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还珠之太后金安月下蝶影蔷薇吸血族予言黑道辣新娘柯怡时光倒流的童话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言情 > 玉阶辞 > 第九章 一剪梅

    光耀七年十一月冬,东夷新君已立,设立都护府一事亦成定局,郑国公丘立行这才率军回朝。

    崔明礼虽然已经罢相,但皇帝到底认可了他的提议,没有将夷人强行迁入中原。东夷局势渐趋稳定,便不必再由大军驻守。除少量兵马留守都护府,远征军尽数随丘立行回朝,其中便有绮素的两位表兄苏仁与苏仪。

    苏家与丘家同是勋贵之后,父辈又曾同朝为官,原就有些交情。苏氏兄弟皆擅骑射,又精文墨,到军中不久便得了丘立行赏识,被他一力提拔。此番远征,苏仁俨然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苏仪性子稍嫌急躁,仍在丘立行麾下作战。他虽不及兄长战绩骄人,却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兄弟二人此番归来不但加官晋爵,皇帝还亲自褒奖,可谓扬眉吐气、风光无限。

    当初苏牧遭贬并死于道州任上,苏家的景况也一落千丈。且苏家人口众多,虽有些产业,仍不免拮据。幸而皇帝念着几分旧情,时有赐物;后来绮素入侍皇帝,颇见宠遇,她手中宽裕后更是常常赠以财物,苏家才不致为生活所苦。只是苏引因女儿为皇帝所纳,总担心别人指点,日子渐好以后,她反倒越发深居简出,除了常去佛寺祈福,几乎从不见她在外走动。

    苏仁、苏仪归家时,苏引还在寺中祈福。兄弟二人不见姑母,索性向家人打听她所在之处,齐至寺中寻找。

    冬日晴雪,佛寺中梅花正盛。兄弟二人久在边关,极少有观景的闲暇,此时下马后信步而来,倒也颇觉有趣。二人在寺中寻了好一会儿才找见了苏引的身影。

    其时她正跪在佛前诚心诵经。虽则殿中生了火炉,然这佛殿高大宽敞,冬日里的穿堂风便有些厉害。兄弟二人见姑母衣衫单薄,一阵风过便瑟瑟发抖,皆有些心酸,忙双双抢上前去:“姑母。”

    苏引闻得二人语声,身躯一震,转过身来。几年不见,兄弟俩已变得魁梧健壮,不复当日京中为官之时。她认了好一会儿才迟疑着道:“你们是……大郎和二郎?”

    “正是!”兄弟俩齐齐下拜,“这些年家中全赖姑母主持,几个孩子也多受姑母教养,请姑母受我兄弟一拜。”

    “这是做什么!一家人何须客气?快快起来!”苏引喜不自禁,声音竟微微发颤,急急上前扶起了兄弟二人。

    苏仁已解下外袍为她披上,温言劝道:“山寺里寒气重,如今又天冷路滑,姑母再诚心礼佛,也不必如此自苦。”

    苏引轻叹一声:“还不是为了……”寺中尚有香客,她不愿多提,及时止住了话头。

    绮素之事,兄弟二人已经知晓。苏仁将姑母扶上牛车,温和地说道:“这事我二人也有耳闻,此处不是谈话之所,我们回家再说。”

    苏引点头。姑侄三人一起从山寺返回。兄弟二人此番返京,昔日同僚少不了要登门拜访,苏氏兄弟忙于应付,直到用过晚饭,兄弟二人才有闲与苏引详谈。

    一说起女儿,苏引便禁不住抹泪:“你们妹妹命苦。你们姑父去得早,她年纪那么小又进了宫,连个照应的人也没有。本以为她至少能有个好亲事,她又偏偏挑了哀孝王。后来丧夫也就罢了,她却连个孩子也没留住。如今……”

    苏仁关切地问:“陛下对充容可有怠慢?”

    “那倒没有。听闻陛下待她倒是不错,只是沈贵妃容不下她。皇后被废后,贵妃越发没了顾忌,对她处处挑剔。前几日宫里传出的消息,说贵妃嫌她不知礼数,罚她抄写二十遍《女诫》。”

    苏仁皱眉:“充容自幼养育于宫中,岂会不知礼数?”

    “既然有心要挑她的毛病,又怎么会找不出错处?”苏引叹气,“我劝过你妹妹多少次,让她不要涉入宫中争斗,她总不肯听。弄到如今这局面,可怎生是好?”

