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搜索: 热词:麻雀变变变李帅雅爱上霸道小子郑仁静桃花前渡叶迷镰仓の琉璃姬外传

返回顶部

悦阅书阁 > 其它 > 汴京梦话 > 第63章

    七月,均输法施行。廷议上照例吵得不可开交。

    此法原针对汴京物资需求与各地供应脱节情况,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赋税收入,采取“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策略,为的是遏制巨商大贾乘机牟利、高价收购货物而高价卖与朝廷,同时农民困于租税盘剥的现状。

    然范纯仁、钱岂等大臣上书言此举侵夺商贾利益,使朝廷与民争锥尺之利,失王政之体。

    赵顼与王安石等变法派自不会听这些庸俗之见,然耳边争扰之声多了,难免教人心情不佳。

    赵顼便在这时往后苑赏景,舒怀胸襟,意外见得三道熟悉的身影。

    赵莹简拿着幅画示与赵浅予看,身子抽搐笑个不停,赵浅予只看了一眼便上去掐对方腰,两人滚作一团。

    “何事如此开心?”赵顼信步入亭,两人立时停止打闹。

    “大哥。”“大哥。”

    “官家。”欧阳芾起身作礼,赵顼擡了擡手:“夫人不必多礼。”

    赵浅予将手中画稿予赵顼看:“大哥你看,三姐将我画得这么丑。”赵顼将那张歪七扭八、辨不出人脸的图案视去,禁不住笑出了声。

    “是妾身没有教好。”欧阳芾道。

    “夫人的人物画可比你们二人要好得多,能不能将夫人这身本领学去,便看你们自己的功夫了。”赵顼未责她,只向两位公主告诫道。

    两人吐舌,随后又换赵浅予给赵莹简作人物画像。

    赵顼本欲留下观赏,结果被赵浅予使劲推走:“大哥莫看,还未作完呢。”无奈只得出了亭子。

    欧阳芾在后跟着赵顼,与他讲近日教导两位公主的内容。

    赵顼通常并不发出疑议,仅默默倾听,俄而道“夫人依自己想法教即可”,这是对师者的尊重与信任。

    然这一回,赵顼多问了句不相干的话:“夫人见过王诜了?”

    欧阳芾微微诧异,赵顼便视着她笑道:“那日在遇仙酒楼,夫人不是同两位公主见过王诜等人么。”

    “官家恕罪。”欧阳芾反应过来,立即道。

    原来赵顼早已知晓,公主当日说要瞒着官家,看样子也未瞒住,应是内侍告诉的他。

    “夫人性子活泼,偶尔带她二人玩耍也为好事,她们平素在宫里闷久了,是该多出去走走。”

    欧阳芾未抿住唇,噗嗤一声轻笑。

    “官家这话言的不似哥哥,”顶着赵顼不解的眼神,欧阳芾道,“似爹爹。”

    赵顼噎了噎,明白她在委婉暗示自己老成:“毕竟长兄如父。”

    “官家说得是。”

    “夫人以为王诜如何?”

    欧阳芾想了想:“是位俊俏的郎君,这样青年英俊的世家子弟大多很受小娘子们欢迎。”

    “是啊,否则浅予也不会喜欢上他。”

    “官家已决定将公主嫁与他了么?”欧阳芾问。

    “甚么意思。”赵顼听出她言外之意。

    “如若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呢?”

    “他觉得娶公主委屈了?”赵顼蹙了蹙眉。

    “官家,”欧阳芾不禁叹道,“人与人志向殊异,我知官家希望公主幸福,但——”

    她换了种问法:“倘使换了官家呢?”

    “甚么?”

    “官家是愿意娶自己喜欢,但不喜欢自己的娘子,还是愿意娶喜欢自己,而自己不喜欢的娘子?”

    “朕”赵顼心脏微微猝动,然而稍纵即逝,“朕或许此生也不会需要作出如此选择。”

    他回避了欧阳芾的问题,语气显而易见的寂寞。

    欧阳芾蓦地懂得了自己试图规劝的无意义,公主婚事,向来身不由己,能择一自己喜欢之人已然幸甚,何能再求对方同样倾心于自己。

    “官家有世间最好的妹妹,天下许多人都要羡慕官家。”欧阳芾道,从袖中抽出张画来,“看,两位公主画的官家。”

    赵顼愣怔地接画一观,陡然失笑:“看来朕也未逃脱她二人魔掌。”那上面口正鼻歪,浓眉大眼之人,倒依稀有几分赵顼的模样。

    “这是妾身今日来时两位公主示与妾身的,应为公主私下所作,否则妾身也想不到让公主互相为对方作画,”欧阳芾道,“此为二位公主对官家的心意。”

    赵顼心间浮起一阵温情,他收下画道:“多谢夫人。”

    “官家该谢两位公主才是。”

    言谈间,赵莹简捏着画奔来给欧阳芾看,欧阳芾端详着在外人眼中粗糙生疏的墨线,未如赵莹简那般取笑不已,而是指着细处稍作夸赞,而后将笔墨不流畅之处简单教了教正确画法。

    赵顼头回听欧阳芾讲画,至两位公主携画回亭,不觉发出怅叹:“夫人为师,比王相当真温和许多。”

