上声声震耳。
但是他的话音方落,皇帝便出声反对。
〝太子有此雄心,朕甚欣慰。但是皇儿并无征战沙场之经验,数十万大军的统帅重任,应当在有战功的武将中选择方是恰当。〞
〝父皇此言差矣。当此墨国军民存亡之际,身为储君而不身先士卒,率军出征,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孩儿毫无担当?兵法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勇者,勇气也,并非匹夫之勇。实战之经验,自会有随行的兵将谋士从旁辅佐。〞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殿下的大臣们多是心有戚戚焉。但是见到升平皇紧绷的面容,揣度上意,都心知肚明,圣上并不乐见太子亲上战线。
想那战场之上,铁血杀伐,刀箭无眼,生与死瞬息万变。说什么太子缺乏经验是场面话,真正的原因,还是舍不得送自己的亲生儿子,去那凶险之地。
朝臣们个个沉默,无人要于此时去捊虎须。
太子却不死心,仍要上奏。
被皇帝龙袍一挥,举手止住:〝有话殿后再议,退朝!〞
**
大墨国升平二十三年春,皇城里贴出了对北夷宣战诏书。
诏书中言:我大墨国三百年来,以仁义待边境诸国。凡是归顺于我朝之藩属,历代先皇皆以怀柔为策,和睦相处。然北夷番蛮,欺我良善,兴兵来犯。占我国土,杀我人民。狼子野心,人神共愤。朝廷顺应天道,将率大军鞑伐,替天行道。
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整张宣纸上,写满让百姓热血沸腾的文字。
然而,最是惊动百姓的,却是这句。
〝着令太子墨叹,代替御驾亲征,领兵北讨。与众将士齐心同力,行天命,诛异族,驱鞑虏。光我宗族,显我国威!〞
墨国大军,挥别帝都,浩浩荡荡一路开往北金关城。
随行在太子身边,除了东宫禁卫,还有升平皇特别指派的贴身带刀护卫,墨云。
临行之前,皇帝没有太多的言语,只对墨云说了一句:〝朕把叹儿托付给你,一定要将他安全带回到朕的面前!〞轻骑而行,墨云紧随着一身戎装的太子殿下。
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伴随东宫出使,仿佛就在昨日。时光荏苒,他的鬓边已微现灰白,太子也已换了新血,竟然再一次披上胄甲,戎马相随。
兴许是,他的一生,离不开宫廷。生为东宫魂,鞠躬尽粹……
战事,并不如想像中那样顺利。
北夷骑兵骁勇善战,墨军与其几次的交锋都没讨到便宜。
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如此一来,激励了蛮兵的士气无比旺盛。日日在城外笙歌战鼓,扰乱墨国军心。而情报显示,另有一路北夷队伍往百里外的燕泉关开去。似是企图要在那里突破进关的缺口。太子紧急拨军五万,赶往支援。
至此,北金关的战情转为守多攻少,毫无进展。
夕阳西下,碧血黄沙。
漫天红霞之中,以北夷王为首的先锋骑军,冲到城门前,叫嚣辱骂。
太子立于城头,冷眼俯视。
北夷王口出狂言,破城之日,北夷兵要大肆烧杀掳掠。金银财宝,女人牲畜,只有抢不到的,没有不能拿的……关内百姓、守军,若想活命,快快弃械投降……
这样的喊话,已经持续了好几日。听得人心情低落,军心涣散……
太子于前夜和幕僚将官紧急商讨了对策。擒贼要擒王,斩杀北夷王,是斧底抽薪之计。
于是,年轻的太子一马当先,座下一匹黑亮骏马,抢出城门。
墨云同时间亦铁蹄飞扬,跟随于后。
马声隆隆,威震长空!
〝无耻蛮夷,只会动口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就来和本殿一决生死!〞太子阵前叫战。
城头墙上此时燃起火红的油台,黄昏的云彩下,如白日灿亮!
威风凛凛之气,惊得北夷兵士队伍悉窣响动,弥漫着不安的氛围。
〝哼!黄口小儿,不知死活。今日要让你见识到,何谓真正的英雄!〞长髪披面,浓眉粗须的北夷王,手执一把长刀,骑着宝马冲到太子身前,怒声大喊:〝放马过来,和本王决一死战。〞
按照预定的计划,太子的任务,只是诱敌而已。
此时,他应当勒马回身,冲进城内。留下墨云缠斗北夷王。
而后,列阵在墙头上的整排强弩弓箭手,将会万箭其发,将蛮王射杀在城墙之下。
原本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却是出现变数。
作家的话:
人算比不过天算 老天 自有安排~~
八十集 故事写得完吗?