    “这如何怪得了充容?她一个女子,难道还能忤逆陛下?又何苦去为难她一个弱女子?”苏仁道,“且充容的性子我也知道,她绝不是招惹是非的人。想是贵妃看她势单力薄,以为她好欺负才会如此。如今我们兄弟立功归来,已非昔年狼狈之时;朝中故友亦有不少,待我们联络旧友,看能否助充容一臂之力。”

    苏引闻言大喜:“若你们兄弟肯为她后援,想必贵妃也会有所顾忌。”

    “但凡有我们兄弟能出力的地方,我们必在所不辞。不过我们终是外臣,必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唯今之计,还是充容尽快生下子嗣为是。一旦她有了皇子,便是沈贵妃也得退让几分了。”

    苏引待要点头,又想起夭折的外孙,不由得轻轻一叹:“唉,子嗣……”

    “子嗣?”内宫中,绮素搅动茶汤的手微微一滞。

    “可不是子嗣?”太妃放下手中的银盏,“像我就吃亏在没有儿女,一生都要仰人鼻息。”

    绮素苦笑:“太后有子,我也曾有个儿子,结果又如何?若是护不住他,我倒宁可不把他带到这世上。”

    “你是在担心沈贵妃?”

    绮素不语。何止是沈贵妃?德妃也必不乐见她生子。只是太妃的母亲出自兰陵萧氏,太妃与德妃算是沾亲带故,她不便明言。

    “不对……”太妃沉吟片刻后慢慢说道,“别人倒也罢了,你一向聪明,岂会看不出贵妃当不了皇后?你顾忌的是德妃吧?”

    见她猜到,绮素便不再隐瞒,直言不讳道:“德妃虽与我相善,可若我育有皇子,她未见得还愿与我交好。一个贵妃就够让人吃不消了,若再加一个德妃,可怎么是好?”

    “这你倒无须担心,”太妃笑道,“德妃不是个没器量的人。照我说,这皇后之位贵妃是无望了,德妃却未必。若你能助她登上皇后之位,德妃的两位皇子便成了嫡子。身份有别,她又岂会容不下庶子?”

    话说到这个地步,绮素总算明白太妃这阵子常与她来往的缘故了,原来她是在为德妃做说客。

    绮素放下汤勺,转头看向太妃:“请太妃指点,我能如何相助德妃?”

    “你两位表兄不是回京了吗?圣人对他们极为赏识,如今他们在京中炙手可热。他二人昔年在朝中为官,故交不少,若他们肯透个消息……”

    原来是将主意打到了表兄身上!绮素暗自冷笑。

    太妃见她不语,略有些扫兴,遂又淡淡地加了一句:“若你肯在圣人面前美言数句,那也自然是好的。”

    绮素忙道:“倒不是我不肯帮忙,只是至尊向来有主意,我说话未必有用。且我自幼入宫,与苏家已颇为生疏,表兄们虽是亲戚,也未见得肯因我涉入内宫之事。”

    “这我自然明白,”太妃笑道,“只要你肯开这个口,成与不成,德妃总会承你的情。”

    绮素含笑道:“那我便试试吧。不过此事若要顺利,有个障碍得先除去。”

    太妃自然明白她所指,点头道:“放心,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因彻底解决了东夷之患,这一年的年末,朝野上下都过得格外舒心。

    除夕之夜,宫中照例有驱傩的仪式。从宫人内官中择其长者扮作傩翁、傩母,余者皆戴上狰狞面具,以作鬼神;又有乐吏领千名扮作护僮侲子的衣冠子弟入宫,歌舞殿前。内宫各处皆有灯烛盛饰于庭,皇帝则携宫妃、子女一并出外观看。

    自皇后被废,宫中之事无人主持。皇帝曾命沈贵妃主事,可沈贵妃胸无点墨,连宫中的账目也瞧不明白,不过两三日便弄得宫中怨声载道。皇帝只得将后宫事暂交德妃署理,然德妃体弱,强撑着精神打理了两日就再度病倒了。贵妃、德妃尚且如此,别人就更难接手。皇帝只得让绮素协理诸事,方才太平了两日。

    除夕时宫内人多眼杂,绮素却因常年跟随太后之故,对往年的成例胸有成竹,因此处理各项事宜有条不紊,让皇帝颇为满意,宴饮时便多有褒奖。沈贵妃在侧,闻言颇为不满,冷冷地哼了一声。绮素分明听见了沈贵妃的声音,却只是把玩着手里的银香球,不曾作声。

    除却德妃育有二子,宫内还有赵修仪所出的一女。皇帝近来忙于国政,已久不见子女,正好趁此机会把几个孩子叫来团聚。德妃二子,长子名崇讯,今年十一岁;次子名崇设,年方九岁。二子皆未到行冠礼的年纪,仍梳着童子之发。两人都继承了德妃的秀美,兄弟俩一般装束,立于殿前时犹带稚嫩之气,倒也惹人喜爱,便是沈贵妃也对两人露出了笑容。唯崇设出生时,德妃已然有疾,故先天不足,略显瘦弱。

    皇帝难得见儿子,不免问起二人的起居学业。崇设怯懦,多由崇讯作答。崇讯初时尚能回答皇帝的提问,后来皇帝越问越深,他便张目结舌,作声不得。

    绮素见德妃有些尴尬,便笑着解围:“难得今夜大家聚在一起守岁,至尊偏还要考孩子的功课,未免不近人情了。”

    “不过问上两句,怎么就不近人情了?”皇帝笑问。

    “孩子们还小,才刚开蒙呢,哪学得了那么多?”绮素笑道,“别说他们,妾也最怕至尊这喜欢考问的毛病。朝中那几个大儒不去问,只欺负我们几个妇孺算什么道理?”