    欧阳芾觉得自己听出了甚么:“夫君对亲近之人方无所不言。”

    于是她看见赵顼的脸红了红。

    “朕闻夫人与王相相处时,会唤王相为‘介卿’。”提及亲近之人,赵顼便联想到。

    “是啊,”欧阳芾应道,“官家想叫也可这样叫。”

    这其实是在开玩笑,介卿二字乃亲朋挚友间的称呼,对于君臣抑或前后辈而言,这二字都太过狎昵了。

    赵顼摇首:“朕想象不出王相被唤介卿的样子。”

    “官家想听吗?”欧阳芾思忖道,“官家可将他唤来,妾身叫给官家听。”

    “甚么。”赵顼微愕。

    世间怎会有如此无聊之事,欧阳芾不懂,赵顼不懂,然他们就是这样做了。

    宰执办公之所政事堂位于皇城西南部的文德殿外,距离后苑尚有一段距离,故当王安石领旨而至时,已又过了小半个时辰。

    欧阳芾于绢上涂墨,赵顼坐在她对面,两人谈笑风生,面前摆着一支钓竿,竿头垂钩入塘,然谁也未加理会。

    这是王安石步至近前时所见之景。

    “陛下。”他躬身作礼。

    “卿来了。”赵顼略收起笑意,对他言道,“朕适才请欧阳夫人作了两张画,想请卿来评一评,哪幅更佳。”

    说着,将两张画绢与王安石递去。

    欧阳芾在旁笑吟吟看着他。

    原来不为公事,王安石心底微明,接过画观去,过了须臾递还道:“面上这幅更佳,另一幅当为他人所作,非内子手笔。”

    “果然瞒不过卿。”赵顼笑道。

    “妾身便说,介卿一定猜得出来。”欧阳芾道。

    “夫人所言,朕今日方信了。”

    于是赵顼看到这位官至宰辅,性格不茍言笑,哪怕于自己面前亦未流露过太多私情的臣子,擡目轻轻看了欧阳芾一眼,然而毋论欧阳芾抑或皇帝皆未表现出甚么反应。

    王安石略咳了下,道:“臣常观内子作画,此无足为奇。”

    “介卿太谦虚了,分明叔父也猜不出来。”欧阳芾道。

    赵顼目中的王安石显然更加不自然了,浑身透着股僵硬,似欲对欧阳芾说甚么,又因一些缘故不便开口。

    这情景竟使赵顼联想起被人调戏了的小娘子,不禁倏地笑了出来。

    他一笑,欧阳芾亦绷不住笑了,王安石看着两人前仰后合的模样,多少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调侃了。

    叹了口气,递给欧阳芾一个眼神,欧阳芾乖道:“我错了。”

    你错了么。倘使赵顼不在,王安石定会问出这句话来,然此刻他只能躬身朝赵顼道:“内子顽劣,还望官家见谅。”

    “朕以为夫人性格开朗,与王卿正相合适。”赵顼难得见王安石受窘,不觉兴浓。

    “官家慧眼,妾身也这样觉得。”欧阳芾利索道。

    两人坐着,王安石在旁立着,暖风吹过广庭,隔绝了外界的喧沓,元丰年后,赵顼回忆过往,这应是三人为数不多的欢颜时刻。

    曾巩登门是在某日上午。

    “子宣讥我只知规劝他,却不劝你,我便来了。”带着玩笑口吻,曾巩如此对王安石道。

    “可他又岂知,我不劝是因我明白自己劝不动你,你从来欲做甚么,我何时劝得住你。”

    “子固知我。”王安石道。

    两人面前搁着沏好的茶,曾巩尝了尝,道:“阿念的手艺又见长了。”

    王安石不置可否。

    “我素知你执拗,但不知你有一日欲与满朝臣子为敌。”

    “我并不认为这是‘为敌’。”

    “可必然有人将你视作敌人,”曾巩踟蹰,“介甫,凡事还须多计量,勿一意孤行。”

    “我以为你是来劝我放弃新法的。”王安石道。

    曾巩摇头叹道:“至少这份底线我不会跨过改革图新,此为我们共同的志向。”

    “是,至少你未劝我,”王安石道,“可子固亦不愿帮我。”

    曾巩闻言,心中一痛,横亘于二人之间的差异不止在为人处世,更在变革方略上。

    “我曾对你道,先施教化而后择材,目今官员疏于考察磨砺,对骤然而来的新法必多抵触,操之愈急,则怨忿愈生,用力愈烦,则人之违己愈甚,故应当先令士子明德,如此三年五载,再选任官员操持变法。”

    王安石不言。

    “介甫又要认为我迂阔了。”曾巩苦涩而笑。

    “子固既明白我会说甚么,何以仍对我言。”

    “我已向朝廷提请外任,不久便要出判通州了,此番是我最后一回对你说这些,”曾巩道,“顺带也来看看阿念,与她道声别。”