会写完滴!性福和快乐的日常 就写在番外喽~~
======== 繁简分割线 ==========
当墨烟于深山的草屋内伤心欲绝之际,皇宫的凤仪宫前,正走入一道郁郁寡欢的身形。
穿越殿门,明月的光辉照着男子斜斜的长影,映在玉石的地板,显得那样孤独。
他举袖挥袍,命宫人免礼。踽踽独行,迈进内室。
母后的床榻前,行礼跪拜,恭敬谨慎,那是他自小就养成的习惯。别的事情上可以漫不经心,但是父皇母后面前,必定行止合宜,不忘身为皇长子该有的仪态。
芙蓉皇后见太子到来,起身靠坐床边,慈爱的眼神凝凝看着儿子:〝叹儿,别怪你的父皇。他身为一国之君,有许多事,也是身不由己。〞
太子苦笑,语气中难掩愤恨:〝父皇做事,总有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可他自己,守着对母后的一番深情,对朝廷上任何要他充实后宫的奏议,以极刑诛杀严惩。他能行的事,何故孩儿就不能?何故,他不能将心比心,高抬贵手,放孩儿一条生路?〞
见儿子说得激动,皇后握住他的手掌轻拍,〝此一时,彼一时也。你的父皇,精于计算,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你可曾自问,对于拉拢沐九为你登基的后盾,有什么十拿九稳的腹案?〞
〝这个……〞
〝所以,你的父皇为你想了万无一失之法,便是册立紫昭仪为太子妃。〞
〝可是……〞
〝至于,以释放墨云为交换条件,你真的以为,仅是迫你就范的手段?可曾深想,或许皇上是在替自己找一个放过墨云的下台阶?欺君之罪,以皇上的作风,绝饶不过。可要斩杀墨云,又狠不下心来。便借了皇儿册妃之事,才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听得皇后的一番话,太子若有所悟,但仍是不平:〝孩儿不是父皇,没有父皇那样深沉的心思。孩儿始终不明白,皇室里的尔虞我诈,非孩儿所长。这储君之位,孩儿无法胜任……何必……何必要强孩儿所难?〞
〝叹儿……〞皇后突然一阵剧咳,话音断断续续:〝都怪母后……是母后的错……〞
太子见母后说话艰难,欲传宫女入内。被皇后阻止,她仍是坚持讲完:〝当年,母后让皇上答应……答应入宫二十五年之后,让母后出宫,回乡渡过余生。当年母后年纪太轻,不懂后妃出宫,是多么不和皇室宗规,叛逆朝纲的行为。可你的父皇,竟是从回宫的第一日起,就开始细细筹划,步步安排。他算好,皇长子,十四岁立为储君,历练十年后,二十四岁,便可接掌帝位……却是……〞
〝却是没想到,孩儿……不是当皇帝的料……〞太子幽幽地接话。
〝叹儿,母后不是那个意思!你那样说,让母后更加内疚。〞皇后心中着急,又是一阵剧咳。太子见状,亦是忧虑母亲的病情加重,忙传宫女进来。
〝话说得太久了,孩儿也该告退,改日再来请安。一切事,皆有天命,孩儿早就认命,不再纠结。册妃一事,已是定局,母亲也不必挂念,安心养病便是。〞
听太子说得云淡风清,芙容皇后微微颔首,目送他走出寝室,脚步声往凤仪宫的殿门而去。
想着那从呱呱落地,软嫩如兔子般的小娃儿,如今长得玉树临风,堂堂一国的太子。
知子莫若母,芙蓉皇后闭上眼眸,心里的担忧更深。
只恐怕,太子平静的表面下,另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打算啊!
世事难料,人算比不过天算。
正当朝廷贴出黄纸邸报,正式对百姓宣布太子册妃之确实日期,全城欢腾之际,北方边境战鼓突响,烽烟四起。
北夷国在毫无预警之下,数十万大军集结边外,兵临城下,发动攻击。
边关战局惨烈,镇守将领,千里快马传回紧急的文书。
〝北夷兴兵十万突袭边境,攻势猛烈,战情告急!〞
〝番兵三面围城,屯田军出关迎战,义勇先锋中箭落马,为国捐躯,副将接任!〞
〝边城部队,后勤粮草器械存量不足,月内恐将用罄,请求朝廷速速支援!〞
朝堂之上,升平皇与众臣商讨应对之策。
军部估略计算,应该能在半月之内,调动出二十万大军。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庞大的军需用度,由吏部尚书沐九义不容辞地一肩担下。承诺会动用国库和民间商团的力量,大军开抜之前凑齐所需的补给。
于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北征的队伍,要由何人来担任主帅?