    众人都让她逗笑了,德妃也很承她的情,冲她点了点头,唯沈贵妃面带不屑。

    皇帝也哈哈大笑:“好好好,不问了,不问了。”皇帝向两个孩子招手,说:“这几天过节,你们玩几天倒也无妨。不过学业一事万不可松懈,朕今日所问,皆是朕在你们这年纪时就知晓的道理,你们还须发奋才行。”

    二子称是,然后由乳母带去坐在一旁。

    这时赵修仪三岁的女儿也被乳母抱上了殿来。小公主为皇帝长女,小名阿芜,其可爱之态犹胜于两位兄长。

    皇帝一见女儿,便喜笑颜开,伸手道:“阿芜过来,让阿爷抱抱。”

    乳母将小公主递给皇帝,不想小公主一到皇帝怀中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皇帝登时手忙脚乱,众人也都凑上前去哄,偏小公主谁的面子都不给,只是哭个不停。

    绮素并没有上前,依然拨弄着手里的银香球,后来见小公主哭得实在厉害了,才说道:“至尊还是把小公主交给乳母吧。”

    皇帝无可奈何,只得将女儿递还到乳母怀中。说来也奇,那乳母一抱,小公主立刻就止住了哭声。

    皇帝自嘲道:“原来阿芜是不喜欢阿爷。”

    绮素微笑道:“谁让至尊总是那么忙,阿芜对阿爷没什么印象才会如此。”

    皇帝对赵修仪道:“是朕这个父亲失职了,以后定然多来陪陪阿芜。”

    赵修仪喜笑颜开,连忙称谢。

    德妃却插口道:“至尊看顾着天下子民,儿女事难以兼顾也是有的。如今天下太平,还不都是至尊勤政之故?”

    众人也都附和德妃。

    皇帝大悦,与诸人共饮。他不断地劝酒,连德妃也饮了半盏。到绮素时,她笑道:“妾不胜酒力,还是以浆代酒吧。”

    皇帝许可,绮素举盏,才饮得一口,她忽地干呕了起来。

    琴女见状,连忙命宫人捧盂过来,又上前替她拍背。绮素呕得满脸通红,好一会儿才道:“妾失礼了。”

    沈贵妃见状厌恶地掩鼻,皇帝却温和地问道:“没事吧?”

    “充容最近过于操劳,才有了虚火喉痹之症。”琴女代为回答,“不碍大事。”

    “多嘴!”绮素斥了她一声,转向皇帝道,“妾有些不适,恐失礼御前,请陛下容妾暂退。”

    皇帝颔首,绮素遂领着琴女退去了。

    “虚火喉痹?”德妃自言自语道,听起来似乎不甚相信,“我怎么瞧着像害喜之症?”

    坐在德妃身旁的沈贵妃听见,转目看了她一眼,抿紧了嘴唇。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此时都一家团圆守岁,却还有部分官员仍得在禁中承值,以避免有突发情况时无人理事。中书侍郎程谨便是留在宫中承值的一员。

    国朝初立之时,宰相并不在值宿之列。宰辅中每日有一人承值的规定始于先帝,又由今上延续了下来。程谨虽然忠于职守,但此时听着远处殿阁中的隐隐欢声,他也不免有几分惆怅,很是想念家里的天伦之乐。

    “请问……”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程谨循声望去,却见门边探出了一个脑袋。来人处在暗处,看不清面貌,但依稀可见此人头上戴了幞头,一双眼睛即使藏于暗处也有熠熠的光彩。这身打扮加上之前听到的声音颇为尖细,程谨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内官,他平淡地问道:“何事?”

    “请问程相公在吗?”来人的语音颇为轻柔,内官中有这样动听嗓子的人实在少见。

    “某就是。”

    来人听了,便迈着大步进了屋:“原来你就是程相呀?”

    程谨这才有机会看清来人。这分明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她容貌中等,但是那双动人的眼睛为她添了不少灵气。因她一身男装打扮,才让程谨误以为她是宫中内官。

    “你是何人?”程谨有些严厉地问道,“来此做甚?”