    王安石握紧了手里茶盏,他当然清楚对方为何自请外任,纵然如此,他也断不可能停下脚步。

    “此去山高水长,子固须多保重。”

    曾巩笑了,等这个人示弱真是比登蜀道还难的事,于是他先道:“介甫,我们自始至终是朋友。”

    “好。”王安石坚定回道。

    曾巩又道:“裴如观这些年于馆阁就职,去岁方任了史馆修撰,我与他见过几次面,他对新法颇为支持,应能帮上你的忙。”

    裴如观是穆知瑾的丈夫,王安石多年前为穆知瑾写过墓志,这份恩情依然留在裴如观心中。

    “子宣意见与你相合,性子也同你一样倔,你多照顾他。”

    “好。”王安石依旧回道。

    欧阳芾坐在隔壁屋中,等着曾巩过来。

    “阿念。”曾巩缓步站定于她身后,轻轻唤了声。

    欧阳芾不应。

    “之前当着你的面争论介甫之事,是我不该,”曾巩温言道,“让你难过了,抱歉。”

    欧阳芾转过脸看他:“只是抱歉么?”

    曾巩叹息道:“还备了一份赔罪之礼,不知阿念可愿收下。”

    “甚么礼?”

    曾巩从袖间摸出一样巴掌大的物什,欧阳芾定睛一看,噗嗤笑了。

    一截雕镂的手作莲藕,安静静卧在曾巩手中,原本沉重的气氛莫名增添几分滑稽。

    「没听说过一句话吗?」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据闻莲藕为‘终始不渝’之意,故愿将此莲藕赠予阿念,以表在下终始不变之心怀。”曾巩道。

    欧阳芾抿了抿唇,眼眶滚烫。她吸吸鼻子,狠心道:“你把它吃了,我便原谅你。”

    “这”曾巩看着那段木质的莲藕,明白甚么叫弄巧成拙。

    擡目,门口王安石衔着笑视他们,并无帮自己的打算。

    他叹了口气,道:“好罢。”在欧阳芾注视之下将那段莲藕递进口中,却在入口的前一刻被拦住。

    “——你真吃呀。”欧阳芾懊恼道。

    “自然是得真吃,方可获阿念原谅。”

    “你知我没有生气”欧阳芾低声道。

    曾巩蓦地心间滞涩起来,闻她道:“子固哥哥,你会再回来吗?”

    终始不渝究竟是何意思,并未有人告诉过他,然望着她眸里的祈盼,曾巩承诺道:“会,定然会。”

    不久,曾巩出判通州。九月,青苗法施行,朝野一阵轩然大波。

    伴随青苗法的实施几乎一同发生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公开反对变法的声音。

    八月苏轼为国子监举人考试官,发策暗指王安石独断,为王安石所怒,在此之前,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因合王安石之意,青苗法随后开始实行。

    苏辙几次三番向陈升之极言青苗法不可行,又写信与王安石,均不得回应,遂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苏辙写了份奏书,言自己于条例司遇事每多不合,自知无力胜任,请求另遣一合得来的衙署。

    这份奏书呈予皇帝眼前的当日,苏辙早早下了公厅,踱步至宜秋门边的南园,此处是苏轼赴任凤翔前专门购置供苏辙与父亲居住之所,如今父亲苏洵已故去,园子也已换了人家。

    苏辙当然知道自己这份奏书呈上去会有甚么后果,条例司内部官员公开反对新法,此对皇帝、对王安石而言不啻为一件极难堪之事。

    留待他的下场只有一个。

    “哥哥。”苏辙惊然发觉面前之人。

    “这么巧,阿同也来了此处。”苏轼伫立于南园之前,夜幕将他一袭青衫笼罩得黯淡,然他笑容依旧灿烂。

    “是啊,忽而怀念,便来看看。”苏辙望着他知悉的眸光,倏而笑了。

    王安石白日得知苏辙的奏书,自是起了怒容,本欲治罪苏辙,被陈升之好说歹说暂且劝住。

    天暗,王安石归回家中,见欧阳芾抱臂坐于庭院,那股怒气不知何故便消逝于她安宁的身影前。视线里,欧阳芾仰目指道:“介卿你看,银河。”

    天穹之上,璨璨星汉洒落,渺小而耀目。

    “嗯,我看见了。”

    她也会选择离开么,又有甚么能让她离开,一瞬而逝的念头并未引起他过多波澜,王安石道:“天寒了,勿在外久坐。”

    “我在等介卿啊。”欧阳芾道,说着便起身趋步朝他而去。

    “我已递呈了退出条例司的劄子,这两日应会有结果。”苏辙道。

    “王相又要恼了。”苏轼不禁淡笑。

    “我顾不得王相恼不恼,只愿与兄站在一边。”苏辙由衷道。

    苏轼担忧:“如此,阿同你的仕途”

    “惟求无愧于心。”

    苏轼笑了:“好,既无愧于心,不如趁此良宵美景,我们把酒当歌,再饮一场。”

    “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两道身影相携并肩,如同他们初来汴京时的模样,纵然那是漫长人生里短暂的相逢。