墨国自前朝皇帝与边境诸国签下赔款休兵的停战协议,历经升平皇在位的二十余载,数十年境内无战事。旧朝那些战绩彪炳的威武将军,多已凋零。一时之间,竟没有个声望足够登高一呼,气震山河的适当人选。
朝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之际,殿堂上响起一道清亮的朗音。
〝父皇,那北征的大军,就由儿臣来领兵吧!〞
阶下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庞,盯向那金黄殿上,周身袍服绣亮的太子。
只见他坚定的眼神,意气风发,站立于御座之前。琉璃金顶映照之下,挺抜如松。
〝儿臣认为,军队出战,以士气为先。是故儿臣斗胆,请命亲征以激励军心,望父皇应允。〞太子的一席话,铿锵有力,大殿之上声声震耳。
但是他的话音方落,皇帝便出声反对。
〝太子有此雄心,朕甚欣慰。但是皇儿并无征战沙场之经验,数十万大军的统帅重任,应当在有战功的武将中选择方是恰当。〞
〝父皇此言差矣。当此墨国军民存亡之际,身为储君而不身先士卒,率军出征,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孩儿毫无担当?兵法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勇者,勇气也,并非匹夫之勇。实战之经验,自会有随行的兵将谋士从旁辅佐。〞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殿下的大臣们多是心有戚戚焉。但是见到升平皇紧绷的面容,揣度上意,都心知肚明,圣上并不乐见太子亲上战线。
想那战场之上,铁血杀伐,刀箭无眼,生与死瞬息万变。说什么太子缺乏经验是场面话,真正的原因,还是舍不得送自己的亲生儿子,去那凶险之地。
朝臣们个个沉默,无人要于此时去捊虎须。
太子却不死心,仍要上奏。
被皇帝龙袍一挥,举手止住:〝有话殿后再议,退朝!〞
**
大墨国升平二十三年春,皇城里贴出了对北夷宣战诏书。
诏书中言:我大墨国三百年来,以仁义待边境诸国。凡是归顺于我朝之藩属,历代先皇皆以怀柔为策,和睦相处。然北夷番蛮,欺我良善,兴兵来犯。占我国土,杀我人民。狼子野心,人神共愤。朝廷顺应天道,将率大军鞑伐,替天行道。
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整张宣纸上,写满让百姓热血沸腾的文字。
然而,最是惊动百姓的,却是这句。
〝着令太子墨叹,代替御驾亲征,领兵北讨。与众将士齐心同力,行天命,诛异族,驱鞑虏。光我宗族,显我国威!〞
墨国大军,挥别帝都,浩浩荡荡一路开往北金关城。
随行在太子身边,除了东宫禁卫,还有升平皇特别指派的贴身带刀护卫,墨云。
临行之前,皇帝没有太多的言语,只对墨云说了一句:〝朕把叹儿托付给你,一定要将他安全带回到朕的面前!〞轻骑而行,墨云紧随着一身戎装的太子殿下。
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伴随东宫出使,仿佛就在昨日。时光荏苒,他的鬓边已微现灰白,太子也已换了新血,竟然再一次披上胄甲,戎马相随。
兴许是,他的一生,离不开宫廷。生为东宫魂,鞠躬尽粹……
战事,并不如想像中那样顺利。
北夷骑兵骁勇善战,墨军与其几次的交锋都没讨到便宜。
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如此一来,激励了蛮兵的士气无比旺盛。日日在城外笙歌战鼓,扰乱墨国军心。而情报显示,另有一路北夷队伍往百里外的燕泉关开去。似是企图要在那里突破进关的缺口。太子紧急拨军五万,赶往支援。
至此,北金关的战情转为守多攻少,毫无进展。
夕阳西下,碧血黄沙。
漫天红霞之中,以北夷王为首的先锋骑军,冲到城门前,叫嚣辱骂。
太子立于城头,冷眼俯视。
北夷王口出狂言,破城之日,北夷兵要大肆烧杀掳掠。金银财宝,女人牲畜,只有抢不到的,没有不能拿的……关内百姓、守军,若想活命,快快弃械投降……
这样的喊话,已经持续了好几日。听得人心情低落,军心涣散……
太子于前夜和幕僚将官紧急商讨了对策。擒贼要擒王,斩杀北夷王,是斧底抽薪之计。
于是,年轻的太子一马当先,座下一匹黑亮骏马,抢出城门。
墨云同时间亦铁蹄飞扬,跟随于后。
马声隆隆,威震长空!
〝无耻蛮夷,只会动口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就来和本殿一决生死!〞太子阵前叫战。
城头墙上此时燃起火红的油台,黄昏的云彩下,如白日灿亮!
威风凛凛之气,惊得北夷兵士队伍悉窣响动,弥漫着不安的氛围。
〝哼!黄口小儿,不知死活。今日要让你见识到,何谓真正的英雄!〞长髪披面,浓眉粗须的北夷王,手执一把长刀,骑着宝马冲到太子身前,怒声大喊:〝放马过来,和本王决一死战。〞
按照预定的计划,太子的任务,只是诱敌而已。
此时,他应当勒马回身,冲进城内。留下墨云缠斗北夷王。
而后,列阵在墙头上的整排强弩弓箭手,将会万箭其发,将蛮王射杀在城墙之下。
原本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却是出现变数。
作家的话:
人算比不过天算 老天 自有安排~~
八十集 故事写得完吗?
会写完滴!性福和快乐的日常 就写在番外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