    那女子灿然一笑:“我是韩充容身边的宫女。充容说今夜是除夕,却还有许多朝臣必须值宿禁中,不得归家,觉得很是过意不去。诸公皆为国事劳心,不可亏待,故充容特命宫中额外备饭食分送给诸位。今日人手不够,我才来帮忙的。这是你的食盒。”

    程谨看她手中果然捧着食盒,才有几分放心。那女子话语间全以你我相称,虽有些失礼,但胜在语气天真,并不让人生厌。程谨略一迟疑,并没有出声斥责。

    那女子却一边打开食盒一边噘嘴道:“我们好心来送饭,你却凶巴巴地摆宰相的架子。”

    程谨失笑,只得拱了拱手,以示歉意。食盒打开后,程谨踱到案前,见盒内是一碗热腾腾的汤饼并几样小菜、杂点,虽不及家中过年时丰盛,却也让人极有食欲。

    那女子将汤饼端出,程谨看见那汤饼一滴未洒,便知她必是一路小心地捧来,不由得又和软了几分:“适才某失礼了,小娘子恕罪。小娘子带来的可真是些好东西。”

    “这算什么?我还有更好的呢!”她得意扬扬地从袖中掏出一把小银壶,“冬天夜里喝上一口暖酒才好呢。”

    程谨不由得好笑:“官员承值不可饮酒。”

    那女子睁圆了眼睛:“不可以吗?一点点总该可以吧?又不会有旁人看见。”

    “贪杯误事,还是不喝为妙。”程谨笑着推辞了。

    汤饼的香气溢出,程谨也觉真有些饿了,便不客气地坐到案前吃了起来。他吃得很快,不多时便将送来的饭食吃了个干净。

    那宫女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吃完,才笑着说道:“原来宰相就是这个样子呀。”

    “然则小娘子以为宰相该是什么样子?”程谨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还以为能当上宰相的,都该是白胡子一大把了。”

    程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确实宰辅多为年高德劭之人,但也不见得全是老头子。不独我年轻,宋阁老的年纪也不大。”说到此,他忍不住微微自得。在他这样的年纪而登如此高位,确实极为少见。宋遥虽与他同执相位,但毕竟是有几分皇帝故人之情在内。他白衣入仕至于宰相,论起来还略胜一筹。

    见那宫女笑着看他,他自觉失态,便没话找话地问道:“充容还在和陛下守岁?”

    “没有,”宫女回答道,“充容有些不适,提前告退了。”

    “请小娘子向充容转达程某的谢意,让她费心了。”

    宫女点头答应了。她收拾好碗碟,将要出门时,程谨却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不知小娘子如何称呼?”

    话一出口,他便觉自己冒失。那宫女却回过头,笑容温和灿烂,有如冬日的暖阳。

    “我叫琴女。”这是她的回答。

    除夕之后便是元日朝贺大典,之后官员们可享七天假日,直到初七人日才恢复正常的朝集、办公,到十五则是上元佳节。

    可宫中节庆时却比平时还要忙碌。德妃本就多病,此时更是不济,只好万事皆托给绮素。事务繁杂,偏沈贵妃又处处和绮素过不去,让绮素咽喉失养之症越发严重起来,不时干呕。一直忙到了上元后,绮素才得闲休养。

    这日难得有空,绮素精神也还好,她见园中梅花开得正好,便信步走到庭中观赏。她立于庭中,闭上眼深深地呼吸,顿感缕缕梅香入鼻,沁人心脾。

    “这天还有些寒气,充容别着凉了。”琴女体贴地为她披衣。

    “琴女,”绮素看着梅枝说,“你瞧这几株红梅开得多好。”

    “是。”琴女简单地答了一声。

    绮素侧头想了一会儿道:“太妃素喜梅花,你折两枝给她送去。”

    琴女应了,不多时便领着两个小宫女来,在绮素的指点下选折了两枝有奇趣的梅枝,插在瓶中捧去了太妃处。

    琴女走后,绮素又站了片刻才回到屋内。

    小秋殷勤地迎了上来替她解衣,又将火炉移近。绮素在案前坐下,小秋细声问道:“充容可是要习字?”

    绮素看了她一会儿,微笑道:“不,你替我把箱子里的字帖找出来。”

    小秋应了,开箱取出绮素珍藏的韩朗字卷,置于案上。

    绮素打开卷轴,对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出神。

    小秋知道每次绮素看这卷轴,心情必然不佳,便默默地退至一边。绮素以指轻触卷轴正中那道细微的裂缝,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小宫女捧着乳粥进来,小秋看见,亲自上前接过。遣退了小宫女,小秋才上前轻声道:“充容,粥来了。”

    “放着吧。”绮素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这……”小秋赔笑道,“充容近来不思饮食,奴婢问过,说是胃里阴虚所致,所以命人准备了乳粥滋养。若是放凉了,不但没效果,反而会加重病症。”

    绮素听了放下字帖,接过小秋递来的碗,浅浅地尝了一口,却又放下了。

    “充容?”小秋有些紧张,“可,可是这粥不合口味?”

    “不是。”绮素忽然转向她,“小秋,我待你如何?”

    小秋连忙伏身:“充容对奴婢有再造之恩。”

    “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害我?”

    小秋大惊:“奴,奴婢不敢。”

    绮素俯视着她,温柔地问道:“贵妃给了你多少好处?一百金?两百金?”

    小秋涨红了脸,许久后才嗫嚅着道:“五,五十金……”

    “才五十金吗?”绮素讽刺地笑。

    “奴,奴婢一时鬼迷心窍……”小秋语无伦次地辩解道。

    “你不是鬼迷心窍,”绮素语气平淡,“你是认为我斗不过贵妃。我若输了,你就又要回去充任户婢,所以你投靠了贵妃。是不是这样?”

    “是!”小秋在极度的恐慌下情绪爆发了,“我不想再当户婢!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日子!你看看我……我成了什么样子?”

    她扑在地上大哭起来:“你我入宫时同为宫女,我的容貌远胜于你,只因太后不喜,我就得去看守宫中门户!可你呢?太后待你好,你可以无所顾忌地接近太子,甚至在他被废后还成了他的王妃!哀孝王一死,你又立刻转侍陛下!你凭什么?为什么你可以得到哀孝王和陛下的宠爱,我却要为奴为婢?”

    绮素冷冷地看着她,轻声问:“所以,你恨我……”

    “没错!”小秋怨恨地瞪视她,“除了太后养女的身份,你有哪里强过我?当年哀孝王喜欢的明明是我!以前他都不曾看过你一眼,要不是太后……要不是太后,现在坐在这里的本该是我!我不甘心!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要承受悲惨的命运,你却可以一生都锦衣玉食?”

    绮素依然平静地注视着她,慢慢地问道:“小秋,你还记得哀孝王是什么样子吗?”

    小秋被她冷不丁地一问,瞠目结舌地愣在了原地:“哀孝王……”

    绮素的手轻轻抚过案上的卷轴,低语陈述:“你不记得。他在你心里,不过只是一个富贵的影子。他是什么模样,你并不关心。”她转过头,目视着小秋,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可我记得。”

    小秋作声不得。她从没见过绮素这样冷静而略带感伤的表情。她怔怔地看着绮素,不知该不该回应她的话。

    绮素不想过多地泄露自己的情绪,因此闭上眼,慢慢说道:“我记得他被废后在少阳院伤心的样子,我记得在永州踏青时他快乐的样子,我还记得他离京时……”她竟有些更咽,摇了摇头,似乎不忍再说。又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继续说道:“他所有的一切我都记着。我不在乎他是太子还是庶人,也不在乎他是才华横溢还是冲动莽撞,我在乎的,只是他这个人而已。”

    小秋眨眨眼睛,似乎并不理解:“可是陛下……”

    绮素冷淡地打断了她:“我要活下去,因为我有不得不活下去的理由。陛下……不过是我在宫中存活所必要的倚仗。”她再一次俯视着小秋,目光锐利:“如你所说,你我同一年入宫为婢,同处于太后殿中。在如今的宫中,除了你我是旧识,我们再无依靠,并且……哀孝王对你有过些情意。你被罚为户婢时,他也曾难过,但他生前并没有机会为你做什么,所以我将你留在了身边,替他补偿你。若你有些耐心,便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知为何,小秋听她说话时发现她脸色越来越苍白,不由得有几分惶恐。

    绮素却似乎毫不在意,她缓步走到小秋身边,俯身在她耳畔低语:“可惜……你没有机会了……”

    小秋睁大了眼睛,因为下一刻,她便感到颈后有温热的液体从后领流入,一股腥甜的味道从鼻端蔓延。小秋慌慌张张地转头,见绮素摇摇晃晃,似乎无法站稳。她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唇边却余有一缕血痕。即使这样,她的脸上仍带着莫测的微笑。

    “你……”小秋大惊,她已想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恐惧涌上了她的脑海,让她动弹不得。

    “啊……”身后传来一声惊叫。

    小秋木然回头,见琴女双手掩口,满面惊恐。琴女刚从太妃那里回返,即见到了这一幕,忍不住惊呼出声。小秋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解释什么。可不待她开口,琴女已经冲上来抱住了绮素:“充容!”她向屋外大喊:“来人!快来人!”

    人群伴着急促的脚步声拥入,她们看到的是倒在琴女怀中的绮素,小秋则跌坐在一边。小秋身旁的几案上,一碗乳粥仍然散发着余温……

    完了,一切都完了!小秋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这是哪里?绮素拼命地想看清四周,却什么也看不见。自己似乎处在一片黑暗之中,她感到自己在不断地下坠,耳中依稀能听到哭声与低语,但是忽近忽远,并不十分清晰。

    乳粥里的药虽然猛烈,但是她很小心地控制着服用的剂量,应该不足以致命,且琴女回来得很及时,自己应该不至于死去。所以她大概是在昏迷之中?她忽然很想笑,这种情况下自己竟还能如此冷静。

    她并不觉得现在的状况很坏。至少在她自己的意识里,她不必再继续伪装。无论在皇帝还是宫妃面前,她都时时刻刻紧绷着一根弦,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时日一长,她便生出厌倦,有时她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演不下去了。

    这样很好,她喃喃自语着,我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素素,素素……”

    有人在轻轻叫她。

    这声音真耳熟。她这样想着,抬起了头。

    李元沛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她身前。他的头发盘得规规矩矩,用一根白玉簪束住,身上穿着深青交领长衫。在绮素的印象里,他很少这样整洁闲适。他望着绮素迷惑的面孔,忽然微笑起来,展开双臂,向她问道:“怎么?我的打扮很奇怪?”

    她摇头,问他:“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这个傻女人,我一直都在这里啊,”李元沛说得理所当然,“我从来没离开过你。”

    “你……”绮素忽然觉得很委屈,“骗子!骗子!明明丢下我一个人走了,却说从来没离开过我。”

    她对李元沛又踢又打,李元沛却只是微笑着抱住她,不发一言。

    绮素在他怀中挣扎着,最后却忍不住哭了起来。

    “怎么了,素素?”

    “你会离开我的,是不是?”她小声哭道。

    李元沛的笑容微微凝固,过了一会儿才轻声叹息道:“是。”

    “我就知道,”她失望地嘀咕着,“你终究是要走的……”

    她很清楚,这并不是真正的李元沛,可是她还是忍不住动情了。哪怕他只是梦中出现的幻影,她也很想留住他。

    李元沛温柔地看着她:“虽然我不能出现在你的面前,可我一直在等你。”

    她点头,目中泛起了泪光:“我知道,我都知道。”

    “素素,”李元沛在她耳边低语,“你不属于这里,快回去吧!”

    “我不想回去。”

    “你必须回去……”他微笑道,“你还有很长的路。”

    “多陪我一会儿,”她喃喃着,“只一会儿。”

    他凝视着她,过了一会儿才说:“好。”

    她靠近他,把头埋进了他的怀中。

    “素素,你看!”不知何时,他的声音又在她头顶响起。

    绮素抬头,见不知何时两人已置身于满天星辉之中。四周到处是闪烁的光点,天河仿佛就在他们脚边流动着光泽。

    “漂亮吗?”他问。

    她点头:“像那年……我们在永州的时候……”

    “是啊,永州,”他揽着她轻声说道,“真想回去看看。”

    “我们还能回去吗?”她问。

    李元沛摇头:“回不去了,素素,我们都回不去了。”

    他扬手,一叶小舟蓦地出现,漂浮在天河之上。他跳上船,对绮素说:“我必须走了。”

    绮素也发现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星河正在退去,她已隐隐地听见了人们的说话声。她急切地牵住李元沛的衣袖:“我还会再见到你吗?”

    李元沛只是微笑。

    “你……不会再来了,是吗?”绮素颤声问道。

    李元沛指向她的心口:“傻子!我一直在这里,从没离开过。”

    绮素的泪水夺眶而出。

    她还来不及再说什么,李元沛已拿起长篙,用手一撑,小舟便向河心划去。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绮素听见河心传来他的吟咏声,“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他的身形渐远,声音也越来越模糊,最后完全消失在了星辉之中。

    “……尔独何辜限河梁……”绮素低语着,念出了最后一句。

    一片强烈的白光迫使绮素睁开了眼睛,身上一阵阵的钝痛让她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吟。这细微的响动立刻引来了他人的关注。

    “醒了,醒了!”她听见有人惊喜地喊着,“苏娘子,充容醒了!”

    眼前的视线渐渐清晰,母亲苏引担忧的面容映入了眼中。

    “阿娘……”绮素嘶哑着嗓子唤了一声。

    苏引阻止了她起身的动作:“别动。你现在还很虚弱,躺着吧!”苏引转头对身后的琴女道:“速去禀报至尊,说充容已经醒了。”

    琴女领命而去。

    “这是……”身体的状态让她的思绪有些混沌。

    “你中毒昏迷未醒,至尊命我入宫照料。”苏引一说起来便止不住地抹起了眼泪,“谢天谢地,你总算是醒过来了。”

    “我中了毒……”绮素喃喃着,渐渐记起了前事。

    苏引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听说是贵妃指使小秋在粥中下毒。”

    绮素唇边泛起了一丝笑容:“是吗?”

    苏引一直在观察着绮素的表情,见她的情状便有些起疑,试探着说道:“小秋房内搜出了许多金子,贵妃身边的宫女优莲证实贵妃曾命她给小秋送金,小秋也招认是贵妃指使她在粥中下药。不过……”

    “不过?”绮素回望母亲。

    “不过贵妃拒不承认此事。听说她吵着要见陛下,当面陈情。至尊到现在还未见她。”

    绮素哦了一声,闭上眼不说话了。很好,计划成功了。

    苏引回顾四周,见宫人们都在外间,听不见她们母女说话,她才凑近了女儿,低声问道:“当真是贵妃下药?”

    绮素没法回避母亲的问话,她睁眼看了下母亲,以几不可闻的声音道:“她确实让小秋在粥中下药,我是将计就计。不过……换了种药……”

    苏引一震,吃惊地盯着女儿。虽然不曾亲身亲历过后宫争斗,但这些手段她还是能猜到一二的。

    “你……”苏引颤抖着,却没有问出声。

    绮素摇头:“我没有。”她没看母亲,轻声说道:“我只是让她以为我有孕了。”

    “竟然是这样?”苏引语气有些急切,“你……你怎么能做这种事?”

    “阿娘,也许不久之后,我会真的有孩子。”绮素转向母亲,“阿娘想过没有,那时我要怎么办?不错,贵妃在一日,她就一日是朝臣攻讦的对象,这点于我有利。她手段有限,如果只是我孤身一人,我并不惧怕,可如果我有了孩子,局面就会不一样了。这孩子会是我最大的弱点,我不能不防。我试探她,就是想知道她会有何反应。结果很明显,她不会允许我有孩子的……”

    “所以……”苏引有些明白了。

    “我必须除去她!”绮素冷冷说道,“阿娘,我已经失去过两个孩子,我不会再给人任何机会。哪怕会因此为朝臣所不容,哪怕我必须化身为魔,我也要护得我的孩子周全。”

    苏引对女儿的话并不认同,她方要劝说,却听琴女禀报:“至尊来了。”

    听说皇帝来了,苏引只得止住话头,起身向皇帝行礼。

    皇帝对她极是客气,问了几句话才走到床榻之前。绮素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皇帝按住:“这时候就不必多礼了。”

    绮素躺了回去,皇帝摸了摸她的额头,柔声问:“好些了吗?”

    “好些了。”绮素点头,“家母说,妾是中了毒……”

    皇帝一拍床沿,苏引白了脸色,急忙伏身于地。皇帝见吓着了苏引,反倒失笑,和缓了声音对苏引说:“你不必慌,朕不是气你。”苏引起身后,他才又脸色冷峻地说道:“朕气的是沈氏。自高祖鼎定江山,国朝从未出过如此恶劣之事。前朝失政,其因正在于后宫不宁,朕决不许这样的事发生在朕的后宫之中。”说到这里,他缓和了脸色,柔和地向绮素道:“你放心,朕一定会为你讨个公道。”

    “后宫因妾失和,妾惶恐之至。”绮素低声道。

    “朕没糊涂。你对沈氏多有忍让,是她嫉妒成性,这件事错不在你,你不必自责。”

    “即便如此,出了这样的事终不是好征兆。”绮素叹道,“等妾身子好些,妾想多做几场佛事,消除宫中的戾气。”

    皇帝看向她的目光越发柔和:“好,都依你。沈氏下毒一案你无须担心,朕会亲自过问,必会给你一个交代。”他见琴女端上药来,便亲自扶绮素起身,又接过汤药喂她。

    绮素有些惶惑,却不敢拒绝皇帝的好意,只得就着皇帝的手服药。

    皇帝喂完药,才道:“你这次大伤了元气,须得好好调养。你先歇着,朕晚上再来瞧你。”

    绮素点头,温顺地躺下。

    皇帝走后,苏引才心惊胆战地上前,小声问道:“刚刚陛下说会亲自过问此案,你就不怕贵妃见到陛下,会把事情抖出来?”

    “贿赂小秋是实,指使小秋下药是实,人证物证俱在,她百口莫辩。再说宫闱阴私之事不宜大肆张扬,必不会细审,沈氏翻不了身。”

    苏引直叹气:“你这是要把自己的一生都赌进去。”

    绮素没有回答。母亲和父亲都是忠厚正直之人,她很难取得母亲的赞同。或许解释清楚利害关系后母亲会理解她,可刚才撑着和皇帝说话已耗了她许多精神,她已没有力气再分辩。苏引虽不认可女儿的行为,可见她这样虚弱,到底心疼,便仔细地替她掖好被角,让她好好地睡上一觉。

    绮素直睡到日落才醒来。她睁眼时,见众婢都已散去,只有皇帝坐在床边。他右手执一卷书册,看得甚是专心,左手却还握着她的手。

    她动了一下,皇帝立刻察觉了,他放下书卷道:“你醒了?”

    “未知至尊驾临,妾失礼了……”这段时间的休息让她有了些力气,得以从容地回答皇帝的问话。

    “我没让她们叫醒你。”

    见绮素想起身,皇帝忙上前扶起她,让她靠在自己肩上。

    绮素慢慢问道:“陛下见过贵妃了?”

    “嗯。”

    “贵妃可说了什么?”

    “总归是些疯话。”皇帝不以为意,“沈氏以为你有了身孕,心生嫉妒,故下此毒手。不过朕已经召过医官,说你之前只是胃虚导致的咽喉失养,并非有孕。”

    绮素嗯了一声,又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贵妃?”

    “后宫绝不允许此等歹毒之事。”

    “陛下……”

    皇帝摆手:“你不必求情。她的药量若再重上那么两分,你哪里还有命和我在这里说话?若你真的有孕,我失去的不单是你,还会有咱们的孩子。沈氏如此阴毒,我怎么可能饶她?”

    绮素不吭声了。

    皇帝似乎也觉得提起这事很扫兴,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又笑着说:“不说这个了。你这次可真是吓着我了。”

    “微贱之躯,不值得至尊如此费神。”绮素低声回答。

    “别这样说,我从未轻视过你。”皇帝握着她的手,温柔地说道,“你记不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情景?”

    “至尊怎么突然提起了这个?”绮素勉强一笑,“妾当年糊涂莽撞,至今想起,犹觉汗颜。”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我记得那时你替朕补衣,你做针线时的神态像极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她也这样为我缝过衣服。”

    绮素转了转念头,才小心地问道:“昭顺皇后?”

    皇帝生母为先帝淑妃,皇帝即位后追封为昭顺皇后。

    皇帝笑了笑:“祖父在位时,我母亲为他宫中使婢,后来被赐予了父亲。”

    绮素点头,这件事她曾听年长的宫人说起过。

    “因是祖父所赐,初时父亲并不敢怠慢我母亲。但是祖父与父亲关系始终不睦,所以父亲虽对母亲多加礼遇,却从未真正信任过她。我后来猜测,他或许怀疑母亲是祖父放在他身边的眼线,故而才会如此。我出生时父亲还肯敷衍母亲,到父亲即位,他几乎绝迹于母亲殿中。所以小时候我很少见到父亲。”

    绮素微微恻然,先帝登基时,皇帝也不过才三岁。

    皇帝没有看她,而是继续说着:“那时我总是见母亲站在庭中等待,却从不见父亲的身影。父亲陪伴的从来都不是我们母子。”

    有那么片刻,皇帝完全沉浸在了回忆里。绮素靠着他,没有说话。

    “母亲做得一手好针线,”过了一会儿皇帝才继续说道,“等不到父亲,她就靠这个来消遣。我小时候的衣物全是她亲手缝制,她还替父亲做过不少衣服,但我从未见先帝穿过。可即使这样,她还是一直在做。我小时候看得最多的,就是她坐在灯下裁衣织补。”

    绮素仍旧没有答话,不过皇帝并不在意,而是自顾自地说道:“那年在宫中与你初遇,你为我补衣,神情安详,嘴角还微露笑意。自八岁时母亲去世,我再没有见过那样祥和安宁的情形。我那时觉得,家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皇帝似乎不擅表达自己的感情,说到这里又停了一下,才有些局促地笑道:“绮素……”

    他低头看向自己怀中的绮素,却发现她一直闭着眼睛,竟已重新睡去了。皇帝哑然失笑,又想到她受了这许多苦楚,精神不济也是难免的,便轻轻地扶她躺下,为她盖好了被子。

    “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句话他说得很轻,像是对绮素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琴女正神情困倦地守在门口,忽见皇帝走了出来,她猛然一惊,刚要唤人,却见皇帝竖起食指,示意她不要出声。他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睡着的绮素,轻手轻脚地离去了。

    琴女垂着头,默送皇帝离开,然后进屋熄灭灯火,掩上了房门。

    等到周身被黑暗笼罩,绮素才睁开了眼,脸颊上有泪痕划过,落于枕上。

    皇帝向来把自己的情绪藏得很深,即使绮素也从来猜不透他的心思。像这样表露心迹,在皇帝确是从未有过之事。她第一次明了皇帝的心意,却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那个人害死了她的夫婿与儿子,现在却对她诉说衷情;明明是冤孽,他却偏要当成佳偶。错了,她轻轻地对自己说道,一开始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